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图兰朵》的中曲调来源与唱词风格

2020-01-18 13:55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图兰朵普契尼歌剧

肖 磊

(安徽师范大学 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普契尼是19—20世纪意大利颇具盛誉的歌剧家,他的作品众多,其中《图兰朵》在那一时期已经成为欧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歌剧作品,并成为欧洲地区的歌剧典范。这一作品的角色设置性格明显,结构紧凑,歌剧的主旋律深得大众喜爱。而最能体现出该作品魅力的地方就是作品引进了大量的中国元素,通过这些中国元素提升了作品和群众的亲近感。

一、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背景

在我国元朝时期,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跨过重山万水来到了中国,在这里,他发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在他的描述下,东方的中国出现了精致建筑物,是市面上遍布丝绸和瓷器的美好国度,同时描写出东方中国美食不尽,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在马可·波罗所见过的地方,尤其是元朝国都最为繁华,因为他的这些描写,让很多欧洲人向往和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1920年3月之后,普契尼和西莫尼在一次午餐过程中提到了《图兰朵》这部作品,通过这一作品描绘出来的内容,他们发现了美好东方的魅力,并且从中体会出一个神秘国度和神秘公主等故事的魅力。普契尼在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中也深深被折服在故事背景中,因此,他使用东方元素的作品创作手法描绘出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歌剧《图兰朵》。

《 图兰朵》 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 有的是《Turan的三个谜》,也有以故事中中国公主的情节命名的。这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是中国元朝时期紫禁城内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宫剧。故事中元朝的公主图兰朵容貌俊美,其容貌可以用天仙来形容,但与之容貌不相容的是其性格腹黑、野蛮,对外人的手段非常凶残。因为她非常美丽,因此追求者非常多,不管是追求她的美丽,还是追求她的金钱。因为她的性格非常凶残,因此不能回答她三个问题的追求者都会被斩首。其中王子卡拉夫就是倾慕她的人之一。有一天卡拉夫鼓起勇气挑战公主的三个问题,并且做好了为此失去生命的代价。经过重重考验之后,卡拉夫成功猜对了三个问题的答案,但却付出了深爱自己的女仆柳儿的性命。公主图兰朵看到王子卡拉夫和柳儿真挚的爱情故事之后也大为感动,便接受了卡拉夫的求爱请求。故事的结局是两个人美好地生活在一起[1]。

这一歌剧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但其中却融合了很多中国元素。将这一歌剧作品和其他歌剧作品比较能够看出,这一作品透漏着非常浓厚的中国风。但作品创作时期信息的传递非常缓慢,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故事的内容出现了很多失真的情况,也有很多是传播者自己的部分观念,并有很多是作家自己想象的内容。故事的阐述和真实的中国环境大相径庭,很多内容会造成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在这部作品影响下,很多人认为图兰朵就是中国公主的形象,实际上却不尽然。不管如何,歌剧创作本就是艺术的一种,既要源于真实的世界,同时也要超越真实的世界,因此,这一歌剧成为非常成功的作品。作者普契尼在利用传统西方歌剧创作手法创作的同时添加了很多中国元素,这种创作方法成为其作品的最大亮点。从这一方面分析,其作品不仅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赋予作品历史和文化意义。

二、歌剧《图兰朵》蕴含的中国音乐元素

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的创作过程中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为了尽可能形成完美的作品,他收集了很多有关中国民间音乐的知识,因此能够看得出,在这一作品中隐含着中国五声调的样子。从历史传说中整理普契尼获得这些中国音乐创作的来源可以分成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朋友法西尼获得的,他在朋友家中通过音乐盒中的音乐听到了三段旋律,继而开启了了解中国音乐的路程。其二是通过荷兰传教士编写的《中国音乐》中的相关内容,寻找到了大量的有关中国音乐的材料。这些材料和音乐知识成为《图兰朵》作品的主要素材。

