走入“两山”转化通道*
——2019年“两山”理念研究的特征和趋势

2020-01-18 21:34成,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生态

楼 成,吴 坚

(1.中共安吉县委党校,浙江 安吉 313000;2.湖州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湖州 313000)

通过中国知网CNKI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发表的题目或关键词中含“两山”字样的研究成果,得到近200篇研究文献。去除相关性不强的部分文献,最终得到136篇研究文献。本文按照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的六步文献综述法,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一、“两山”理念再认识

(一)“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

“两山”理念内涵丰富、角度众多、层次多元、学科多样,其是对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探索,是人与自然双重价值的体现,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充分体现了发展阶段论、生态系统论、敬畏自然论、民生福祉论和综合治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1]4-6、唯物论和实践论,深化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2]34-41[3]4-5[4]110-113,表现为自然优先的唯物论、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法、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5]6-11,体现了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绿色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6]107-111、民本思维[7]3-7。“绿水青山”是自然力,“金山银山”则是社会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囊括了源初自然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再由现实反哺潜在的有机整体[8]18-22;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升华,是对“诗意地栖居”的审美诉求[9]293-294,是联合劳动共同体、生态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态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基础和目标[10]44-48。总之,“两山”理念是一种经济生态共生互动的全新形态[11]145-155,是对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发展繁荣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统一[12]145-155,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共生生态[13]1-6。

(二)“两山”理念的逻辑源流

“两山”理念生成发展是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和生态建设现实需要推动下的共同结果,“两山”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然观、发展观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凝聚了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智慧,是中国人民投身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致力于美丽中国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14]12-15;是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哲学智慧的应用和发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15]40-41,汲取和吸收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及西方社会的环境思想,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从时间发展看,“两山”理念萌发于浙江生态省建设逐渐深入、全国抗击非典宣告成功之时。在《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中,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时代之问的“两山”理念。从基础条件看,浙江省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优势条件等为“两山”理念研究破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6]93-99。

(三)“两山”理念的时代价值

“两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看似此消彼长,实则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从思想上理清了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行动上提供了促进“两山”增进、实现“两山”共赢的科学方法;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有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肯定了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价值,特别是指明了自然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并最终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17]7-10。“两山”理念将推动社会发展形态的深层次转换,最终实现人与人、人(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两山”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以及生态经济学,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山”理念是对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重建,是对自然秩序与精神秩序的重塑,是对文化与经济社会关系的重构。其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建设、推动绿色GDP政绩观形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理念、加强社会纽带、创新社会治理[18]67-70;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山”理念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制度保障和行动路线图。

二、“两山”转化初探索

(一)“两山”转化的理论模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相互转换过程的“黑匣子”是怎样的?内在转换机理又是什么?这是“两山”理念研究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问题。学者们在2019年对此做了初步探索。有学者提出了中介因素调解模型,认为“两山”转换之间存在的若干中介因素,包括制度、权力、性别、社会资本、社区、脆弱性等[19]126-128,调解着转换的实效,且以发展经济学、传统增长理论解释了这些变量因素,但未能深刻剖析内在机理与过程。另有学者提出了“资源环境—资产转换”模式[20]101-110,在资源转换为资产过程中技术是放大器,放大其他要素生产率,提高要素回报率;制度则是催化剂,促进产业发展,也催化其他要素。环境要素作为一种新的特殊要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的美观、奇特和健康等愉悦享受性的消费属性,还包括人工改造的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整洁、舒适和欣赏性等各种属性,是一种随人类需求和稀缺程度变化而变化的“海螺式”级差性的影响要素。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和产业融合是提高资源—资产转换效应主要逻辑通道。还有学者构建了生态—经济的动态演化模型[21]485-491,分析了生态弹性力、生态承载力、经济开发速度和经济开发强度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说明了生态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作用,反向证明了推进“两山”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虽然学者以生态弹性力、生态承载力为指标更为科学地考察分析了环境要素,但很明显的是对环境要素本质和属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更不用说对“两山”转化内在机理的考察了。

(二)“两山”转化的路径机制

如何实现“两山”转化,具体的实现路径和转化机制是什么?这是“两山”转化现实中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综合既有研究,学者们认为,首先要追求环境要素的稀缺性,这是“两山”转化的前提。环境要素的稀缺性可以由环境质量、风景、人文和各种自然资源等所引发。“绿水青山”具有显著的公共资源属性、稀缺性和双重外部性[22]36,抓住“绿水青山”环境要素的稀缺性促进“两山”转化,其突破口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23]6-10,完善“绿水青山”的恢复建立和保护机制[24]189-190,源头减耗、末端减污,保护为先,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资源总量。其次,推进环境资源的资产化。生态经济化,促进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形成资产化是基础,可以从宏观上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从中观上加以产业政策的规制和调控,从微观层面鼓励企业提高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引导、规范经济主体生态化,通过生态税费、生态市场、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工具进行政策干预[25]151-158,并设立生态公益性岗位,建立大型网络企业数据库等。最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融合化。产业化是核心,融合化是关键,“生态+大健康”产业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是“两山”转化的产业路径。区域绿色增长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生态与“空间—产业—主体”转化、协同及反哺的正向循环,主要路径包括空间规划、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生态产业、传统产业生态化、高精尖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技术等。要发展与“绿水青山”共存的内生型产业,发展与其相关联的外生型产业。

