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敏,沈 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人们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事实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他研究和探讨了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三个因素以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的中作用,他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结果而学来的。同样,他重视榜样的作用,认为榜样的行为及结果都会影响观察者的行为及表现。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的期望值理论及戴维·麦克利兰(D.C. Mc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做与他人所期望的行为标准类似的行为。伯纳德(Benard)将青年朋辈互助称为“心理干预的天然磁石”,认为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依维(Ivey)和阿尔斯切勒(Alschuler)等人也表示出对互助理念的支持,认为心理咨询只包括那些少量的专家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专家只对特殊人员提供帮助,不能教给老师、同学和家长帮助他人的基本原理,因而人为地制造了援助资源的缺失。另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康恩等人的社会支持理论、斯托布等人的亲社会理论都为心理互助的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高职生的心理互助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由学校先从对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感兴趣的同学中筛选出一批志愿帮助与服务他人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后,为周围需要关心与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它有着志愿,自愿,自发,简单高效等特点,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互联网+”时代,心理互助“二元模式”,就是将网络心理互助(简称“网上”) 与现实心理互助(简称“网下”) 二者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这种网上网下相互融合“二元模式”,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在明确各高校心理互助目的与任务的基础上,将网络心理互助和现实心理互助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互助普及、互助平台、互助联盟、互助活动”几个模块为载体,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现实需求的心理互助二元教育模式,最终达成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工作目标。
1.时代发展需求。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技术正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大学生人手一台手机,上课、学习、生活或者工作都已离不开手机。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12月,中国网民增至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 %,其中,网民中大专学生群体规模达到8.7 %。手机及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健康与成长。当然,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的渠道的同时,也为创新心理互助形式提供了无限可能。如今的心理互助工作,需要在实践指导下,真正洞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职学生心理互助二元模式。
2.高职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在传统认知理念中,高职教育依然是较低批次的高等教育,不少学生背负“高职生”负性标签,存在一些负面情绪及不良认知[1]。由于心智及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现实中,不少高职生对线下心理教育及心理帮扶还存在一定误解,对线上虚拟沟通与咨询则更容易接受。从实践来看,网络互助优势明显,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远距离实时进行互动,快速、方便、高效,方法和手段还可以更加多样化。然而也不是所有咨询和互助都可以在网上解决,现实也有许多问题需面对面解决,如一些比较严重的障碍,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助,还有一些拓展活动,需要现实中组织实施等。所以构建网上网下相互配合的二元互助模式,多渠道满足同学们心理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大学生入学开始, 就会面临着环境变化带来各种压力,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处理,择业就业等。大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 都会有寻求外界帮助的强烈愿望。从实践经验来看,他们首先倾向于上网寻求答案,其次是寻求同学和朋友帮助。心理互助教育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宣传互助知识,打造互助队伍,建立互助平台,提供互助咨询,开展互助活动,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满足大学生求助需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互助体系通常由 “宿舍互助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互助中心、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几个环节组成,通过全面关注、重点观察、主动帮扶、密切追踪几个步骤,关心关注身边同学,使同学们心理困惑得到及时解决与帮扶。网上网下深入班级和寝室,实现全员全覆盖;利用新媒体技术,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况,确保危机防御与干预的及时性。使许多个别心理问题发现于先兆,解决在萌芽,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心理互助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心理互助的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特点出发,依靠互助活动,获得收获与成长。“助人”只是手段, “自我成长”才是目的。互助员们接受了相对专业的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整自我技能,掌握与人沟通技巧,对于同学们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因此,通过各种教育及互助活动,强化了同学们参与过程, 深化了参与的结果,引导同学们通过助人,获得助己, 最终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互助知识普及教育是实施心理互助活动的基础保障。