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极高,体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统计指标上。在2017年《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分析报告》中,不论以当年生产者价格或基本价格还是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总额,博彩业(包括博彩中介业)所占比重都较其他行业高,2013年至2017年分别为63.1%、58.5%、48.0%、46.7%及49.1%。就业结构多元化指标统计显示,2017年澳门本地居民博彩业的就业人口最多,占全部就业人口21.2%,且2002年至2017年按各行业就业人口测算的熵指数变化不大[1]。
以上指标均表现出澳门对博彩业有较高的依赖性,社会各界一致认为需调整不均衡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及产业结构多元化。在维持经济稳定方面,产业结构多元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施政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在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对澳门这一微型经济体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用最大化之间的关系探究鲜有涉足。本文希望能填补该空白,通过全球典型微型经济体总结其产业普遍选择趋向和适宜的发展模式,结合澳门经济发展趋势对其产业多元化策略进行反思,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微型经济体产业选择的普遍规律是否存在?(2)澳门适合什么样的产业选择与拓展?
关于经济体产业方面的文献体量丰富,该部分主要选取了全球典型微型经济体的产业特点、澳门产业多元化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产业多元化与产业效率、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究等方面的文献。
在关于微型经济体产业结构特点的相关文献中,晓颂(2004)[2]研究了全球31个袖珍国家,总结出国土面积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独立国家均有一个或几个产业效率极高的主导产业支撑起国家经济。李原(1981)[3]对摩纳哥的产业进行研究后发现,该经济体农业匮乏,而博彩业收入占全国收入一半以上,且设有丰富的娱乐设施增加博彩业的吸引力。Shou-Tsung Wu等人(2015)[4]提到在不考虑道德、政治和宗教影响的情况下,博彩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关于微型经济体产业多元化可行性的研究中,曾忠禄(2015)[5]认为澳门推行的多元化,不但没有降低澳门的经济风险反而加剧了对博彩业的依赖。在澳门产业多元化的方向与对策中,曾忠禄、纪春礼(2018)[6]通过三个微型经济体比较认为产业多元化具有可行性,提出澳门产业多元化可考虑高端制造业、国际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博彩业。曾忠禄、张冬梅(2012)[7]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对澳门、卢森堡、冰岛和马耳他4个经济体的产业部门数量和各产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澳门的产业多元化程度低于其他经济体,原因在于博彩业“一业独大”。郑华峰(2010)[8]以3个微型经济体和一个博彩城市的产业结构,与澳门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认为“产业结构单一”不应被视为缺陷,且产业多元化转变进程不宜过快。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林宙(2009)[9]指出澳门应准确定位,以旅游博彩业为主导,以金融、贸易、房地产和交通资讯等为支柱,促进传统博彩业向现代博彩业转化,从文化角度提高博彩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健康高雅度。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刘成昆、陈致远(2019)[10]以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建议澳门坚定“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通过规范、优化和创新来增加博彩吸引力,并带动非博彩元素建设。
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方面,王凯等人(2016)[11]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的回归模型,探寻两者的相互关系。在产业多元化、专业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究中,孙晓华等人(2013)[12]利用2003—2008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中、小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中,专业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多元化给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阻碍。
上述文献主要对全球典型微型经济体的产业选择特点、澳门与其产业结构比较、澳门发展定位和产业多元化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也包括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相互关系及指标选择的研究。可以总结,学术界对澳门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较多相关文献,而通过总结微型经济体的产业自然选择趋势,并运用模型测算深入思考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产业门类、产业效率之间关系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通过建立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并对典型微型经济体实证总结产业自然选择规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对澳门产业多元化问题及产业的选择方向进行反思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微型经济体”指的是经济活动规模有限,人口数量较少,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对外依赖性较强的经济体,其独特的对外经济地位受到外界广泛认同。
受限于经济活动规模与生产要素总量,微型经济体普遍选择具有高回报率、高效率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故通过考察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效率的特性来阐述其对产业门类的影响,具有逻辑上的科学性。
