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中的短板及解决之道

2020-01-18 18:30陈胜华
关键词:任课教师微信教材

陈胜华

(仰恩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实际,我国许多高校对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进行调整,有的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的高校对传统的新闻学等专业进行改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新媒体类的课程。但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讲授《网络新闻》课程的实践经验,试图探讨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一、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业务课程的教学是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全媒体传播人才的重要一环,也得到各新闻传播院系的高度重视。但新媒体业务一方面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这就给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新媒体业务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当前高校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媒体业务课程教材难以跟上行业发展最新态势

当前,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以前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到现在的VR、AR、MR、H5、可视化呈现、全息影像等,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广泛运用,传媒行业的变化太快,而现有的新媒体业务课程教材往往很难跟上行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以笔者所教授的《网络新闻》课程为例,目前比较新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的《网络新闻实务》,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有较高的权威性。但该教材的主要内容依然以PC端的网络新闻为主,微博、微信及客户端的新闻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于移动端的新闻,尤其是业界一些最新的新闻形态,如“数据新闻”“动新闻”“无人机新闻”“H5新闻”“VR新闻”等融合新闻的新形态均未涉及。如果任课教师只是讲授教材上的内容,而不涉及行业前沿,不把这些最新的融合新闻形态进行系统性的讲授,肯定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了出来,即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如何在教材相对过时的情况下,使教学内容紧跟行业的前沿发展。

(二)科班出身的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师普遍缺乏

一些高校为了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态势,在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中开设了大量的新媒体业务课程,更多的高校则相继办起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共计有245所高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2019年,全国共有37所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2]而科班出身的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师却不多。我国最早创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时间是在2012年,可见该专业还很年轻,由本专业培养的硕博士数量还不多,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众多高校的专业师资需求。在目前各高校新媒体类课程的师资构成中,一大部分是由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承担新媒体类的课程,另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承担新媒体类的课程,只有极少部分教师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科班出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较大,传统媒体更突出内容的写作与制作,而新媒体更强调技术性。具有传统媒体学术背景的教师承担新媒体业务课程,往往忽视或忽略新媒体的技术性;而具有计算机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虽然懂技术,但对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又掌握不够。新媒体行业的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当前我国高校急需一批既懂内容制作又懂新兴技术,同时有着丰富的新媒体行业实践经历的教师。

(三)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新媒体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95后的一批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从小就开始上网、玩手机。新媒体方便快捷、信息强大的功能,使得他们对新媒体天然地抱有兴趣,再加上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活跃的特点,所以在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中不乏一批玩抖音、微信、微博比任课教师还要“专业”的人。在笔者了解到的大一新生中,有的人办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的人开了自己的微博,而且粉丝数还不少;有的人在抖音上开设了个人帐号;有的人已经会使用图片处理和视频剪辑的软件;有的人制作的短视频还具有较强的可看性。而当前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上,他们大多经历的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之前了解或工作(实践)过的媒体往往是传统媒体和PC端的网站,少有新媒体行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对于新媒体的认知往往局限于一些教材或参考书。由于一些教材或参考书的相对滞后性,加上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没有大学生敏锐,有可能出现任课教师所讲的新媒体知识学生们早就知晓或已能熟练操作的情况。可见在新媒体业务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如何使所讲的知识让学生觉得更新鲜、更有用、更有价值,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二、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

要解决好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改变死守教材的观念,多把眼光放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上,及时跟踪新媒体业务发展的最新态势,主动学习和认真研究新媒体平台的各项应用,并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行业前沿研究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传媒领域,引起传媒行业剧烈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虽然有的教材冠以新媒体的名义,但内容大多仍停留在研究PC端网站、微博、论坛等阶段,对于短视频、网络直播、算法推送、无人机、虚拟现实、智能化媒体、可视化呈现、矩阵式传播等新现象新情况却提及不多,对之进行系统化阐述的更是少之又少。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而相关教材的出版则需要从学者关注业界新现象着手进行研究,到撰写成书,直至出版发行这样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从而导致许多教材不能跟上行业的最新前沿知识。对于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要把新媒体业务课程上好,就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对行业出现的最新现象进行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应该是系统性的。因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是系统性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笔者在讲授《网络新闻》课时,就对近些年出现的“数据新闻”“动新闻”“无人机新闻”“H5新闻”“VR新闻”等一些融合新闻新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在授课时分别对这些融合新闻从定义、发展概况、传播特点、内容选题、制作要领、报道能力要求等几方面进行讲解,给学生以具体全面的认知,让学生对这些新的新闻报道形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精通新媒体平台的应用

