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月,林卓思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 510520)
党员发展工作对基层基础战斗力建设,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先进和纯洁性建设均有极其关键的基础作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部署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及其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减少高校发展党员计划指数为之前的一半,把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调整成提升质量、发挥作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1]。高校党委需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及要求,履行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大学生党员质量高低对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产生着极大的关联性作用,他们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对大学生党员合格程度的反映。首先需明确有关质量标准,参照《党章》中有关规定,并结合大学生特点,量化发展。政治笃定、能力出众、纪律严明、奉献自我是优秀的大学生党员需达到的标准:严格听从党的指挥,遵守党中央政治纪律和规矩;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项成绩达有关业务要求。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评估标准不科学,考察内容不全面的情况。在检验学生党员质量高低中,考察和评估无疑是有效方式之一,对其结果的应用能够很好约束党员、产生激励性作用,二者是管理的主要方式,更是激励机制的关键手段[2]。对于组织而言,考察内容能够实现对党员发展情况的充分展现。对党员而言,可科学化地为后续的评估做出评价,体现党员全面的综合素质。在高校中,因学生党员具备党员和学生的多重身份,因此考察内容的关键指标便是学生成绩。学习好,各方面都好,是传统观念片面观点。造成在实际的考察中,重工作能力而轻道德修养、重学习成绩轻业务能力、重理论学习而轻社会实践考察情况的频现,久而久之发展后果可想而知。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培养模式不健全,入党程序不规范的情况。高校中想入党学生比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总体数量增加。各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情况下,应严格把控好个组织对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数量情况[3]。所以当前高推优工作,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较多初入学的新生向组织递交申请但并非自我意愿所为,存在随大流的心理,错误的认为自己完成争取入党全过程,就是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剩下均听从组织的命令。对党章、党员考核标准、党的历史等常识均知之甚少。出现这种情况实为多数,说明在发展学生入党时,高校党组织并未较好开展宣传教育,培养机制未完全跟随学生需求发展,入党程序出现问题,造成实践和工作理论的脱节。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想觉悟不高、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入党动机,是推动人们正确入党精神力量,个人要求入党真实目的和内在原因。功利性、模糊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学生入党动机的具体情况。吸收动机不纯学生发展为党员,未真正解决好入党动机,将不利于今后学生党员的发展。当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就是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一因缺乏对学生入党启发式教育,发展党员工作不到位,未开展针对性的大学生党性教育。其二,源于学生自身,片面认为加入党组织可享受更多权益,并未有正确的认识观念。所以需积极抓住时机,端正学生党员入党动机,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4]。
积极结合老党员、老师和学生评价,注重评估方式民主化。在对学生党员的评估上,需基于学生的相关评价,从软指标考虑,结合考核指标的硬指标实现。主要从党支部党员、有关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三方面组成学生入党的评价,有关学生评价比重最高,权重至少 40 % 以上。党支部党员评价处于30 %以上,教师不超出30 %。这样的方式能够兼顾党员、教师的意见,并反映较多学生的意见,从德与才两个方面入手作为评估标准,经匿名投票的方式实现。只有结合入党的硬指标和软指标,才可提升群众满意度、学生党员质量,确定评估学生入党标准[5]。加强对学生入党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科学设计评估体系。基层和提升,是学生入党指标主要设定的两个方面。未达最低标准无法入党,而入党的最低标准便是基础层面的指标。当获得基础标准后,选择学生党员作为提高层面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原因可设定学生入党标准指标,做到优中选优,按照每一专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开展,实现对学生党员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价体系,要严格党员发展标准。要牢记党员发展的 25 项流程,将入党动机等思想政治素养为首位,考核违纪情况、学生和综合素质成绩、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延长对学习成绩较好、政治素养不高学生的考察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具体在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考验。另外还需构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价,站在全局性角度上,全面考察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以年度为单位,分模块分因子实施,党内教育和处分那些达不到基本分数线或考核结果差的学生。全面从严治党、党内处分甚至开除党籍那些累教不改的学生党员[6]。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高校需积极的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十九大会议精神等,给学生讲好每一次党课。杜绝课程内容过度理论化,注重结合理论和实践,及时严肃处理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党性修养水平,杜绝偏袒或遮掩。提高专业队伍稳定性,加强重视党建工作队伍。在高校工作中,党建工作为其中关键的一项,高校工作是否可持续发展,对业绩的好与坏产生直接性关联。一些辅导员有着繁杂的工作任务,学生工作量大,单纯凭借经验从事高要求的工作,如学生的思想教育、资助、就业、心理等。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流动性大,不利于党员质量和党建工作质量,是影响党建队伍稳定性潜在不利因素。所以培养相对稳定的、业务素质高的工作队伍极其重要。
高校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强的情况,需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创造必要性条件,在活动中积极奉献,将学生活动和高校党建的长效教育紧密结合。其一,需集聚“红色效应”,搭建服务平台。其二,需保证优秀党员领航成长,搭建示范平台。通过“1+1”党员先锋示范岗主题的开展,保证学生党员纷纷领岗践职,明确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成为各个方面的主力军[7]。其三,达成影响“全覆盖”,积极搭建辐射平台。要定期开展对党史、时事政治、入党知识的宣讲活动,组建“党员红色宣讲团”,同时还需展示学生党员的时代风采,以及党组织建设的整体风貌,搭建全方位的党建宣传辐射平台,营造良好的人人争先进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