产业门类(industry category,缩写C)在本文中用产业集中度(EI)来表示。本研究参考了曾忠禄、张冬梅(2012)[7]的研究成果,采用熵指数反映经济体的产业集中度(或单一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I为某区域的熵指数,n表示该区域的产业部门数,Pi为区域i的产业占整个经济活动的份额,ln即自然对数。若某区域只有一个产业部门,则熵指数等于0,表明产业结构多元程度低,产业门类单一;反之,该区域产业多元化程度越高。
产业效率(industry efficiency,缩写E)衡量指标包括技术效率(TFP)和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产出量(GDPL)。技术效率(TFP)取值范围为[0,1],若值为1,则表明该单元的效率是有效的,且位于生产前沿面。GDPL由经济总产出GDP除以经济体土地规模得到。
域体规模(geo-entity scale/size,缩写S)表示地域性经济体的规模,包括土地规模、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GDP)。本文以人均土地面积(LP)表示域体规模。
模型假设基于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产业效率对产业门类的影响上,通过考察地域性经济体规模、 产业效率方面的特征来寻求产业集中度与上述两者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以该表达式为基本模型来探寻其内在关系。假设模型的基本架构为:
理论上,可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为CSE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图1),提出两大假设:(1)某一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越小,产业门类将越少,产业门类C与域体规模(S)呈正相关关系,可表达为C=F(S);(2)某一微型经济体产业效率越高,产业将越集中,产业门类C与产业效率E呈负相关关系,可表达为C=-F(E)。
为了检验CSE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按照可比性与可参照性等选取原则,选取的澳门、香港、卢森堡、冰岛、马尔代夫、马耳他、安道尔等19个典型的微型经济体2015年的数据,利用Python软件对其验证,试图找到产业门类与域体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图2)。
图1 CSE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
根据图2,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EI与LP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存在C=F(S)。故采用Stata14.0软件检验图形走向的确切关系式。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图2、表1的测算结果较为明显地表现了产业门类(C)与域体规模(S)有正相关关系,即人均土地面积(LP)越小,则熵指数(EI)越小,产业门类越少,产业越集中。该结果验证了假设(1)。
关于产业门类(C)与产业效率(E)关系的验证中,选取了其中7个区域,以其2000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本数据,先利用Python软件作出产业门类指标EI与产业效率指标GDPL的散点图(图3),再运用Stata14.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拟合,具体拟合结果如表2。从图3可明显看出EI与GDPL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存在C=-F(E)。根据表2的回归结果,将解释变量替代为产业效率时,除了产业集中度与产业效率总回归模型,其他7个地区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均达到50%以上,方程有意义。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产出(GDPL)的解释能力强于技术效率(TFP)。除冰岛外,6个经济体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指标与产业效率指标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产业效率越高,产业越集中。回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2)。
表1 产业门类(C)与域体规模(S)回归结果
表2 产业门类(C)与产业效率(E)回归结果
探讨回归结果中冰岛、安道尔两个地区的异常结果可发现,通过产业结构多元化来稳定经济以及经济体中主导产业的转移,均会在短期内影响产业集中度与产业效率的关系。
利用以上基本数据,运用Python软件将CSE产业选择面模型转换为三维图形,如图4所示。
从上述模型的验证结果可明显看到,微型经济体产业门类(C)与产业效率(E)具有负相关关系,产业门类(C)与域体规模(S)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验证了两大假设。由此,我们可概括:微型经济体产业自然选择趋向单一化,将有限的资源投入至产业效率较高的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是适宜的发展模式。
基于CSE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的理论支撑,将同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的香港与澳门相比较,试图探讨澳门产业多元化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反思澳门产业多元化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根据澳门的产业门类指标EI与经济水平指标GDP作相关趋势图(图5),整体上随着EI增大,GDP逐渐衰减,其中2014年EI减小,GDP缓慢上升。原因在于2014年前后澳门产业多元化落实,博彩业走向低迷,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下滑,但2016年后博彩业向好,经济逐渐回暖。
图5显示澳门的经济水平与产业集中度高度相关,故采用时间序列法,曲线拟合澳门与香港1997—2016年的GDP值,并对其未来5年的GDP作出预测,从而比较采取不同程度经济多元政策的两地经济发展趋势,试图解答问题(2):澳门适合什么样的产业选择与拓展。
图2 19个典型微型经济体EI-LP关系散点图
图3 典型微型经济体EI-GDPL关系散点图
图4 CSE产业选择面模型检验三维图
澳门GDP的时间序列图(图6)及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均表现原始序列不平稳,为了对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并使其平稳化,则进行一、二阶差分处理(表3、表4)。结果显示二阶差分平稳性要高于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p值显著小于0.05,所以可以确定二阶差分序列平稳。
