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中的孝道思想

2020-01-17 18:04黄玉雪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礼义道义荀子

高 娜 黄玉雪

(1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2湘潭大学 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孟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孝道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崇高的地位,也是荀子礼思想的重要内容。谈荀子礼而忽视其孝道思想,并不是对荀子礼思想的真正研究。孝道思想虽在荀子思想中并非占据主体地位,但并不代表其否定孝道,他只是将其放置在礼的规范之下,更好地促成“隆礼尊贤,尊君敬父”的王道政治理想。《荀子》一书在孔孟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荀子所处的社会现实需要,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见解和主张,并对“孝道”进行系统的论述,使其成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进而成为整个社会伦理规范体系的核心。《荀子》中的孝道思想与其他思想家的孝道思想一起,更新了中国人的孝道观,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孝文化适应新潮流,为新时代中国建设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荀子》中的孝道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自古以来,我们就一直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都常常引用“夫孝,德之本也”,[1]p3不断强调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而这“中国经典和中国道理”则是指的“孝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

一、《荀子》中礼与孝的关系

荀子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荀子的思想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为大一统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荀子》核心思想是“礼”,王先谦谓:“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2]序俞荣根先生则进一步指出:“忠、孝、弟、慈、惠等道德都是礼的表现,礼是诸德之总。”[3]p409这些看法我们也可以从《荀子》中找到依据:“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4]p585所以,在《荀子》中孝很大程度取决于礼,同时也要服从于礼,否则“强胁弱也,知惧愚也,民下违上,少陵长,不以德为政,如是,则老弱有失养之忧,而壮者有分争之祸矣。”[4]p179-180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礼义是孝道的根源,而孝则是礼的表现。所以,孝并不是人由于血缘关系自然本性的发扬,而是后天礼法教育约束下的结果。因此,“礼”在《荀子》中是道德的规范,同时也是政治准则和伦理原则,而“孝”则是“礼”道德、伦理和政治功能的体现。“礼”自身无法体现出来,必须以“孝”的形式加以表现。《荀子》认为“孝”不是来源血缘氏族关系,而是通过君主制定礼义教化而成的结果。其目的主要想以“礼”为本,以“孝”为用,施行“孝道”的目的在于“隆礼”。孝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礼义教化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隆礼尊贤,尊君敬父”的王道政治理想。由此可见,“孝”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道德教化的结果。

在《荀子》中“孝”的思想更多与“礼”相结合,从而对“孝”提出要求和规定。《荀子·性恶篇》云:“今人之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5]p401-402由于礼义的要求和制约,做儿子的谦让父亲,做弟弟的谦让兄长。在荀子看来,子让乎父,弟让乎兄不一定是孝,问题在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礼”,也就是说“孝”在与“礼”结合的同时,要服从于“礼”。荀子认为上述这种行为都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但是由于礼义秩序的要求和熏陶,变成了这是孝子应该做的。所以,如果顺从人的自然属性,儿子就不会谦让父亲,弟弟也不会谦让兄长。由此,可以看出人性本恶,那些善良有道德的行为,都是“孝”与“礼”相结合,“孝”践行“礼”的表现。

行文至此,可知《荀子》中的“孝”不是出于血缘关系和自然属性的发扬,而是源于“礼”,更多地将之与“礼”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践行“礼”。不懂得“孝”的人,当然就不懂得礼的意义。“礼”与“孝”是分不开的,“孝”是在“礼”的基础上完成道德义务的一种责任。正是因为如此,在《荀子》中“礼”与“孝”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礼是孝道的表现形式,孝道是礼(尤其是有关家庭血缘关系之礼)所表现的重要内容。”[6]p79所以,“礼”与“孝”是分不开的,也不能说荀子没有重视“孝”,其只是将“孝道”置于“礼”的规范下,确立“礼”的优先地位。

