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图景下高校德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020-01-17 21:33管婷婷
关键词:诗教立德诗意

管婷婷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充分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应本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精神的一块瑰宝。而诗教的传统由来已久,也是中华民族最悠久和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在高校德育工作的闭环管理中,传统诗教润物无声地影响人、培养人,在实践创新中把立德树人落细落实。

1 诗教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诗教传统由来已久。“诗教”源自儒家,孔子云:“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意思是说诗歌对人具有教化作用和重要意义。从孔子开始到现代社会,诗教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教育方式。宋代叶适说:“自文字以来,诗最为立教。”[2]央视经典文化栏目《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都和传统诗词有关。

1.1 人性的回归

想要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走进中国人的人生,就必须熟悉中国的文学。文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异同寻常的尊崇地位。而文的真正核心就是诗。古时候的隐士、官员、侠客甚至皇帝中不乏诗人。学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当下风行的小说,在一百年前还只是被称为“小道”的文体。而诗的尊贵地位从未改变。20世纪早期,胡适发动的白话文运动,最大的阻力也来自于诗。林语堂曾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中国长期缺乏像西方国家那种恒定的、终极意义的宗教信仰。诗的出现和存在很好地弥补了国人内心中的空虚和迷茫。以中国人的名字为例,并不像欧美人以约翰、彼得等宗教名为盛,像谢冰心、张恨水甚至琼瑶等名字因为充满了诗性美而受人欢迎。所以,真正影响和塑造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还是诗歌的力量[3]。

诗歌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它能激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即道德良知和价值认同。诗歌一旦深入人心,有关诗歌的价值观、审美艺术的思想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设计,即人性的深层次思考。蔡元培说“常常看见专治科学,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瑟无聊的状态”,主张打通科学和人文的界限,呼唤审美之心。“诗教”具有审美的丰富内涵。孩子们小的时候,老师们更愿意用诗歌润泽还未被污染的幼小心灵。当下高校德育教育非照本宣科的灌输,而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善良纯真也在诗教中一点点找回和强化。

1.2 理性的回溯

德育理念附着于感性认知,却又抽取于理性提炼。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德性文化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新德育的核心是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全人格培养[4]。高校德育工作无论是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实践路径的有效进行,都要求对德育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理性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在依据、意义和底蕴上的哲学思考和诗教中的理性意蕴异曲同工。

中国画题画诗具有“抒情言志,见心明性;明哲晓理,感悟人生;隐寓明世,谏讽时事;传道授业,意写画理”的理性意蕴[5]。这和儒家德性文化一脉相承。同时,诗歌最本质的显现是内心的精致表达。中国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特点是强调人情和人心。诗歌的世界是细腻、高远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心灵的教育。在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唤醒下,承载在客体描述的一物一景中,学生也在受教育中获得了理性思考。在当下实利主义盛行,人文教育缺失的境遇中,以审美教育和心灵教育为核心的诗教推广,是一种理性的回溯,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1.3 德性的回位

在古代社会,道德处于政治、生活的中心位置,是治国立国的根本,用来规范日常生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成效成为评判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道德失范、行为越轨之事屡见报端,德性的回位、道德的回归是时代的急切呼唤。

“立德树人”从字面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之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教育任务和目标,迫切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中厚重德行养成、美德教化作为历史根基。诗教融合了中国人隐晦含蓄的情感表达和深厚忠贞的道德崇拜。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他们被后人敬仰崇拜是因为代表了某一种道德品质。这种延续的“文化自信”是“教育自信”的基础,也是“立德树人”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的内涵思考。

2 高校德育教育实行诗教的可行性

2.1 哲学基础

诗教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这是以哲学关于“人是诗意的存在者”“语言是存在的家”为原理基础的。说到诗教德育就不得不提到人的存在及存在方式。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6]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认为,人通过劳动实践生成自立,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诗教德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思想方法。主体实践而言,人的实践存在是以感性为基础,通过物质中介再去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和德育教育中把德育对象看成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融合体不谋而合。从实践方式而言,人必须通过媒介和工具认识自我和社会,对应着人的个别形态、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这和德育教育中的共性、个性以及现实和可能性不谋而合。从实践结果而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而动物活动“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7]。这与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以及德性教育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不谋而合。因此,德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存在状态,合乎人类存在的方式的规律性和目的性。