新媒体是一种平台,这种平台具有传播、经营、社交等属性,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从事传播、经营与社交是新媒体业务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新媒体业务课程侧重培养学生新媒体应用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新媒体的应用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自己得首先对新媒体的应用十分精通。因此,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对新媒体方面的理论知识要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外,更要把重点放在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实践能力上来,包括熟练掌握融合新闻的写作与制作、新媒体文案创作、新媒体编辑技术、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如笔者在讲授《网络新闻》中的“微信新闻”一章前,先仔细研究了微信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的特点与写作技巧,以及微信新闻版式设计、图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在没有学习“微信新闻”之前,就可能已经做过微信推文,也已经初步掌握了微信推文的一些写作、制作的方法。如果任课教师没有掌握更先进、更全面的方法和理念,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不会有新收获的。

(三)组织学生开展新媒体应用的实践训练

新媒体业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而运用能力的培养离开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是很难见效的。在新媒体业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新媒体时代也是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人们进入新媒体平台的门槛不再像进入传统媒体那么高,新媒体的应用实践变得简单易行。因此,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时,要适时组织学生搭建或参与一些新媒体的平台,既可以让学生自建微信公众号、开设抖音号,也可以与学校官方的公众号对接,还可以与校外的互联网公司和新媒体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如笔者在讲授《网络新闻》课程时,就把该课程的期末考核对接新闻系微信公众号“仰恩闻学苑”。在讲完“微信新闻”一章后,笔者给学生提供微信推文选题思路,围绕选题思路,各小组自行确定推文的选题,报任课教师同意后着手进行推文的采访与写作。对于推文的写作,任课教师要求各小组必须有原创的东西,不能只是材料的整合,对于不知道怎么做原创的,任课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通过从选题策划到文案创作到版式设计的全程参与,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传播实践,新媒体应用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三、新媒体业务课程教学应达到的目标

新媒体业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当前新媒体行业的主要业务知识,掌握新媒体业务的基本操作,具备全媒体传播的基本能力。为此,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重点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一)实现真题真做

真题真做是将学生的作业或考试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让学生运用所用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真题真做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作业或考核方式。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从事的是公开传播的工作。公开传播首先要求导向必须正确;同时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或传播价值,即选题是受众关注或感兴趣的;而且内容必须杜绝差错,由于是附上作者姓名的公开传播,作品的质量直接与作者的对外形象、社会声誉挂钩。如果学生的作业或考核作品只是交给教师评阅,就很难锻炼学生公开传播的能力。新媒体业务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自建平台或与某新媒体平台对接的方式,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作品进行公开传播,从而实现真题真做。

(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真题真做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目前新媒体业务课程的考核方式,较为常见的是要求学生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原创作品,有的以作品的点击量和点赞数作为考核依据,有的以学生积累的粉丝量作为考核依据,有的则直接以公司取得的实际收益作为考核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过程可能是艰难的,结果却会是欣喜的。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量点击点赞,看到不断增长的粉丝量,看到自己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时,一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如在《网络新闻》课程中,笔者指导2017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新闻系微信公众号“仰恩闻学苑”上发表微信推文33篇,推文最高阅读量多达2600次,平均阅读量达到1300次,一些推文被大量转发、点赞,这无疑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他们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信心。

(三)为学校和学院的宣传工作作出贡献

当前各高校和下属各学院都建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这些平台往往是由学生社团来维护,而学生社团一般并不具备专业的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应用能力。如果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校内一些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内容推送,会给校内的新媒体平台带来更多生机,也能为学校和学院的宣传工作作出贡献。笔者在讲授《网络新闻》课程的过程中,与本校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和新闻系微信公众号对接,指导学生在学院和系的微信公众号发表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定宣传价值和传播价值的新媒体作品(包括推文、短视频和H5等),如优秀学生的人物报道、专业宣传推广,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习就业等方面的专题报道。这些新媒体作品在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版式设计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较大的传播价值。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给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变化是巨大而空前的。新媒体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媒体行业发展的最新变化,以学习的心态提升自己,以改革的理念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微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微信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