二、《荀子》中的孝道思想

(一)重视丧葬之礼

《荀子》孝道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特别重视丧葬之礼,荀子认为三年之期的丧葬之礼不可更改,强调孝与礼相结合,反对墨家的节葬。《荀子》中从隆礼重法的角度提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4]p406什么是礼?荀子认为其体现在一个人谨慎地对待人的生死问题上。生是一个人一生的开始,死则是一个人一生的终结,如果将一个人一生的开始和终结都处理得十分完善,那么礼也就完备了,为人的道德品质也就完善了。同时,《荀子·礼论》也强调:“凡缘而往埋之,反,无哭泣之节,无衰麻之服,无亲疏月数之等,各反其平,各复其始,已葬埋,若无丧者而止,夫是之谓至辱。”[4]p407在荀子看来,死亡对于一个人一生是很重要的事,一生只有一次。如果一个人去世,妻子儿女都不穿丧服,也没有任何哭泣的礼节,就连披麻戴孝也没有,只是穿着平常的衣服将其埋葬,事后很快就恢复原本的生活,就像家中没有死人一样,不去做任何事情,荀子将之作为最大的耻辱。因此,荀子强调不管养生送死在礼仪上都不能有任何疏忽。《荀子》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以也。”[4]p416对于荀子来说,祭祀礼仪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恭敬之意 ,因此,丧葬中的礼仪不能少,必须依照他生前的事迹来装饰死人,对待去世的人的礼义要跟对待他出生一样,侍奉死人就要跟生前侍奉他一样,对待人生的终结就好比对待生的开始,所以,君子应该严肃对待丧葬之礼,对待父母的孝要体现在从生到死都要按照礼义来处理。只有这样做,孝子的事情也就办好了,圣人的道德品质也就完备了。

《荀子》中还特别强调国君的丧葬之礼,明确提出除了为父母至亲服丧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国君的服丧之礼,以此来提升国君的地位。《荀子·礼论》云:“君之丧所以取三年,何也?曰: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尽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有为民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4]p424荀子在此将国君和父母做了一个比较,认为父亲能生下我们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尽到喂养我们的职责,而母亲虽然能喂养我们却不能尽到教诲我们的职责,唯独国君既能喂养百姓又能根据时宜地教诲我们,是人民的衣食父母,人民应该遵循他,尊敬他。因此,国君之死,人民的哀悼之情表现得更强烈。对于荀子来说,对父母服丧都要服三年,何况是身为我们衣食父母,教诲我们做人做事的国君。荀子强调为国君服丧三年,一方面是向人民展示新王延续先王治国之道,消除人民心里的恐慌。同时也向人民作出表率,表达对先王的孝敬和尊敬之意。再则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这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道。

(二)父有争子,君有谏臣

荀子力主家有争子,君有谏臣,认为“争子”是一个孝子必要的条件,也是王道圣人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荀子》孝道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荀子》提倡父有争子,更将孝顺分为三个等级。“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4]p654荀子认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对上顺从父母,对下笃爱百姓,这是中等品德;将道义看得比父母重要,服从道义不服从父母,这是人最崇高的品德。在荀子这里,道义在德行观念中相比孝敬父母更重要,当孝与道义发生冲突时就要服从道义,顺应道义。《荀子》不仅认为子女只顾孝顺而不顾父母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盲目顺从,这并不是孝,而且主张在父母犯错时身为子女应当进行劝谏,拒绝服从。更将孝子不服从父母命令的理由分为三条:“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4]p655荀子强调,其一,身为子女如果服从命令就会让父母遇到危险,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平安,那么子女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则是对父母最大的忠诚;其二,假若子女服从父母命令,父母会遭受耻辱,不服从命令则因此而荣耀的话,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是出于道义;最后,如果子女服从命令就会使自己的行为变得跟禽兽一样没有区别,不服从命令反而会使父母的行为得到端正,那么孝子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则是出于对父母的敬重。只有明白服从和不服从之间的道理,并且能对父母做到恭敬、忠信、诚实,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大孝子。 荀子提出的“服从道义不服从父母”实质上是打破以往对父母绝对服从的权威,不再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反对愚孝,反对照本宣科。所以,“道义”在荀子这里作为圣人王道的必通之路,必然高于“孝”,而“孝”则在“道义”的领导下进行。这是继孔孟孝道思想之后的一大进步。

