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把握北京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与精神形态

2020-01-17 14:31
红色文化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北平中国共产党红色

刘 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认真学习、深化研究和科学对待党的历史,对推动全党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把握北京红色文化的生成逻辑与精神形态,可以从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也可以从历史视野、理论维度和现实场域进行考察。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造就了北京红色文化在全国红色文化中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和独特的先进性。本文基于宏阔的历史视野,对北京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铸就的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进行论析,着重挖掘北京红色文化的形成土壤与条件,梳理其形成发展轨迹,总结精神形态的北京红色文化的生动呈现。

一、北京红色文化是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深度融合的厚重文化

红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各个民族以及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两项历史任务中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而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红色文化的概念,是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一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游海华:《红色文化概念再探》,《红色文化学刊》2017年第1期。。

北京红色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过程,直接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伟大的实践孕育出厚重的精神,厚重的精神助推伟大事业的发展。精神层面的北京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北平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高度融合而成的厚重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红色基因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精神层面的北京红色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性因素。革命精神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营养和精神食粮,也是精神层面的北京红色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性因素。就北京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而言,主要包括彻底革命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牺牲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气节,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的红线贯穿起来,并与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这一大目标连在一起。

在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北京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与宝贵的革命精神进行了高度融合,进而锻造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的精神财富。具体包括五四精神、抗战精神等。在北京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创新的过程中,这些宝贵的红色精神是凝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如同巨大的磁场,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北平党组织成员抛头颅洒热血,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先进分子、普通大众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倾情付出。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融合而成的北京红色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二、北京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拥有深厚的土壤和独特条件

作为五朝古都的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思想活跃、政治敏感度高,为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鸦片战争以来,在近百年的屈辱与抗争探索过程中,北京人民感受到的耻辱最深,救国救民的愿望尤其强烈。同时,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并存。特别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直接为北京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因和思想基石。

(一)悠久历史与五朝古都

北京作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国都,是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北京文化的演变历程,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其文化可分别概括为地域文化、特区文化和社区文化。燕文化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合体;幽州文化的特征是“胡汉兼融”;京师文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文化在兼融、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京师文化具有集大成性,来自全国各地又影响全国各地(2)方彪:《试论北京文化的嬗变与社区文化的形成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由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 两汉以后首都所在地往往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辽、金、元、明、清均定鼎北京,但北京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决定了北京地区在前工业社会里不可能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北京成为帝王之都后,其京师文化也就脱离了地域文化、特区文化,成为了社区文化。总体来讲,北京具有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思想文化基因,为中国红色文化率先在北京孕育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北京红色文化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百年屈辱与抗争探索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民族危机深重,人民饱受苦难,北京又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点。在民族危机中,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一度沉沦,但又从苦难中奋起,展现出顽强的革命精神。面临山河破碎的屈辱局面,在北京发生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北平人民为实现北平和平接管等进行了艰辛探索。近代以来,北平人民深受的殖民侵略和封建统治最强,北京感受耻辱最深,救国救民于水火的愿望最强烈。北平人民在百年的抗争探索中,抛头颅洒热血,彰显了誓死爱国的情怀与为民奉献的担当,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争历史以及保家卫国的辉煌篇章,为北平乃至全国的独立、解放、发展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北京红色文化的成长和发展夯实了基石。

(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

明末清初,我国对外交流史上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即所谓“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3)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历史上,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可谓是最具代表性。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在向西方学习和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北京引领风气之先,出现了新式学校、新式报刊、新式交通工具等,为后来北京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

(四)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先进经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北京思想文化界的进步思潮。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一大批先进分子所接受,并成为早期知识分子的坚定信仰。这在北京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队伍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北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策源地。北京地区的知识分子积极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工农群众,传播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工人运动,为红色文化的萌发、孕育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条件。

(五)中国共产党的的奋斗引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北京共产党小组进行了艰辛的宣传工作,并发动了一些早期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等组织部门就投入到开展工人运动、发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践当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为北京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将近30年的艰辛引领,北平实现了和平接管并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开启了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正是在这一生动的改革发展实践探索中,北京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发展。

三、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发展轨迹蕴含在北京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之中

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五四运动的爆发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最早结合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孕育地(4)陈洪玲,刘锋:《北京红色文化概述》,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第8页。。这一辉煌历史印证了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南湖起航的闪亮诞生轨迹(5)李忠杰:《红船起航——一大党纲诞生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浙江日报》2019年6月10日。。北京不仅地位独特,而且凝聚着无比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在北京爆发的一系列运动和斗争,铸就了北京红色文化发展的波澜壮阔历程。这一生动历程包括孕育与萌芽、成长与发展、厚植与丰富、积淀与成熟四个阶段。从新文化运动到北平的和平解放与接管,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创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得到了彰显,有无数的事实可以充分地表明北京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共产党人的热血,从而汇聚成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的孕育与萌芽

红色文化的孕育需要一定的思想文化基因,更需要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的执着探索与积极传播。红色文化的萌芽与成长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上。北京红色文化的孕育与萌芽离不开新文化运动的催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滋养,也离不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从新文化运动到党组织创立是北京红色文化的孕育与萌芽阶段。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为北京红色文化的孕育与萌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因。而党组织的创立为北京红色文化的孕育与萌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二)红色文化的成长与发展

