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了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人力资源规划影响因素,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依据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状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从而确保员工的数量、质量、素质、技能、能力和结构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保障企业长远利益的同时也能实现员工个人目标。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它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全局性,有利于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完善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更加有序、效率更高[1]。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比较多,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所谓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外部因素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市场[2]。
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经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未引起大部分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能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因此,当前的人力资源规划存在诸多问题,详细内容如下: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但企业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其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关系,致使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脱离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不清,方向不明,未能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
企业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做出动态调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对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绝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均未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先前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未能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或者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整非常滞后,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比较快,人力资源规划往往未能及时调整,从而最终导致其失去可操作性、可执行性[3]。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部是当前企业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但在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人员大多为其他业务部门借调而来,专业技能不够,且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工作者缺乏系统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多工作是专注于行政管理,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难以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如前所述,人力资源规划关系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深入调研,与部门领导多方面沟通,了解部门未来工作计划、人员配备、素质与专业技能以及人员流动情况,针对各职能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资源规划。然而事实上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仅凭自身经验、以往积累的数据以及简单借鉴同行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前文所阐述的人力资源规划影响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改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全员都应该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根据企业整体情况制定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的具体职责,制定详细的编制方案。
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因此,从企业经营决策层到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必须高度重视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提升至公司经营重点工作。
有效培训计划的制定应依据企业各职能部门基于本部门业务内容及未来发展规划所形成的培训需求,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拟定培训计划,培训必须注重适用性、实用性、前瞻性和拓展性;每项培训结束之后,都要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进行培训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培训计划与内容;另外,企业应将核心员工作为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点,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所有企业均应把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