诗教是人有价值的存在方式的教化。因为诗教的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说道:“语言,凭借给存在物的首次命名,第一次将存在物带入词语和显像。这一命名,才指明存在物源于其存在并达到其存在。”[8]语言命名了世界,区分了万物。但语言的魅力在诗意的衬托下更显意蕴无穷。中国的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会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并非否认和质疑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恰恰是诗语区别于非诗语的独特魅力。用“有尽之言”而表“无穷之意”,如若语言不能表意,那就无诗的艺术可言。所以,传统诗教与德育实践创新最大的不同,用有尽之言表未说之意,让受教育者主动探究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人的存在就是语言的存在,语言也是人存在本身。

2.2 传统基础

传统诗教应用于德育教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9]诗教传统由来已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文学之外,还担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是人文教化功能。从个人修养、社会批判、现实反映再到施行教化,把家国天下都一体贯之。这恰恰也是德育倡导的终极成效。但在现代化下,诗歌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巨变,日益成为单纯的文学范式。著名儒家学者陈明说,诗教的传统失落,失去的不仅是诗歌,也是一套完整的教化系统。让失落的诗教传统重回,已经成为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诉求。现代化的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巨大提升,与此同时,一些深沉内在的东西却无处寄托。物质文明的高度泛化越来越造成了精神生活的日趋窄化,曾经承担着提升修养、构建伦理、培养价值的重要功能的诗歌必须再度回归。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不自信和内心焦虑也急需诗性的本真和本源去直面。诗教其实一直存在于国人内心深处、灵魂深处,润物无声。传统诗教绝非浪漫化的栖居,它突破了人的自我有限性,去和万事万物不断地融合和超越。在这种自我觉知和解构的基础上,人才会不断让有限的生命融于无限的意蕴中,看清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诗词再度热兴,就是要唤起迷失于物欲的诗心,培养干涸枯萎的诗情,不断给予生活新的色彩、感情和节律。在新媒体时代里,开放性的德育教育氛围下,就是用传统诗教提高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3 现实基础

“以人为本”既是思政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德育的终极关怀对象是“为人”的,而德育的执行机制是“人为”的。诗教存在的现实基础是人以及人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诗教的语言、道德认知以及审美体验等都为诗教德育提供了理论参照和实践样本。一是诗教离不开诗意的语言,它是精神回归的指引。诗教的语言是敞开和导引的召唤,并非如科学化、概念化的语言将精神空间窄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意的语言召唤了生命的原动力,不断追寻存在之意义。二是诗教具有道德认知功能。《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其中,儒家和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诗教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根本途径,反映在道德认知方面即诗可以“兴观群怨”。在诗教中,受教育者立足现实基础,回归当下,学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将自我德性的塑造融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三是诗教的审美体验。在文学领域,诗一直被视为最高形式。受教育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等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温柔敦厚”就是诗教在审美体验中最主要的意指。诗教的隐性和吟咏,使得受教育者心境平和,三省吾身,提高道德能力。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诗教的审美情感体验也为德育实践创新另辟蹊径。

3 诗教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性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是一种规训式的教育,重功利性、知识性和逻辑性,而轻人文性、生活性和情感性[10]。当下,单纯式的说教早已不能满足德育深层次要求,而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融合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德育教育既要有守正的主流认同和路径,又要有创新的非主流构建和尝试。新时代下,德育工作借助于诗教文化的深厚意蕴,融合美育理论,既是回归初心,也是另辟蹊径。