荀子更将“争子”由家庭扩大到国家社稷,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待父子之争。始终坚持礼义至上,倡导身为臣子不能做愚忠、愚孝之徒。在《子道篇》中借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来强调谏臣对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4]p656《荀子》谈论“孝”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标准,以是否符合封建统治秩序中的道义为最高价值追求。《荀子》中力主谏诤,认为臣子应当在出于对君主和父母敬爱的前提下,在为君不仁,为父不义时,身为臣子必须要与君主进行争辩,则才是真正的忠。因此,要考察臣子为什么要服从君主的道理,看他是否符合道义,忠臣孝子之事要在符合“道义”的原则下进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疆域牢固而不可侵犯,社稷安稳而没有危险;家中父母思想上也得到提高也不会做无礼之事。这才是集孝子、礼义之士于一身的时代楷模。

(三)养亲而身敬

《荀子》中认为作为子女在赡养父母的同时也要对父母敬重,“养”是圣人王道之治的根本,即是孝亲敬亲的基础和起点。但是荀子认为对于父母除了“养”之外,“敬”在孝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荀子》孝道思想中荀子认为“养”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尽孝,它只是尽孝中最基本的条件,要达到真正的尽孝还需要“敬”的内在端正。《荀子·君道篇》中云:“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文。”[4]p251他说作为子女要对父母敬爱而且在遵循道义的情况下对父母非常恭顺,才是为人子女的标准。在《荀子·臣道篇》亦有关于“敬”的解释:“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4]p283认为有德行修养的人必定会尊敬别人,且尊敬别人而有一定的原则,对待贤人态度恭敬而仰慕,对待没有德行的人态度畏惧且疏远他。荀子在此借对待贤人的态度,来强调在遵循一定原则的情况下,对父母态度恭敬的重要作用,以此来突出“敬”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荀子还借子路问道孔子的事例,来强调“敬”的作用,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有言曰:‘衣与,繆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也而无孝之名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过也。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4]p657荀子以此说明尽管子女为父母付出很多,但是只要对父母态度不恭敬,行为脸色不和顺,那还是不孝。所以,养亲而身敬,敬才是为人子女必要根本,不敬,怎会获得孝的好名声。荀子十分重视为人处世之学,这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子道篇》借孔子之口,说明供给衣食以养父母仅仅只是身为子女的赡养义务,这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到身敬、言辞谦卑、态度和顺。在荀子看来,“敬”贯穿于孝道的始终,如果没有敬,何谈孝,以此来实现王道圣人之治、祭祀之礼。

(四)君恩重于父

《荀子》主张君恩重于父,先忠君后孝父。荀子认为君主上可以美饰贤良的人才,下可以养育百姓并且使他们快乐,使天下得到大治。“《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彼君子者,固又为民之父母之说焉。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食之,不能教诲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诲之者也,三年毕矣哉?乳母,饮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备之者也,三年毕乎哉?得之则治,失之则乱,文之至也。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情之至也。”[4]p424在荀子看来,父母生之食之,却不能养之教诲之,君主却不仅能食之,又能教诲之,人类社会的一切道德礼义都是君主教化民众的结果,所以不管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尊重君主。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荀子君恩重于父的思想主张。荀子认为君主对百姓臣民的恩情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深,为君主服丧期三年都无法回报君主的恩惠。《荀子》中君恩重于父的这一孝道思想,与孔孟相比,是荀子孝道思想中又一特点。他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万物之总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4]p160所以,在荀子这里,君主与天地并列为三,是万物的管理者,是百姓的父母,如果没有君主,天地间将会发生混乱。但同时荀子又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封建大一统趋势的需要,从君恩重于父的前提下,将君主的地位再一次提升。他在《荀子·礼论篇》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4]p397这里,我们注意到荀子将天、地、君、亲、师并重,以此来说明隆君与侍奉天地、尊敬祖先同等重要,将之列为礼之三本,借此说明君恩的重要性。《荀子》中君恩重于父的孝道思想是先秦儒家从重视血缘亲情向“忠孝”转化的一个重要的节点,经过荀子改造后,孝道思想更加成熟更加圆融,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荀子试图将个人在家庭中的责任与在国家中的义务联系起来,一旦君主、父母死了,如果为其送丧的人不哀伤不恭敬比作如禽兽一般,“隆君”与“重父”并称。

