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创新研究

2020-01-18 20:57静,李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张 静,李 君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基础课教学部,河北 保定071000)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和路径进行创新研究,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必要保障。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诉求

(一)巩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中充斥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消解的结果,严重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歪曲理解,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等,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对社会错误思潮进行反思,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增强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当代大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是“新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然而,大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分析,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误入歧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给予大学生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只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明辨是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激发个人成长的发展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自己的个人成长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实践中。

(三)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目标和追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无数中华儿女团结起来,齐心协力,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成就伟大梦想。调动全体人民进行伟大实践需要有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文化,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引领,对个人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将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慧保障。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紧密团结起来,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社会共同认可的科学价值观指引下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主体对客体是一种单向传输,传输的效果既取决于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受到教育客体自身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影响,只有主客体双方都达到教育与学习的良好状态,教育效果才会明显提升。然而,单向的“教育—接受”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此外,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就会对大学生理想、道德、信念等方面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错误思潮的干扰,这不仅危害其身心健康,还会对周围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进行更新,从而在师生深入交流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人们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思想动力,依据人民大众所认同的社会共识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只强调理论的灌输,忽视实践指导意义,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状况,最终会导致部分学生的“知”与“行”分离,出现二者相悖的矛盾。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同时应该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实践中自觉、主动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自己奋发向前的精神旗帜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指南。

(三)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宣传滞后

当前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使新媒体成为多数人获得新闻资讯、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大学生更是活跃在网络空间中,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早已被打上新媒体的烙印,在潜移默化中以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看待问题。当前校园中的新媒体主要以校园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学校贴吧等形式存在,主要功能是学习交流和播报校园新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传播较少,且在宣传形式上创新度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从而导致大学生对该类宣传关注度较低。社会新媒体宣传中,娱乐信息占据主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不足,造成大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思想领域重点培育的方向,被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等诱惑。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新媒体方面的认知鸿沟,部分教师缺乏对新媒体传播内容及方式的了解,因而不能有效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精神需求,以致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三、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作为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结合客体需要、心理变化特点以及外部环境改变等形成的对教学中“规律”的探索与总结,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理念方面,既要做到包容多样,又要做到内在统一。传统教育理念注重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忽略了个体之间存在的个性与差异,因而不利于思维的扩散与理论创新。新的教育理念应充分认识不同个体之间成长环境、所学专业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其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相关性,更好地对人们的生活实践做出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教学方式方面,应认识到单纯依靠理论灌输难以真正让学生信服,甚至还会引起反感的情绪,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恰当转变教学方式,如转变言说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核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同时深入挖掘各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打造专业课“课程思政”项目试点,以点带面,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全方位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师生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良好的学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只有营造积极进取的学风,才能带动学生整体进步,进而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社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排头兵,学生之间的宣讲与交流,能准确抓住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以“共情”“共鸣”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4],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思想观念,坚持古为今用,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由外向型引导向内向型自觉转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探索新媒体教育新路径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包含海量信息,同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新颖等特点,有利于人们及时获取各类信息,但也造成信息承载量过剩、垃圾信息泛滥等消极后果,严重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为此,我们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尤其是校园媒体的传播,严防各类错误思潮和言论的扩散,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同时高校应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探索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一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学生政治观点、关注热点、心理健康、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建立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数据库,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充分利用校内网优势,精心打造高品质校园媒体群,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建构集资源、教学、实践于一体的立体化、零距离思想教育网络平台。三是组建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新媒体宣传主力队伍,借助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充分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做网络空间中思想的引领者,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希望,其思想与道德素质的培育关系到民族的前途与国家的未来。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高校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发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改进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证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