3.1 品诗意,打造德育诗教空间

相比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人们在精神上越来越追求传统诗意的回归。象牙塔永远是诗意生发、丰富生长的地方。孔子所言诗可以兴观群怨,德育教育的精髓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儒家思想中。与德育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育人情操、打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瑰宝,蕴含着深厚丰富的诗教文化资源。以江苏淮安为例,从吴承恩“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的《西游记》,到“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还有“红妆翠袖娇容艳,一片丹心可鉴天”南宋著名女将军梁红玉,清朝爱国名将关天培,中国麒派京剧大师周信芳。他们的故居,诗意纵横、幽静葱郁。踏着他们的足迹,吟着他们的诗句,听着当年或惊心动魄,或妙趣横生的故事,脚下步入的是亭台楼阁,可心中打开的是德育精神世界的巨大空间。再以国内众多高校而言,“博学”“慎思”“厚德”“载物”等是出镜率最高的校训内容,这些蕴含人生哲理的诗意主题一旦和学校德育相遇,营造的是无穷丰富的诗意德育场,开掘了诗意文化流。让学生们品味诗意,历经时光洗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3.2 读诗文,品味德育诗教生活

在传统经典、文化知识中汲取文化力量,积极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厚实道德内涵。影响德育成效最重要的是情感畅通。“情通则理达”,古人以诗言志,借以表达不同情感。后人在吟诵古人的诗文中感悟他们的人文情怀,品味他们的诗韵生活。德育过程应渗入更高层次的审美情感,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优秀的古诗文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产生共同的审美情感,这是在阅读古诗文中自然不自然地与作者发生的连接。潜移默化的审美情感陶冶就是在阅读诗文中生发的。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描写细雨润物的场景,陆游在《示儿》中展露的爱国情怀,李白在《赠汪伦》中流露的知己深情。这不仅是长篇累牍不能赘述的精妙感受,也非新媒体画面所能呈现的传神意会。德育中的家国情怀、道德修为、为人处世,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诗文诵读中熏染浸润。

3.3 守诗律,信守德育诗教规则

写诗讲究格律平仄,并非无章法。看似无边之境,却对遣词造句异常考究。德育也有自己的是非评判标准和基本道德准则。诗教是境界教育,培养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守诗律就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家共同遵从美德,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诗律的体悟必须通过活动的承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参与其中、将身心融合,既能将德育之美外化于行,也将德育之则内化于心。

整体带来全体、诗意带来创意。人文活动的开展可以参照央视等主流媒体精品文化活动,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古韵新妍”海峡两岸古典诗词联吟大会为例,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足迹遍及台湾、北京、长沙、新疆、徐州、淮安等地,海峡两岸十多所高校加盟其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按照古典诗词的格律吟诵、吟唱和创作,体悟传统文化之美。

3.4 做诗人,助力德育诗教成长

学生的成长需要德育教育的不断灌溉和滋润,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在品诗意、读诗文、守诗律之后,鼓励学生们尝试创作,树立学习典型,通过亲力亲为锻炼心性。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人们就用诗歌表情达意。文学青年中不乏诗词爱好者,各种佳作层出不穷。学校应及时关注,将原创诗作出版成册。这不仅是对作者的鼓励,也是对读者的激励。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在以国庆等大型节日为主的时期,提前策划诗文创作大赛,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精心挑选推送转载。通过作品直抒胸臆,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心与报国行知行合一,在宏大叙事的诗意语言中展现学生们的磅礴气魄、深邃思想和深厚的使命感。诗歌一旦注入人心,将会把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大美的艺术形态杂糅其中,构造出一个人的思维路径和情感体验,以这种方式构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定会比单纯说教更富心灵养料,让持续的道德教化更加固化,也更加助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结语

诗教德育是新德育观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科学严谨的哲学基础、中外融合的美学理论以及浪漫的艺术情愫下,新时代德育研究不仅让诗歌承担起文学体例的角色,也让它的教化熏陶功能重新得到研究和传承。用诗意的眼光去审视生活,自建其德的主体化、生活化和审美化,合乎德育教育的规律性和目的性。

猜你喜欢
诗教立德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冬日浪漫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崇德镇“蒲公英农民诗社”诗教工作纪实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