歌剧是一项融合音乐和故事的特殊艺术作品,其中处于灵魂地位的是音乐。比如,《图兰朵》歌剧作品中具有很多中国音乐《茉莉花》的身影,只不过在这一歌剧作品中从原本中国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变体。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王子将要处决的过程中,公主出现配乐的内容就带有明显的《茉莉花》感觉。在这一歌剧作品中,通过暗色的烘托和缓慢音乐的氛围描写出很多小沙弥的合唱作品,从这一桥段中就能够寻找到《东边升起的月亮》这一作品的身影。从整部歌剧的面貌上分析,《茉莉花》的旋律成为这一歌剧的音乐主旋律,只不过在这一基调上进行了改变。通过这一音乐背景是为了衬托出歌剧故事主角公主的高贵身份,同时也将公主的绝美容貌衬托出来,利用童声能够体现出这一中国音乐的特色,这也是呈现出《茉莉花》旋律的部分。在歌剧的后半部分也有中国音乐的颜色,比如,公主和王子结婚的过程中,也是将近结尾的时段,歌剧中响起了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这也使得这首民族音乐远播海外。

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中国音乐《茉莉花》旋律最开始的来源是扬州等地方的《鲜花调》,这一旋律以甜美、洁白等颜色为主要基调,烘托的意境是纯净和美好。1804年,约翰·贝罗成为英国第一个驻华大使秘书,其通过自己的经历编写了《中国游记》这一作品,在这一作品中就有《茉莉花》的描述,还有《茉莉花》的歌谱,随后这一内容被发现,并且刊登出去。随着这一事件的出现,《茉莉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有记载的在海外流传的中国音乐。

《茉莉花》的旋律节奏在欧洲的文化体系中影响非常大,比如,《图兰朵》歌剧作品中就运用了13次这一中国音乐旋律,并且分别通过合唱形式、独奏形式等出现,更有6次变奏呈现出这一中国的经典旋律。在这部歌剧作品中,第一幕就有《茉莉花》的旋律出现,这部分是通过童声合唱的方式展示出来的音乐因素,同时结合西方乐器萨克斯烘托出王子即将被处死的背景。在这种氛围下,众人纷纷为王子求情,当然也充斥着谩骂的声音。这一部分通过音乐旋律可以烘托出公主既有样貌甜美的一面,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因此,这一部分演奏的《茉莉花》旋律是慷锵有力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公主的魅力和内心性格进行对比,展现出当时公主的傲慢心理[2]。

这一段也是整部作品最完整地再现《茉莉花》旋律的重要部分,其中的歌词含义为:

东方山峦之上,有仙鹤的声音传来。

四月的天不再眷恋花开,冬雪也留恋不愿离去。

不管是荒芜的沙漠,还是碧蓝的海洋,你都能够感受到千般的呼唤声:

“公主,来我这里,百花盛开,万物生长。

歌剧的第二幕讲述的是王子因为被公主的美丽深深折服,并且在一阵铜锣声中,王子出现在公众眼前,这时的王子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公主的美丽。因为被公主的美貌感动,因此,王子挣脱了众人的阻拦,成为敲响铜锣的逆行者。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是高亢的,通过短乐句的方式展现出当时王子的激动心情和场面的热闹景象。通过这样的音乐表现手法也能够侧面烘托出王子内心对公主的仰慕之情。在这一幕出现中国音乐旋律的地方是老皇帝开始劝阻王子,不想让王子挑战公主的问题,以免王子身首异处。这时的歌剧以平缓的音乐展现出公主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同时图兰朵也对王子的行为感到不屑。在这一幕中出现第三次中国音乐旋律的地方是卡拉夫成功猜对了公主的谜语,这一过程是为胜利者欢呼的桥段,因此,通过热烈的音乐表现出王子成功闯关后的心情。这时的《茉莉花》通过悠扬的旋律表现出王子的心情,后来又逐渐低沉、渐渐弱,这也消除了前面公主残暴的形象。