该部分研究的序列为一元时间序列,以历史值和当前值的随机误差项对该变量的变化前景进行预测。通过样本的自相关与偏相关函数的观察可看出,二阶差分后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在滞后一阶后呈现衰减,表现为脱尾性;偏相关系数也具有脱尾性。根据图7,可分别检验ARMA(1,1)、ARMA(1,2)、ARMA(2,1)、ARMA(2,2),发现所有ARMA(p,q)模型中ARMA(2,2)最优。从图7可看到ARIMA(2,2,2)模型的残差序列图,显示通过检验。根据模型参数估计可得结果:
按上述步骤,对香港地区GDP绘制时间序列图(图8),可看到该地区GDP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ADF单位根检验未通过平稳性,说明原始GDP序列非平稳。在进行二阶差分处理后,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p值显著小于0.05,表明二阶差分序列平稳。
观察样本的自相关和偏相关函数值,分别对ARMA(1,1)、ARMA(1,2)、ARMA(2,1)、ARMA(2,2)等进行检验,最终发现所有ARMA(p,q)模型中,ARMA(2,1)最优,且该模型残差序列图平稳。根据模型的参数估计,ARIMA(2,2,1)模型为:
分别以ARIMA(2,2,2)、ARIMA(2,2,1)模型预测澳门与香港两地2019—2023年的实际人均GDP(表5),可看到澳门人均经济水平一直高于香港,但澳门的实际人均经济水平呈现递减趋势,同期香港的人均经济水平变化则相反,以致两地实际人均经济水平差距从2019年的17700.8衰减为2023年的2785.5。
图5 EI-GDP动态图
图6 澳门GDP时序图
结合微型经济体CSE域体产业选择面模型测算与实证分析可看出,微型经济体由于域体规模较小,相对优势比较有限,故其产业发展一般要具有高度的集中性或单一性才能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普遍存在产业效率高、域体规模小、产业门类少的规律。当由一个主导产业转移到另一个主导产业时,暂时会出现产业门类增加的趋势,新主导产业发展稳定后,产业发展又趋向集中化。
图7 ARIMA(2,2,2)模型残差序列检验
图8 香港GDP时序图
表3 澳门人均GDP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4 二阶差分ADF检验结果
香港与澳门不同,土地面积、人口密度都允许香港选择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且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四大传统行业(金融、旅游、贸易、工商业)推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而土地面积仅为香港3%,人口密度却为香港3倍的澳门,产业的选择面存在局限性,长久以来均以单一产业的发展凸显其优势。近些年澳门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产业多元化的落实伴随着经济下滑,且实证预测结果显示澳门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同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
表5 澳门与香港2019—2023年实际人均GDP预测值
从理论来看,一个产业从形成、发展以至稳定,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在整个经济中发挥作用。纯粹的“产业结构单一化”不应该被认为是不足或缺陷,这是经济发展向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也是市场与经济选择的结果[8]。受限于区域综合承载力[13],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平台上,澳门应有独特的定位,利用好目前博彩业建立的市场与名声优势,积累更充足的资本,以更全面的考虑和更稳定的方式向其他产业拓展,从而实现“经济多元”[14]。根据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角下,应更多地运用“加法法则”[15],即不断发现、发掘和发挥各极多种优势,树立大湾区整体发展的概念。就澳门而言,经济发展最大的劣势在于土地资源不足,人口密度大,发展空间有限。在2009年横琴新区归入珠海经济特区后,澳门的会展业开始逐渐入驻横琴新区,不断强化了与内地城市的合作与联系。而澳门本土也应着力推动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业发展。目前应强化博彩旅游城市的定位,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手段融入传统博彩业中,逐渐转型为具备趣味性、高雅性、独特性的“澳门品牌”现代博彩业,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稳固澳门博彩业在全球的地位。
2.从其他典型微型经济体来看,“产业结构单一”是普遍存在的产业选择规律,澳门不应将其视为一种缺陷。从短期来看,要巩固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博彩业起着不容小觑的带动作用,不应过快减缓博彩业的发展速度[16]。从长期综合考虑来看,澳门应向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但转变的进程不应过快过急,应持续做好“两条腿走路”的准备,将博彩业积累的强大资金、人力、经验、市场等,通过市场培育新的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逐步实现“产业适度多元化”[17]。
3.从摩纳哥和马耳他的博彩业经营模式可看到,技术人才培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目前澳门博彩业在全球具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高端管理人才和其他支持性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仍然不足。故建议引进澳门本身没有的高端外地专才,并培养本土技术型人才,探索开发互联网博彩等远程线上项目,融入文化等高雅元素,形成健康、负责的澳门博彩形象[18]。在防止本土居民沉迷赌博和保证国家盈利,可制定严格的法律条款,如:一概不允许本土居民参加赌博,且管理赌场的工作人员由专业的本土居民担任[3]。
综上所述,在微型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中,要将产业进行完全的调整需要付出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转型成功后,这些城市仍然依赖着另一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根据经济学理论,产业资本在一定空间的大量聚集是具有一定配置效率的。当与同行业竞争时,缺乏比较优势才最应该担忧。面对澳门产业单一化的现状,为了经济稳定性而一味追求产业多元化并非最优的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塑造更加具有潜能的区域竞争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应是澳门地区制定长远发展策略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