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富业 李 鸽
随着时代的发展,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富魅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提倡大力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以此为契机,将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彩绘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辽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造就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在辽西走廊,传统泥塑主要分布在朝阳喀左县和锦州黑山县。“辽西古廊道主要有四条,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一是古北口—平刚(今内蒙古宁城)—柳城道(今辽宁朝阳);二是卢龙—平刚—柳城道;三是无终—平刚—柳城道;四是傍海道……傍海道是由蓟出发,经无终、令支东行到临渝关,出临渝关沿渤海岸向东北行进抵达碣石。从碣石东北行经今兴城、锦州进入辽东。”[1]喀左泥塑在第二条廊道,即卢龙—平刚—柳城道;黑山泥塑在第四条廊道即傍海道,包括碣石(今辽西累县)—兴城—锦州—辽东。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的艺术形式。泥塑或素或彩,在民间又称“彩塑”“泥玩”。辽西走廊传统泥塑主要分布在喀左地区和黑山地区。喀左泥塑和黑山泥塑,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的。喀左和黑山地处辽西走廊,是通关的咽喉要道,是京城通往东北各地的必经之路。自明清以来,泥塑艺术伴随着闯关东人口的流动传到关外。喀左和黑山地处辽西走廊北通道要冲、广宁新民交界,这里各类集市贸易频繁,民间艺人携带着泥塑技艺在此落脚谋生,并不断发展。
喀左泥塑又称红土泥塑,取材于喀左紫砂,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辽西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于2011年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喀左泥塑早期受宗教、民间信仰等影响,主要流传于朝阳市区及喀左、凌源一带的寺庙中。喀左泥塑的传承人孙正恩在当地家喻户晓,因他的泥塑作品生动可爱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颇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他为“泥人孙”。多年来,他创作的“东北大秧歌”“红山女神”“西游记”等系列彩塑泥人作品赴国内外多地展出。喀左当地盛产红土紫砂,为泥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喀左泥塑在制作工艺上多采用天然红土加工塑造而成,也有采用先捏塑再熏烧加工而成的,常通过捏、雕、塑、贴、烧等手法塑造相应的人物形象。喀左泥塑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通常包括采土、晒土、过滤杂土、和泥、砸揉、闷泥、加砂、加棉、立木、绑草、捏塑、压光、阴干、粉底、上色等十余道工序。
黑山泥塑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逾百年,于2011年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山泥塑创始人是黑山县芳山镇的史广和(1868~?)。他以家族形式经营彩塑、壁画、彩画、木雕等,擅长民间工艺美术及泥塑彩绘,在彩塑领域与天津“泥人张”齐名。其子史宝海,不仅继承、吸纳了父辈的技艺,而且善于接受新事物,并能归纳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技法上独树一帜。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彩绘与泥塑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黑山泥塑的艺术风格。史宝海技艺高超,作品色彩明丽,曾受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大师张仃先生的赞扬,成为北方地区彩塑艺术的代表。目前,由史宝海的孙子史延林和史延春传承这项技艺。黑山泥塑属于大型泥塑,制作流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粉本设计、扎骨绑形、上泥塑形、装銮敷彩。
喀左泥塑和黑山泥塑发展迅速,代代传承,远近闻名,成为北方泥塑的主要代表。二者作为辽西走廊传统泥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作原料选择、艺术特色以及用途等方面各有特色。
喀左泥塑的制作原料为红土即紫砂土,是一种紫红色的陶土,色泽红紫,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主要产于喀左地区。“经过多年的勘探与调查,喀左紫砂矿远景储量可以达到10亿吨。”[2]这种紫砂土质地细腻坚硬,用它制成的陶器,也叫作紫砂陶器。紫砂原料,是粒状的陶土块,有呈紫红色或者浅紫色的,有呈灰白色和灰绿色的,也有呈红棕色和黄色的。这几种陶土,在喀左都有蕴藏。紫砂泥料的分子结构与其他泥料不同,利用这些陶土捏制泥塑有很多优势:透气性强,传导性低,不易炸裂;还可以根据创作者需要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等十几种颜色,成为紫砂泥塑特有的多色彩原料。
黑山泥塑制作的原料同样离不开泥土。与喀左泥塑的紫砂土不同,黑山泥塑所用的泥土颜色呈褐色或黄黑色,来源于黑山本地。这种土质地柔软、黏性大、可塑性强、粗糙程度较低,被称为“胶泥”。在胶泥中加入适量的水后,进行混锻、捶打、搓揉,可捏塑大小合适的造型。也可以在胶泥中加入适量的稻壳,用来减轻泥的重量,这样更容易塑制,还能尽量避免开裂。黑山胶泥得天独厚的优势为黑山泥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辽西走廊传统泥塑都属于民间工艺美术且都属于造型艺术,塑像质感圆浑饱满、平稳顺滑,线条流畅自如、主次分明。
喀左泥塑的题材主要反映当地民俗文化,人物造型一般取自名著中经典人物,造型细腻,体积小,多以单体小造型为主,无论人物的身段还是单体器物的塑造都细腻柔婉、简洁秀雅,达到写意的目的,有极强的传神效果。泥塑作品古朴典雅,设色单一,纹饰简单。在色彩方面,由于喀左泥塑的紫砂土本身为紫红色,与其他地区泥塑的泥土不同,具有观赏价值,所以传承人倾向于采用紫砂原有颜色。这就使得喀左泥塑的作品具备天然气息,给泥塑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韵味。近年来,喀左泥塑多以制作紫砂壶为主,既有传统经典的壶型,又有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创新壶型,紫砂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喀左支柱性产业。
黑山泥塑的题材主要选取庙宇文化且以关公信仰为主。与喀左泥塑截然不同,黑山泥塑造型以正面居多,体积大,多以单体大造型为主,以现实存在的人为蓝本,赋予塑像人格化特点,追求逼真写实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泥塑作品生动形象,设色丰富,纹饰复杂。在色彩方面遵循色调和谐的原则,以色彩明快、随类赋彩为用色规律,营造出随意洒脱、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
喀左泥塑与黑山泥塑都是面向公众的造型艺术作品,都使用塑造塑品的外在形象寄托民众对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喀左泥塑作为单体艺术品,多为人物、紫砂壶、摆件等,实用性和艺术性较强,可以用来装饰房间、美化环境。黑山泥塑作为宗教类雕塑的一种,具有民间信仰功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品。黑山泥塑以人物造像居多,主要用以观赏、祭拜。作为辽西走廊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泥塑来源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着当地民众的民俗活动、精神向往和审美感知。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对机遇与挑战,保持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本真性和独特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探索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保护和发展对策,要不断创新思维,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离不开人”,辽西走廊传统泥塑亦是如此。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传承人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其一,对具有一定泥塑技巧的专业人士进行培养。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以泥塑和彩绘为主,有一定艺术功底的专业学员,在学习上领悟能力更强。因此,这一层次传承人可以选择高校雕塑专业的学生、民间的泥塑手工艺爱好者。他们对泥塑技艺有一定的了解,对他们的培养,应以传授其关于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的文化内涵以及工艺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信仰为主。
