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澎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西方的莎士比亚赞美书犹如“世界人类的营养品”,中国古人则强调“善读书可医愚”。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也在不断加快速度、扩大规模。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持续加快,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图书管理工作,提高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品质,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之一。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早已突破了跟随教师亦步亦趋学习的模式限制,进入了更多自主发现和自由创造的个性化发展阶段。经过义务教育时期的基础铺垫,高等院校中的大学生更应该通过自主学习,努力发展自己。从这一层面来讲,高职院校学生既需要在专业课堂上跟随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也需要借助图书馆等更多渠道拓展视野,开阔眼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实现更好的就业,选择合适的社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能够延伸专业学科教学职能,拓展课堂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却在逐渐与专业教学拉开距离。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图书更新速度、信息利用率等方面难以满足学生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时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都存在捉襟见肘的窘况。尤其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长期徘徊于传统纸质化、平面化和简单人工管理的固有模式而难有突破,既有图书文献资料保管贮存品质低,且远远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优化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扩展教育职能、辅助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
图书文献不仅是历史资料的重要载体,也是专业研究与实践活动的信息记录,其潜藏的资源价值难以估量。尤其是在网络与信息技术全面普及和应用的时代,在海量存贮、光速传输与机器计算的共同作用下,知识与资讯正在不同文化环境、知识背景间实现着指数级别的交互,其间所产生的再创造价值前所未有。从这一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中的图书文献资源可以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发挥巨大的传播价值,这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时代召唤。
大多数人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印象长期保持在“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悠闲的学习状态”上,不仅前来借阅书籍的师生不慌不忙,图书馆工作人员同样气定神闲。然而这种慢节奏背后恰恰反映出“坐店等客来”的被动式服务和管理模式的陈旧落后。一方面,管理人员只能等待师生提出要求后再给予服务和帮助,无法提供更具针对性与前瞻性的引导和建议。另一方面,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料数量庞大、信息资讯浩如烟海,管理人员无法、也不可能以一已之力完成对所有图书文献的阅读理解和记忆,只能凭经验和阶段性的学习形成大致印象与概念。这种不甚精确的状态势必会影响到对师生和有需求受众的服务品质,进而制约珍贵图书文献应有的辅助和延伸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降低图书文献作为稀缺信息资源的深度传播性能。更为不利的是,被动式服务和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极易使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深陷“舒适圈”而难以自拔。固步自封和不思进取让校园内的图书馆成为高校院墙内的信息孤岛,阻隔了与同仁和社会的密切接触,阻碍了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科学化进程。随着电子阅读和无纸办公等信息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度应用,传统纸质图书受到数字化浪潮的极大冲击,陈旧、被动的传统管理模式正在导致高职院校图书文献陷入被忽视甚至遗忘的境地。
当信息化成为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早已拉开帷幕。但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重硬件轻软件、有前期无后期等问题。某些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满足于新建高大明亮、宽敞怡人的图书馆舍,对信息化“内核”(比如大容量可扩展的内存空间、简便易操作的友好人机界面、安全可靠的防护系统、相当程度自动化的信息采集与分析功能以及具有足够深度学习功能的机器辅助管理等),却重视不足。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图书管理工作颁布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其中特别强调了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具有相对显著的重藏轻用的倾向,这固然有纸质图书文献极易受到损伤的缘故,也受到简单人工管理环境中一元对多元的低质低效模式的制约。因此,加快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基本前提之一。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而构建的电子图书馆不仅能够实现对纸质图书的完好保存,而且能够无限扩大应用人群数量和使用频率,同时不存在损害原始图书文献的隐患。更重要的是,电子图书文献不会受制于图书馆固定场所与开放时间的物理约束,能够提供7×24 小时服务。在加快推进信息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创新图书管理工作不应满足于相对初级的电脑操作,而要进一步深入至馆际互动、公共检索、远程教育、多媒体应用等“跨界”领域,这样才能超越简单的计算机化而实现更为复杂、综合的网络化、平台化、虚拟化。
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要就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形成更加完整的规划方案,并将针对图书文献的信息化管理纳入院校战略投资的一揽子计划,且投入重点应当集中在对各种先进软件技术的采购与应用平台建设,以及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等预留足够端口或接入平台等方面。比如,从兼顾安全性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考虑,高职院校图书信息化管理既应做好本地服务器购置和组建工作,也应充分利用云技术和云存贮功能。具有高度稀缺性、极大潜在价值或达到一定保密级别的图书文献资料应当采取本地存贮管理,以全面提升安全性,普通或常规的图书文献则可充分利用云存贮和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的充分覆盖。又如,为尽可能降低高职院校在图书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成本,与其他高校合作成立信息管理中心也是值得尝试的举措。多校共同出资、出力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信息管理中心,不仅能够达到资金总量提高而平均成本降低的目的,而且校际间合作亦能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投入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在具体管理手段方面实现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也应加快管理思想和意识的转型升级。比如,传统人工管理始终处于相对滞后且被动的刻板服务状态,而在平台化管理状态下,图书文献作为珍贵信息资源能够实现主动推送、定点推送乃至私人定制等更多自动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还需要更加积极地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再比如,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可结合不同专业的理论或实践教育分门别类地“打包”图书文献资源,并提供主动链接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入拓展专业学习与职业教育的范围。又如,利用时下不少年轻人热衷的直播模式,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定期组织各类主题讨论或专家讲座,通过全网直播和回看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
借助平台和网络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应扩大足够信息资源的累加效应,需要馆际间和更大范围的社会资源补充才能汇集而成知识与信息的海洋。因此,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还需要关注信息共享,提升资源传播与教育功能。现实操作中,大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往往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担忧无法融入网络而成为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又唯恐在网络化进程中失去切身利益。但从长远来看,馆际合作乃是大势所趋,为眼前小利而错失共享时机才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因此,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当本着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有所取舍,大胆创新,这样才能促成信息共享价值最大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还是管理实践的信息化与科学化,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机制创新都离不开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参差不齐。因此,持之以恒开展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方向应当是培养兼具图书管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院校自身形成长期化、常态化的再教育和培训机制外,开展校际间委培与交流学习亦是良策。
图书作为信息载体不仅是宝贵的资源集合,也是传播思想、提高认识的强大教育工具。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图书资源则是各专业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参谋和助手。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关注珍贵文献的保存与贮藏,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并扩展图书应有的辅助教育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应当成为主动推送信息资源的平台,突破教学时空局限,进行延伸和扩展服务,使高职院校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承载的价值,这也是图书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