从教育体系上看,各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中心,以心理中心为基本工作单位,来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及心理互助基本知识。 传统普及教育多采用课程教学、专题讲座、专题宣传、报告会等,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及互助的技术技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学习的数量与质量,心理互助的普及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线上线下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在课堂教学方面,现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雨课堂、蓝墨等,也可以采用直播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现场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在网络上完成调查、问卷或作业,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分享身边故事,观看名人讲坛等,通过种种信息化手段,尽可能将被动引导与教学,变成主动与探索。在专题讲座方面,除传统的专人讲解外,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进行远程学习,也可以在线学习名家名师讲座等。在互助知识宣传方面,线上线下并行,线下有宣传栏、纸质小手册、报刊、广播、展板、各种活动宣传资料等。线上可采取的方式更多,如建立网络资源库、设立专门网站,还可打造互助空间,如设立微信公众号、创建抖音小课堂、教学名家或名师微课等,供学生访问,引导他们随时可吸取正面,健康的信息,及时满足学生心理需求。通过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发起活动,进行过程监督与记录,实时进行总结并展现,让同学们真实体验并感受参与活动的积极意义。通过以上种种线下线下的融合,引导同学们吸取正确的互助知识,参与多形式的互助学习,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心理观,切实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
心理互助平台是连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依托校园网,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部门为中心,引入互联网思维,搭建符合学校需求的管理平台和学生需求的服务平台。这些平台通常包括:心理互助咨询服务、入学心理健康普查、学生互助信息档案、学生信息反馈,常见心理疾病知识预防、心理互助活动体验与分享,常见案例分析与总结等,这些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可发掘更多形式,丰富心理互助活动的深度及广度。咨询服务管理方面:对于学生间一些共性的、发展性的、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上测评、对自己进行统计与分析,亦可以通过QQ电话、微信通话、语音留言、邮件等方式获得心理互助员专业的咨询与帮助。对于大学生来说,向同伴进行咨询是解决心理困惑的常用途径之一。但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咨询者既是真实的,也是虚拟的,网络上并不能全面观察到学生心理动态,极有可能会接收到不正解的信息,因此,有一些问题还需要面对面观察更有效,另外,网络咨询与辅导留下的记录,都会形成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便于以后查询和使用。网络平台还提供及时有效的多种咨询方式,满足学生需求。因此,线上线下的融合,更能及时关注、跟踪、帮扶和化解心理困惑。入学健康普查主要是为了记录学生的入学心理状态,尤其是检测有问题或是疑似有问题的学生,将信息准确录入,有助于观察学生成长状态,及时进行分类和帮扶。心理互助知识传播是在心理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知识库,包括大学生心理常见疾病及如何处理,提供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案例以查询,提供各种心理游戏、心理美文、自助及他助技巧等。
互助联盟是互助活动成功运动的基础。互助联盟是由互助队伍、互助热线、互助空间、互助论坛、互助微信、互助邮箱等组成的一个体系。通过这一体系设置,使得心理互助服务能全程设置,纵横覆盖,点面结合,有效解决同学们求助需求。首先,一支优秀的互助队伍是进行互助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校心理帮扶中心—院大学生支援中心—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调解员”的层级结构,能保障互助活动目标统一,信息通畅,提升心理互助工作的实效性。互助队伍选拔与培训,可以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选拔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互助员,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拔对心理互助感兴趣且有一定担当和胜任力的同学组成互助队伍[2]。为了便于各级人员之间信息畅通,可以在互助平台上公布各级互助队伍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工作电话、工作责职等,并将各级人员组成工作群,用于及时发布文件、通知、公告等。其次,线下联盟通过各级互助队伍逐级开展培训,展开实践,互帮互助,线上的联盟通过设立互助QQ,互助微信、互助微博、互助空间、互助论坛、互助邮箱等同学们常用工具进行互助帮扶,网上这些工具,互助员能及时答疑解惑,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大学生入学以后常见的困惑有以下几类:一类为适应困惑,目标人群为大一新生,表现难以适应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易产生负面情绪;二类为目标缺失,职业生涯困惑,目标人群主要为一年级及二年级学生。三类为人际困惑,三个年级均有。四类为情感困惑,也是三个年级均有。高职生们通过规范的互助活动,在被保护的环境中和被理解的团体中,可以找到情感归属,改善困惑情绪,厘清问题思路,及时解决心理问题[3]。常用的互助活动有:互助学习、互助伴读、互助调解、互助咨询等。新媒体技术使得互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例如,一年级新生多面临环境适应及人际关系问题,可通过配备新生班助及心理互助员,带领同学们开展团辅融冰、学业规划、社团攻略、集体联谊等各种互助学习和互助伴读活动,减少新生适应性困扰,完成新生社会化的过程。二年级学生是发展型困扰多发时期,常见困惑有人际关系,情感困惑,自我成长等。此时适宜带领同学们参加专业讲座与答疑,主题团辅,心理素能拓展,心理舞台剧表演等互助学习和互助调解活动,在互助过程中反思并内化自己的心理品质,实现自我成长。三年级学生是就业困惑高发阶段,适宜开展优秀校友访谈,职业体验分享,就业模拟体验等互助咨询活动,缓解学生焦虑心态。这些活动可以是实体的,也可是网络活动,把这些活动展示到新媒体平台,让同学们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总结,切实增强心理互动活动的吸引力。线下实体活动和线上参与活动,很好的实现了优势互补,提升了互助活动的效率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