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琬萍 唐丽娜 黄丹凤 沈友洪 福建省肿瘤医院超声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NF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NF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资料,统计误诊情况。结果:19例NF均为单发,皮下型9例,肌内型6例,筋膜型4例;形态上表现为椭圆形14例,分叶状1例,不规则形4例;边界清15例,边界不清4例;内部回声表现为低回声11例(均匀2例、不均匀9例)、混合性回声8例(低回声伴边缘高回声3例、高回声伴裂隙状低回声1例、高低相间回声4例),内部有液化10例、无液化9例;后方回声增强13例、后方回声无变化6例;有筋膜尾征3例、无筋膜尾征16例;血流信号表现为0级4例、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19例NF误诊8例,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脂肪瘤2例,脂肪坏死1例,血管瘤1例,性质待定1例。结论:NF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结节性筋膜炎是由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皮下软组织,是一种较为少见疾病。临床上常因为病变生长迅速,细胞丰富,核分裂象多见,导致组织图像多变,容易误诊。结节性筋膜炎治疗一般采用局部切除术,极少复发,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例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选择2013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并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12~64岁,平均(41.95±13.34)岁,病程4d~8个月,病灶位于上肢6例,颈部4例,下肢3例,臀部2例,胸壁、乳房、腹壁、头部各1例,均以无意间发现肿块伴或不伴疼痛就诊。
采用Philip IU22、Philip Elite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头频率为7.5~12MHz。选择仪器预设的浅表组织模式,充分暴露患处,采用直接检查法,对病灶进行纵、横等切面进行扫查。观察指标: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边回声、后方回声及病灶内Alder血流分级。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19例NF患者中,超声检出19例,其中误诊8例,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脂肪瘤2例,脂肪坏死1例,血管瘤1例,性质待定1例。19例NF均表现为单发的,皮下型9例,肌内型6例,筋膜型4例,直径0.5~3.3cm,最大径平均大小约(2.28±0.57)cm。超声声像图表现:形态上表现为椭圆形14例,分叶状1例,不规则形4例;界清15例,界不清4例;内部回声表现为低回声11例(均匀2例、不均匀9例)、混合性回声8例(低回声伴边缘高回声3例、高回声伴裂隙状低回声1例、高低相间回声4例),内部有液化10例、无液化9例;后方回声增强13例、后方回声无变化6例;有筋膜尾征3例、无筋膜尾征16例;血流信号表现为0级4例、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5例。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由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而来的良性软组织肿瘤。NF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上肢多见[1],结节性筋膜炎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创伤有关,但大多数病例没有创伤史。最近NF被发现与MYHP-USP6基因的体细胞融合有关,提示这是一种短暂的肿瘤[2],病程具有自限性,部分可自发消退。因此术前正确诊断NF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本研究19例NF均表现为单发的,大部分病程<3个月,以皮下型为主,直径0.5~3.3cm,仅有1例最大径>3cm,遵循NF最大直径很少超过3cm的规律[3]。本研究NF超声声像图大多表现为椭圆形,界清,低回声,内部有液化,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NF大多声像图特征符合良性肿瘤特征,但本研究中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与文献[4]报道不一致,可能与NF病理组织类型构成不同有关,可能本研究细胞型所占比例相对多些。NF组织学上分为黏液型、细胞型、纤维型[5],其中细胞型血管增生较其他两型活跃,血流信号可达Ⅱ级。本研究以低回声不均为主,同时混合性回声病例也不少,部分病例伴有液化,这与病灶的内部组织成分复杂,同一个病灶内可同时有两种或两以上亚型混合存在有关。本研究4例形态表现为不规则,其中3例位于肌内,1例位于皮下,位于肌内体积相对较大些,可能是病变位于软组织深部,患者不易发现其存在,生长时间较位于皮下者长,加上深部组织间隙有限及肌肉等软组织限制,所以表现为不规则形[4]。有研究显示筋膜尾征为诊断NF一种相对特异的MRI征象,在超声上也可见病灶两端分别见筋膜汇合成“筋膜尾”征,本组病例中仅有3例出现此征象,有学者认为“筋膜尾”征既可能是病变沿筋膜向外侵袭造成,也可能是筋膜的一种反应性改变[6]。
本研究中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脂肪瘤2例,脂肪坏死1例,血管瘤1例,性质待定1例。从本组研究病例的声像图表现分析NF误诊的原因:(1)本组有3例病灶两端分别见筋膜汇合成“筋膜尾”征,易误诊为神经鞘瘤;(2)本组病例内部回声部分表现为高低相间,易与脂肪瘤相混淆;(3)本组有一病灶位于乳房皮下脂肪层,表现为中央不规则低回声伴周边高回声,易误诊为脂肪坏死;(4)本组有一结节位于肌层,内部可见小无回声区,而误诊为血管瘤;(5)本组中有一例诊断为性质待定,可能与该病灶较大,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但边界尚清楚有关;(6)本病发生率低,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因此临床上NF应与神经鞘瘤、脂肪瘤、血管瘤、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1)神经鞘瘤:其有包膜,与其所发生的神经黏连;(2)脂肪瘤:质地较软,边界清,内部呈低或等回声,内可见比较纤细条状高回声,一般没有血流信号;(3)血管瘤:表现为蜂窝状,加压放松后可见血流信号,部分内可见静脉石;(4)软组织恶性肿瘤:其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超声对NF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NF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