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2017年11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内比都与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方提议建设“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立即得到缅方赞同,进一步推进了中缅交流与合作。①中缅拟建“人字形”经济走廊 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合作格局.2017年11月22日05:38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11-22/doc-ifynwhww6010975.shtml.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将起始于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之后再分别向东西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经济特区,从而形成曼德勒、仰光和皎漂“三足鼎立”的平衡发展格局。该经济走廊属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与缅甸国家发展规划合理对接的重要尝试。因此,本文在分析中缅产能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博弈论来研究中缅产能合作机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
自2004年起,中缅贸易额从2004年11.5亿美元,增至2014年90.5亿美元,年均增长22.9%。2014年,中缅贸易额占缅甸外贸总额33.2%,中国已成为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②马强.中国已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 中缅拓展经贸投资合作面临的六大挑战与七大机遇[J] .中国经济周刊,2015(23) :22-23.2019年8月26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成为新一批自贸区,其中广西和云南与缅甸的产能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云南省德宏片区的定位为打造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③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 16号,2019年8月26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8/26/content_5424522.htm.中缅经贸合作区分布于我国西南边境,主要包括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云南省临沧市—南伞镇和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经由各通关口岸,以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经济开发区等形式开展。在共建的总框架下,缅甸已启动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工作,在双方划定的特殊区域打造以加工产业、旅游业、商务贸易为主的集聚区,全力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缅甸对华贸易以资源型产品为主,我国对缅贸易则以初加工品为主,中缅产能合作主要表现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扩展到农业和加工业。缅甸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产能合作能够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原则,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在企业通过产品转化为“缅甸制造”以避开美国加征关税的同时,也为中缅乃至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并有效解决缅甸就业问题。
在中缅双方共同推进下,中缅产能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但仍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政局稳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存在障碍,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缅甸属于典型的农业国,出口以农产品和资源型产品为主,但目前只是缅甸西瓜等水果在瑞丽市的批发市场进行交易,我国对于缅甸大米等的进口还存在诸多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缅甸普通官员和民众的贸易热情。
第二,中缅产能合作的重点依旧在天然气、电力等领域,对水电的开发引起了缅甸人民对环境的担忧,再加上日本等国NGO组织的作用,使得缅方对中国存在戒心。
第三,缅甸政局不稳和武装冲突不断,中缅产能合作很难绕开缅北民地武问题,罗兴亚人聚居区距离枢纽城市皎漂较近,过往商户的利益难以保障,为双方合作埋下了隐患。
第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缅双方合作的重点,却面临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问题。对于缅方而言,其境内交通基础条件差,增加了运输成本;对于中方而言,随着入境量的逐年增长,拥堵问题频发。
第五,虽然中缅两国共同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但该协定在缅甸仅有部分条款得到议会批准,导致中缅双方客货运输车辆出不去、进不来问题严峻,双方的跨境运输仅限于边境地区口岸一线。
第六,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还没有完善,针对具备条件企业特别制定的“银行卡+跨境结算”政策并未放开,对缅结算面临缅甸方面的政策风险及一定程度的操作风险,而现存的美元、欧元结算存在政策和成本两个短板。民间兑换盛行,官方特许兑换和地方银行兑换困难重重。
基于以上问题,中缅产能合作的关键在于找准利益共同点,有效搁置争议,消解缅甸人民的忧虑,完善基础设施,因而采用博弈论来分析双方的合作机制,能够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中缅产能合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缅甸政府和国内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假设双方产能合作可以获得的收益为H,谈判成本为T1,所以的成本和收益平分,可以得到以下收益矩阵:
由此可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以谈判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的存在,双方会落入(不合作,不合作)的困境中,从而缺乏推动合作的激励。
因此,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国家层面与缅方的对接,充分考虑缅甸的产业结构,以农产品贸易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在地方政府层面,可以通过一个奖励措施来弥补前期谈判成本,并通过后期支持来增强其推动的信心。
其次,中缅产能合作需要重点考虑双方企业的推动。假设仅有两家公司,通过产能合作可以获得B的收益,交易成本为T2,流通成本为C2,同样是成本和收益平分,可以得到以下收益矩阵:
同样的,双方会选择(不合作,不合作)。再加上缅甸政局不稳和交通不便等现实因素,国内企业更加缺乏贸易合作的动力,这就需要相关补贴政策的支撑和华人企业的推动。
最后,考虑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假设企业生产对环境无污染,这样企业和政府都会获得好的声誉,用R1和R2表示;如果发生污染事件,地方政府有放任和治理两种选择,此时企业治污的成本为C3,政府介入的成本为C4。可以得到如下矩阵:
由于声誉很难量化,最终往往会形成政府放任的局面,这也是普通群众尤其是缅甸民众对中缅产能合作持消极态度,使得重大项目难以推进。
综上所述,中缅产能合作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设立激励机制;转换对缅资源型开发模式,降低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抓牢双方利益共同点,发展基于农产品、畜牧业的深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以中国作为“领头雁”,缅甸作为“核心雁”的新型雁群模式,而不是竞争的群马模式;充分发挥NGO的作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构建中缅两国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有效应对美国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