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厚重的红色文化。北平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积极探索革命出路的实践,为北京红色文化的成长、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注重发动工人运动,北方工人罢工迎来了高潮。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北平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能够团结左派与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并积极组织民众支援北伐。从北京区委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又创办了北方区委党校。白色恐怖下的殊死抗争探索,推动红色星火点燃北方半壁江山。这一伟大的革命实践与艰苦卓越的工人运动斗争,为北京红色文化的成长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文化堡垒中的坚守精神,激发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共产党员发挥笔杆子的革命精神威力。他们的斗争实践和抗争征程中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冲锋在前、勇于斗争、反帝爱国、同仇敌忾的伟大气魄,铸就了伟大的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推动了北京红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三)红色文化的厚植与丰富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整整持续了14年。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华民族同心御侮,英勇抗战。在这场战争中,北平人民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郊区武装斗争和城内地下斗争,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部艰苦卓越的北平人民抗日斗争与救国救民的历史,就是北京红色文化厚植、深化与丰富的历史。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北平地区的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在这一过程中,北平地区的学生、工人、广大人民群众等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实践之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北平党组织执行中共中央的正确指示,纠正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在北平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全民族抗战作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动员。从“一二九”运动到卢沟桥抗战,从平郊烽火到开展隐蔽战线的斗争等,无不凸显了北平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与民族气节,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担当、救国救民的优良传统,为形成与丰富厚重的北京红色文化奠定了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红色文化的积淀与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反映人民的要求,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种种努力。但是,历史发展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不要和平民主。更严重的是,国民党试图发动内战的方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国统区广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巩固和扩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为最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英勇斗争。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反甄审运动、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隐蔽战线斗争、护厂护校留人才运动等相继开展起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和追歼残敌的伟大斗争相继取得历史性的胜利,为开启北平历史新纪元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中共中央在香山的这段历史,将以它的辉煌篇章载入史册。从反对外敌入侵、到清除国内汉奸卖国贼,再到建设人民的新北平等,北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革命战士以及青年学生作为人民群众的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抵御凶残的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凶残杀害,谱写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事迹。在这一过程中,党的伟大革命和建设精神与红色基因实现了深度融合。北京红色文化最终走向了成熟,从而对新中国成立后北平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古都的重生,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的气魄和不畏艰难、筑基开元建设新中国的进取精神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扬与彰显。在推动北平地区和平解放与快速接管的实践过程中,北京红色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并不断地走向成熟。

四、丰富厚重的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是对红色文化深层结构中相关内容在精神方面的高度精炼,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和红色文化的制度所承载的主体精神状态和风貌,也可以说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6)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红旗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其最早表现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后来还表现为抗战精神等。这些红色文化精神形成于北京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革命历程中,通过革命遗址、报刊书籍、文艺作品、革命实践等形式表现出来,凝聚着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意志,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扬五四精神,始终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制度层面的变革引发的这场革命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北京作为文化古都,对于思想文化方面推陈出新的变化尤其敏感。但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的革命却是不彻底的。辛亥革命后,北京的思想文化领域仍深受封建主义的影响,鼓吹封建主义文化,宣扬神鬼迷信、反对科学、维护皇权、反对民主、反对共和的言论依然十分猖獗。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的思想文化与礼教的彻底批判。作为对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一种补课,他们发动了一场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7)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第1卷,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十月革命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8)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北京学生爱国会宣告成立。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这一导火索的发生,直接引发正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寻求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等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尤其严峻,在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的积极宣传和论战下,马克思主义最终战胜了无政府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思潮。爱国的精神、进步的呼声、民主的诉求和科学的理念,成为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共同追求。正如有论者指出,“先进知识分子反思辛亥革命、共和政治、民众地位等现实问题,通过发起新文化运动、认同十月革命及主张民众大联合等活动以推进民主政治进程,在探索中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9)章征科:《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民主追求的心路历程演进》,《观察与思考》2017年第3期。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北平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地传播。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干部成长起来了,党组织也逐步成立了,最终使中国共产党加快了诞生的步伐。“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对促进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觉醒以及整个20世纪的思想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五四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又彰显了新的时代特征。新时代要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继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坚定“四个自信”,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精神,“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1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从而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体悟抗战精神,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的深厚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铸就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12)李佑新:《抗战精神》,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同心御侮,英勇抗战。北平人民誓死不屈,百折不挠,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郊区武装斗争和城内地下斗争,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城内的地下斗争与郊区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相配合、青年知识分子走出城市与乡村的工农群众相结合、城内的各阶层人士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坚持对敌人斗争不息,是北平人民抗战的突出特点。北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用血肉之躯抵御凶残的敌人,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持续时间之长、牺牲之巨,为中外历史所罕见。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1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4日。。抗战精神正是在包括北平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国人民顽强抗日的壮阔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形成抗战精神的文化沃土(14)王炳林:《初心——重读革命精神》,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10页。。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正确主张、浴血卓绝的抗争引领着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长为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铸就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

新时代,抗战精神仍是中国共产党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进一步弘扬抗战精神。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成为中华民族的剜心之痛。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民族耻辱得到洗刷。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奋斗。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科学把握和理解抗战精神。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长期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以长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英勇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所以,要继承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作出应有贡献。

结 语

北京红色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在北京区域内的体现和反映,是在实现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历程中培育、形成、发展和不断地完善起来的思想结晶。

北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传播和发展马列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解答“中国问题”中不断地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对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引领全国的革命洪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北京红色文化也随着时代的需要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内涵也始终在不断丰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进入新时代,通过着力挖掘北京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地标,构建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而且,在传承和发扬北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北京地区的红色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为红色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推进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增长动力。

猜你喜欢
北平中国共产党红色
北平的秋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遥想右北平(散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红色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