其二,对喀左和黑山当地的百姓进行培训。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对土生土长的喀左、黑山百姓而言,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是他们实现信仰崇拜的方式,他们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具有一定的情感。基于此,他们学习的愿望相对强烈。但他们对泥塑造型的掌握相对较慢,因而应该着重加强其技艺上的培训。
其三,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业余爱好者进行重点培养。这一层次的传承人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喜爱并非出于泥塑蕴含的信仰文化,学习目的比较纯粹,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热爱是他们传承与延续传统泥塑工艺的主要动力,因此对这一层次的传承人可以进行重点培养。
其四,对有足够空闲时间的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当地企业或学校开展关于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的介绍与普及工作,开设相关课程或学术研讨活动,为有空余时间的企业职员和在校学生讲解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技艺与文化内涵,培养传统泥塑保护、传承、管理及创新等多方面人才,将他们培养成承担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后备军。
综上所述,培养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传承人,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传承人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在节省时间、物力与人力的同时,使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普及泥塑工艺技艺,从而使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工艺发扬光大。
“1990年代,‘文化空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以利用,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文化空间理论亦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日益受到国内学界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融合。”[3]空间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对于辽西走廊传统泥塑而言,其存在空间为辽西地区,其保护空间涵盖了自然空间与文化空间。在辽西地区建立保护空间,可以通过建立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博物馆,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可以根据辽西地区当地的民俗情况,举办相关的民俗节庆活动,为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
目前,现代化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兴起等多种原因导致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活动场所匮乏。即使传承人与传承空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如果没有活动场所,这一传统美术还是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主导性作用,给予相应支持。首先,应完善文献记录,建立健全文献数据库,丰富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数字档案,这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保护与整理能起促进作用。其次,可以在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文献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心,把辽宁省的传统美术传承人都集中起来,合理利用时间、空间,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活动时间,召集社会各阶层人士来听传承人讲述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工艺流程。同时,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有关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将其有序地陈列在活动中心,使参观者了解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发展历史,增强他们对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认同作为自觉的文化意识其实是现代性的产物,是一种集体归属感的诉求。”[4]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通过文化研究者的积极参与,让当地民众树立文化自信心。其次,相关部门应与辽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共同努力,制定一系列宣传计划,使广大民众认识到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独特魅力,意识到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光荣的使命。比如,设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分享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宣传链接,让广大民众能随时随地了解辽西走廊传统泥塑的现状。再次,可以建立有关辽宁省民间美术的网站,把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收录进来,在网站上建立链接入口,让浏览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辽西走廊传统泥塑。最后,多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辽西走廊传统泥塑,让青少年能深入了解并且试着参与制作,肩负起传承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使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辽西走廊传统泥塑作为辽西地区民间文化艺术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传递着辽西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直接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人们的风俗习惯,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与发展辽西走廊传统泥塑,可以增强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有效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