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慧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003)
发生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长期留存于某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精神基因和价值基础。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传统文化对民族共同体乃至个人的价值定位与心理倾向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个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以传承和创新文化、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校,主动将本国优秀文化融入育人事业,更是其迫切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背景下,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如何以传统文化育人格外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为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是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之特色,有每一时代之内涵。新时代新发展形势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方式促进发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后,更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目标。《方案》明确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育人是无法量化的,但如何深化育人机制改革,使之更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应有思路,有举措,有方法。
新时代对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技能,更是高素质高技能兼具文化涵养的“工匠”。从这层意义上说,文化是育人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的已经得到很好的继承,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是对古代“民本”思想和家国同构文化的发扬;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体现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文明、和谐”;古代宗法社会一直讲究安定有序,注重“兼爱”,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儒家历来注重“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需要扬弃地继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元文化竞争的背后,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而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较为薄弱,大学生成为“文化失根”一族。从语言、饮食、生活方式甚至到价值理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高等教育肩负着延续本土文化命脉的责任与使命。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各种文化系统的激烈碰撞和强力渗透下,奠定传统文化认同的根基。
传统教育以人格的养成为贯穿始终的精神,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现代教育大体上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实行新学制后,不再把“十三经”作为教科书,受教育者“从此失去了从正规渠道系统地学习其自身传统文化的可能[1]”,这个影响是很深远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认知、理解、接受与内化,才能最终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而民族文化生命力也才会随民族自尊心的增强而绵延不绝。但在自五四以来长达近百年的反传统思潮的反复冲击下,已有几代人没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由于现行教育体制和当前社会文化氛围,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极其有限。中国从古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可“今之学校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却并无‘明明德’之学问”[2]。在“全球化”潮流下,高等教育开始面临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快速流失的问题。在培养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养的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日益式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多元化,在传统文化根基不牢的情境下,青年学生的思想更容易被西方文化所占领。很多大学生谈及传统文化必言其糟粕,实际上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并不多,了解也非常有限。从这个层面来说,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内容建构上必须注重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因为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语境。
中国传统文化目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育。而当今大学生多为00后,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要做出新的调整。孔子的思想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内心自省基础上的。“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内心的反省获得对道德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实现高度自觉。如果只是一味的口头说教和灌输,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难以深入人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应坚守并创新课堂建设,以更具生命力和活力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如,通过讲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领悟“天人合一”思想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走进传统文化中“慎独”“自省”,增强大学生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感受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奋进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一直在教育学生要爱国,张岱年先生在《国学要义》中谈到,“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3]”。可见,只有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才会热爱传统文化,对其价值有正确的认识,也才会获得文化自信。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单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真正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有赖于政府力量的有力推动。中共中央始终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但要真正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有制度作保障。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选拔体制,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具体实施作相关规定,在硬件和软件层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到传播载体、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投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开展顺利。
中国古代社会是个伦理社会,非常注重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也是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中国传统思想教育以塑造圣贤人格为目标,重视言传身教,讲究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全局观念。当代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重视平台和载体的建设。要加强人文经典教育,引导学生在文化洪流中增强文化主体性,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敬畏传统、有本有源的新青年。
1.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一是加强传统文化课堂主渠道,二是活跃“第二课堂”。一方面,利用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学科课堂,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妨将社团文化和校园活动有机地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联系起来。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开展团日活动;成立具有传统文化因素的社团等。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2.社会环境对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大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强大力量,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充分营造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良好环境。教育部、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传统文化、深化思想教育的功能。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建设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可以利用雕像、标语等传统文化符号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校风、校训学风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启发文化内省和自觉。
先贤古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索很丰富。孔子就很重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授方式。如关于“仁”的问答,孔子回答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等的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学习和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分层次育人可以有效实现育人目标。身为育人者和传道者,要学会分层次育人,注重启发内省。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很注重“无言之教”,以身作则,进而影响学生。只有师者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才能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