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霞 杜凤魁
(黑河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滑雪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滑雪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形势难以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所以,政府与相关部门应提升对滑雪产业发展的关注与重视,积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帮助。滑雪场等企业也应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结合国民需求,积极探寻滑雪产业发展新道路[1]。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创新滑雪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我国区域滑雪产业优化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滑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滑雪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我国滑雪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滑雪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以往我国滑雪产业地域划分较为单一,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东北地区,现今北京、河北、山东、新疆、河南、内蒙等省区,包括部分南方地区也加入了滑雪产业开发中。结合目前我国滑雪产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现在的产业现状显然不能满足经济改革的需求,所以,寻求产业发展新模式尤为关键,通过查阅相关调查数据和研究资料,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外国的优秀案例,对我国区域滑雪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与转变。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区域滑雪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贯彻落实内涵式发展路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合现有滑雪资源,推动滑雪资源结构重塑,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打造滑雪产业中心区,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区域滑雪产业发展进程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观,树立环保理念,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此同时,滑雪场还应坚持创新与发展并存,从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国家支持,以及保障体系等层面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变革,完善和优化产业布局,刺激消费增长,最终形成产业经营与绿色创新兼顾的发展新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滑雪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关联产业的支持与辅助。所谓关联产业是指为滑雪产业提供服务或产品的相关产业,是保障滑雪产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滑雪产业的运营与发展起到重要的协同作用。滑雪产业的关联产业数量繁多,涉及多个行业,最为突出的便是滑雪器材、设备和相关产品,如滑雪所需的设备、服装以及用具等。由于我国滑雪产业起步较晚,现今产业链的发展尚不成熟,相关制造业的生产水平难以满足滑雪市场的需求,生产的产品质量,以及企业品牌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缺乏优势,生产水平与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若想促进滑雪产业优化升级,则应加强关联产业的建设与完善,形成良好的滑雪产业链,促进滑雪关联产业经营管理、设备研发、品牌营销、人才培养等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最终形成全面、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与发展新模式,实现有效供给[3]。除此之外,还应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为滑雪产业及关联产业提供动力,提高各个产业的整合能力与协同能力,更好地提高滑雪产业规模与水平的。国家和政府也应当为滑雪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提供帮助,给予政策指导和扶持,从税收、环境、资金等层面予以帮助,引导相关产业科学规划、目光长远、合理布局、整合配置,实现滑雪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滑雪产业链的健康、多元化发展,引入社会资金支持,有效实现滑雪产业链的优化与完善,更好地促进滑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促进滑雪产业优化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政府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引导、管控、扶助等功能和作用,通过对滑雪产业的科学管控与合理规划来更好地促进滑雪产业的优化与发展[4]。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滑雪运动,也刺激了滑雪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为滑雪产业的优化注入了动力和能量。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现今我国区域滑雪产业的市场规模逐步增大。张家口地区积极利用冬奥会带来的福利和机会,率先提出了 “三亿人参与冰雪” 的发展目标,政府和企业采取多项措施来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滑雪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结合滑雪市场特点来看,需求弹性较大,拥有较高的附加值。目前,政府对滑雪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也积极予以支持。在未来的滑雪市场培育过程中,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政府的管理控制力度,合理规划发展策略与培育措施,维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构建完善的滑雪产业体系。滑雪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在市场定位与开发过程中应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积极推动滑雪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与优化,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协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不能一味强调规模上的发展,更需要重视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既要保障硬件环境完善,还要注重软环境优化。在区域滑雪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优化设施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功能拓展,将滑雪产业建设成集休闲、娱乐、运动、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滑雪产业的优化与发展。
滑雪场地和相关的配套器材设备是滑雪产业主要的基础设施。伴随着滑雪市场的不断发展,滑雪场的经营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变革。现今,我国滑雪场的数量日益增多,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虽然很多滑雪场能意识到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宣传和推广,积极发掘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然而却收获甚微,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断尝试向品牌大国转变,滑雪产业也应树立品牌意识,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促进滑雪资源合理配置,重塑品牌,发挥品牌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通过打造品牌来推动滑雪产业发展,提升生产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品牌联动效益,将重塑滑雪品牌列为重要发展目标。首先,要制定品牌战略方案,把握重塑的要点和核心,科学规划名称、标志、广告、营销方案等,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培育出大众信赖认可的国产品牌[5]。其次,坚持以客户为本,通过沟通、协作、分享等途径树立品牌核心价值观,规划推广方案,精准定位市场,构建富有特色的滑雪品牌。滑雪品牌重塑应切实把握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例如,休闲娱乐型、竞技比赛型或观光度假型等,可以是多功能型,也可以是单功能型。结合实践来看,越是具有特色,品牌形象越让人印象深刻,宣传效果越好。最后,区域滑雪产业可利用北京冬奥会契机,推动滑雪品牌塑造,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有效的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与好感度,打造自身的品牌价值,提升滑雪产业竞争软实力。
任何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滑雪产业亦是如此。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可以为滑雪产业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滑雪市场需求逐渐扩大,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与此同时,专业人才欠缺的弊端日益显露[6]。目前,从事滑雪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类院校逐渐增多,有效的缓解了滑雪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培育了众多专业滑雪教练员。滑雪专业管理人才培养也迫在眉睫,现今滑雪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推动滑雪产业优化与发展,满足滑雪市场的需求,需要培育专业水平高、综合实力过硬的应用型滑雪人才以及经营管理者。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保障培养过程,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提升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的能力与素养。区域滑雪产业可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成立高端人才孵化基地,加大人才扶持与培养力度。切实将人才培养和产业优化相关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人才的培养,给予全面的政策服务,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滑雪产业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
滑雪爱好者在选择滑雪场地时通常较为关注场地的自然条件、滑雪器材设备的质量,交通便利与否以及服务水平高低等要素,注重滑雪的体验感,不仅重视滑雪环节本身,对于住宿、饮食等方面的考虑也较多。滑雪场的配套设施通常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滑雪场周边的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影响着滑雪者对滑雪场地的整体性评价,也是影响滑雪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因素。区域滑雪场地可以结合地区情况和自身能力来增设滑雪场的附加功能,做到集旅游滑雪、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滑雪场附近规划好餐饮店与酒店建设,相关建筑风格要与雪场风格一致,成为滑雪场地景观的组成部分。以滑雪运动为主体,可以开办滑雪美食节、建设滑雪美食街,提供区域特色美食,让滑雪者享受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冬奥会为主旨,组织滑雪主题乐园活动等,有效刺激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升区域滑雪产业服务水准。除此之外,还应当优化滑雪场地信息服务功能,开发咨询、商务等信息服务。创新服务类型和提高服务质量,例如,赠送滑雪者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海报、宣传卡片等,既能让滑雪者留念,又起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效果,增加重复消费几率,更好地留住现有客源,开发潜在客源,实现区域滑雪产业的优化与发展。
综上所述,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区域滑雪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滑雪产业应当抓住优化和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政府的引导,制订科学的产业优化策略和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短期发展,又要兼顾长期发展,通过专业人才培养,完善配套设施,重塑品牌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我国区域滑雪产业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