(三)“两山”转化的基础保障

人类任何行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之上的,“两山”转化也离不开一定的基础和保障,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木。在2019年的相关文献中,学者们归纳了“两山”转化的基础条件和保障机制。第一,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问题。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制度约束和市场机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着重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26]42-43;构建并加强法治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嵌入水平,从而有效地提升生态治理的效率。同时,降低法治建设的成本也能够成为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27]24-33。第二,积极有为政府打造问题。重要保障是完善责任机制[23]6-10,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28]99-104。第三,“金山银山”在不同行动者中的共享问题。要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增进民生获得感,农民不仅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也是资产的所有者,具有收益分配权和处置权,这关系到模式的可持续性。第四,其他相关的支撑条件。如乡村的特色文化构建以及普通村民的文化可及性,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科研流动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地等影响人才发展的平台和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识程度及其增值渠道等支撑条件[29]40-45。

三、“两山”转化新实践

(一)“两山”转化的政策实践

2019年研究文献反映的政策探索主要有:一是绿色金融政策探索。构建以《绿色信贷指引》为基础的绿色信贷制度框架,以《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指引的绿色信贷统计监测体系,以《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和《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为主体的绿色评价体系[30]56-57。二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在价值核算评估、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创新生态价值产业、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生态价值实现等五方面提出21项重点任务,在价值核算评估应用机制、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保护修复产权激励机制、公益林分类补偿和分级管理机制、生态信用制度、生态价值实现支撑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32]22-23。三是“两山”实践先进样本引领与管理的探索。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32]12-15。

(二)“两山”转化的区域(行业)实践

现有136篇研究文献中有近80篇是基于区域、行业或企业公司实践的“两山”转化案例研究。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服务咨询等实践性组织为背景的研究者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又以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者、领导者为主。而以高校、党校和社科院为背景的研究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只有12篇,不足20%。这一方面说明党政实践者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提升较快,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工作者的实践了解程度不深,或许在研究进入方面存在某些限制性因素。研究对象区域分布浙江省最多,共有30篇(湖州15篇,其中“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县10篇;丽水6篇;衢州3篇),此外,江西省5篇、江苏省4篇,说明了研究对象的先进性和典型性的选择取向;研究领域有“两山”践行转化中的生态治理、生态网络、生态减贫、生态银行、生态旅游、康养休闲、国土绿化、森林管护、特色产业、产业转型、城市(镇)治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文化品牌、路径机制、经验对策等,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说明了“两山”理念研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学习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抽取文献的关键词、重点词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两山”践行或转化的重点领域有:第一,经济生态化,表述词有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生活体系、生态文化体系[33]14-15、绿色文化、绿色经济、绿色生活方式[34]14-17、经济绿色化、生态+产业、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第二,生态经济化,表述词有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和保障能力、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源产业化[22]35-36、绿色发展竞争力[35]52-53、生态补偿、全域旅游、康养融合、生态化龙头产品、生态品牌、“绿色”招牌、绿色生产、绿色销售、连接公式、发展平台[36]57-62等;第三,生态制度创新,表述词有要素市场制度创新、产权改革、产权制度转轨、农村金融改革、绿色金融、生态银行、绿色财政、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市场[37]51-53、人才支撑、要素保障、法规体系、制度框架等;第四,生态政治,表述词有生态富民、生态共享、脱贫攻坚、政府推动(主导)、政府工作机制、组织领导、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回应民意、多元主体、互促共进、乡村治理、转化责任、生态责任、政治责任、考核激励体制机制等;第五,绿色治理,表述词有生态立县、生态保护、淘汰落后产能、五水共治、规划、谋划、统筹、联动、营销、宣传、一张蓝图、生态倒逼、底线思维、上线思维、环保红线、污染防治攻坚战、必要性、预见性、引导性、强制性、全面开展、重点突破、精准施策等。

(三)“两山”转化的传播实践

传播实践大体有以下三个研究路径:一是绿色文化传播研究。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绿色文化传播的接受度[38]17-19。通过“生态+”系列报道的方式,灵活确定报道格局,形成持续影响力;联合其他不同单位开展体验活动,对“两山”实践走在前列的地点进行深度体验,形成实践影响力;借力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做活“两山”题材,形成品牌影响力,如开展“两山”研学、“两山”夏令营、“绿映神州”论坛等活动,开辟一条党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新路子[39]67-69。注重从新背景、新问题、新传播等方面出发,保持“两山”理念传播的常新常热[40]37,通过受访者更贴切地进行本土化地诠释,将抽象的政治性“议题”转变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社会性话题,从情与美的受众本位意识出发构建“两山”故事、“两山”价值[41]5,达到中外传播的效果。二是绿色文化品牌研究。结合地域绿色文化特色,由“文化商品化”向“商品文化化”转型,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扩展绿色文化空间,推动生态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融合,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旅游节”“民歌赛”“西瓜节”“油菜花节”“桃花节”“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文化旅游活动,打造绿色品牌和产品[42]38-40。三是“两山”传播其他途径研究。如在干部教育培训、大学生课堂教育及生活社会实践、农广校农民培育中,传播、推广“两山”理念;在“‘两山’理念与美丽乡村、千万工程实践经验交流会”“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等研讨中,传播、推广“两山”理念。

四、结语

2019年“两山”理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两山”实践。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有两点需要加以重视。一是充分挖掘环境要素的价值。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产及其生态红利、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识及其增值纳入视野[30]40-45,正如无无用之人一样也无无用的环境资源,只是需要开启人的无限创意,在已认识到的生存价值、休闲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之外寻找和探索。二是着力完善“两山”转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现有研究对“两山”转化机理的探索带来了可贵的启示,但无论是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转化机理上,还是在各个要素、各个主体间关系处理上都有很深的可扩展空间。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生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