三、《荀子》中孝道思想的时代价值

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荀子在孔孟孝道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对孝道思想不断创新并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从而使得“孝”成为社会普遍道德规范。虽然他的孝道思想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丧葬制度,但是对于如今的社会主义现代中国,《荀子》中的孝道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孝道观。

(一)培养和谐美好的家庭风气

美好的家庭道德是家庭和谐友爱的根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家庭的和谐需要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孝”。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老年人群体日益剧增,子女赡养父母,对父母是否恭敬友爱成为突出的问题。探索《荀子》中的孝道思想,能让人民尤其是青年更深地认识传统孝道观的本质不仅体现在赡养父母上,更多的体现在对父母是否尊敬爱戴上。在满足父母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给予父母关爱、关心,从而在孝道上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相互依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的增加,子女一直忙于事业,抚养下一代,国内“空巢老人”的情况日益突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批判性地继承荀子的孝道观,有利于唤醒子女的孝亲意识,从而使子女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更好地利用空余时间去多陪伴父母,爱护父母,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家庭和谐美满,更好地培养家庭和谐美德。《荀子》中的孝道思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能让我们在其丰富的内涵下,更好地去懂得尊老敬老的责任。

(二)有利于加强高校德育教育

《荀子》中的孝道思想作为行为规范来指导人们行孝。一方面,弘扬《荀子》中的孝道思想,有利于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内容,促进我国青年学子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需要技术型人才,而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成绩,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实践往往很少,有些学校基本没有,甚至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并没有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孝道意识缺乏,心里更多的只有自己如何成才成长,去到自己想去的远方,有些甚至以离开父母离开家庭为目标,打出标语:“有梦想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梦想。”其实不然,这两者是可以兼得的,而且可以做到更好。《荀子》中的孝道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相互影响,我们吸取《荀子》“重君、敬父”和“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孝道思想,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正在经历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国家的发展需要德育教育与智力教育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弘扬《荀子》中的孝道思想有利于强化家国意识。《荀子·王制》曰:“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万物之总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4]p160吸收《荀子》中孝道思想,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民族精神,强化家国意识。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体现了我国青年学子的家国意识,世界本没有英雄,只是一些平凡的人在做着不平凡的事。上防疫战场的有50后,也有00后。甚至90和00后也打出了标语:“17年前他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去保护他们”,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身上凝聚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高校德育教育不断融合、改革创新的结果,他们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思想,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如今的中国,家国观念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有国才有家,这正是由于我国数千年来不断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源于我国日日革新的孝道观。在如今新的时代新的社会,《荀子》中的孝道思想对于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对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素质的提升,塑造家国意识,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结语

“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规范之一,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荀子》作为研究荀子思想和哲学的主要依据,记述了丰富的传统孝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维护了封建王朝的有效统治,而且深深影响如今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孝道思想虽然在荀子思想中并非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研究荀子哲学思想不可忽视的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面临严峻的老龄化的挑战。研究和探讨《荀子》中的孝道思想,一方面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孝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批判继承《荀子》中的孝道思想,推进我国道德教育事业,强化国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培育有道德有文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提供方法和依据,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研究和探讨《荀子》中的孝道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礼义道义荀子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论荀子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和谐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知识小词条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情文兼具的道义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