歌剧的第三幕讲述的是王子凭借自己的真心打动了公主。这一过程中中国音乐的旋律更加低沉,大多使用的是中低音区部分。这种设置是为了展现公主内心的纠结和心理变化。同时通过这样的音乐手段也能够联想到深爱王子的柳儿,因此,公主被打动,公主的心理也逐渐变得柔软。歌剧中最后一次出现《茉莉花》的旋律是两人相拥亲吻的场面,这时歌剧达到高潮,通过中国音乐风格展现出这一高潮的情景。同时这一时刻,图兰朵流下了泪水,展现出平静祥和的故事情节。在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图兰朵的出现都伴有民歌小调的音乐,作者普契尼添加进中国音乐风格也是展示出公主不同的心理变化,从最开始的残暴到后来的柔软。因此,《茉莉花》的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引领和连接的作用。

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五声旋律的独特性,即利用这种创新方法将中国色彩融入西方歌剧中,从而提高了作品的戏剧性和魅力。

《图兰朵》可以说是普契尼呕心沥血的大作,这部作品是歌剧题材,通过这一作品也能加深其对于中国音乐的深度研究,这一作品的流传和出现也预示着中西方文化融合开始,体现出当时中国在世界上处于大国的地位,也是证明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证据。在这一作品中,作者通过大量的中国元素融入自己作品中,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这也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

《图兰朵》这部作品经过了欧洲历史性的检验,证明了这部作品具有长久的活力。虽然这部作品在欧洲的地位超然,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待这部作品仍旧能够得出,这部作品存在明显的中国文化核心缺失问题,虽然其中融合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但实际上和正宗的中国文化相差甚远,作品中并没有中国人喜欢的大气磅礴之感。在这部作品中,针对图兰朵的描写也仅仅是在太庙这一个场景中展现出来,这样的单一场景描写非常狭小,不足以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展露出来。因此,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历史背景是不完整的。纵然这种针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并不是完整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深厚的底蕴,比如,服装上的文化、武术文化等方面。2008年,中国奥运会举办地鸟巢也上映了大型的《图兰朵》歌剧,该节目的导演是张艺谋,从选题到场地等设计均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来实现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比西方流行的《图兰朵》更具有东方魅力,这一活动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世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误解。

笔者认为,在西方歌剧文化中添加中方传统音乐元素是实现国际化艺术的途径。西方歌剧艺术和平民之间具有非常大的距离,但添加中国民间小调之后,这种弊端彻底消失,同时对整部作品的魅力具有增幅效果。现代文艺工作者应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不能出现鄙视眼光,也不能失去自信,注重文化多样性的理念,从世界格局看待民族文化,注重世界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题材所涉及的中国元素

对于歌剧艺术来说,题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艺术歌剧表现什么的问题。作品《图兰朵》就是以中国故事为背景展开的。从整部作品的结构分析,该作品分成两部分:其一,王子自身命运的转变;其二,卡拉夫对于中国比武招亲活动的了解,同时展现出对图兰朵的爱情心理。普契尼在创作中将第二部分作为核心设计,通过不断改变歌剧作品内容创建了由四部分组成的歌剧作品。从整体上看,普契尼的创作是融合了20世纪初期大部分欧洲人的心理,也就是对中国神秘国度的向往和好奇心理。这一作品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因此,也迎合了当时欧洲人的观看需求。

四、唱词所涉及的中国元素

在歌剧作品中,歌词也是重要的一项创作元素,在歌词中添加中国元素可以起到递推剧情和烘托人物性格的效果。在普契尼的作品中讲述的故事只有一个,其中就是用浓厚中国味的歌词表达出来的。其中,独白也使用了和人物身份相关的歌词;此外,在作品描述的婚礼中,普契尼使用了极富中国韵味的歌词描写出大红灯笼和糖果等中方婚礼的场景,这也能够衬托出故事的东方文化背景。

猜你喜欢
图兰朵普契尼歌剧
《图兰朵:魔咒缘起》: 金牌卡司难以挽救薄弱剧情
普契尼歌剧的戏剧性分析与解读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贾科莫·普契尼:歌剧界的泰斗
歌剧《图兰朵》的故事(三)
普契尼的自我评价
歌剧 《图兰朵》的故事(二)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西方歌剧《图兰朵》的艺术魅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