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2020-01-17 14:31:05黄冰琼
红色文化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全党权威党中央

黄冰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那么,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理论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实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目标?回答这些问题,对当前我们党加强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依据

新形势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重要政治原则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推测的结果,其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依据。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2)《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或意志,有着特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夺权政权或巩固政权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肩负着“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夺取和保持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历史使命。然而,无产阶级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群体,如果不能在革命运动中建立以革命领袖为核心的权威、实施集中统一的领导,他们就会成为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不可能自发组建无产阶级政党,更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正如列宁所强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4)《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36页。因此,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共同而远大的政治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建立以领袖为核心的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起草工作时,就对组织权威和集中领导进行了初步探索,如明确规定入盟成员必须“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盟员若不能遵守盟员的基本条件则立即开除。(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72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表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经济关系进行详细考察,指出人类社会“有一种使各个孤立的活动越来越为人们的联合活动所代替的趋势”(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联合活动就是要组织起来,而缺乏权威和集中是无法组织起来的。1871年,恩格斯在写给保尔·拉法格的书信中强调:“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没有这种统一的和指导性的意志,要进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2页。在历史实践中,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活动,因此,它需要“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可以说,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和保持国家政权的重要武器。如果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建立中央权威,那么无产阶级政党就不会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工人阶级也就不会采取共同行动;如果工人阶级没有采取统一的行动,那么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也就无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二)历史依据: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重要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告诉我们,要治理好一个拥有9059.4万名党员、461万个基层党组织(9)《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超9000万》,《人民日报》2019年7月1日。的大党,治理好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

尽管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即阐述了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的重要性,其指出:“自中央机关以至小团体的基本组织要有严密系统才免得乌合的状态;要有集权精神和铁似的(纪)律,才免得安那其的状态”(10)《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故而,“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11)《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但实际上,从1921年建党开始至1935年遵义会议前,由于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中央主要领导人曾发生多次变更,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等人都没有在革命实践中成功组建一个有能力有权威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强大的领袖胆识、超群的远见卓识和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进入中央政治局,担负起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虽然在职务上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但在事实上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正如张闻天所言,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他只是形式上的主席,党内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毛主席决定。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一方面明确了毛泽东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的权威,另一方面科学阐述了集中统一领导的涵义,即“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凡重大的思想、政治、军事、政策和组织问题,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12)《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可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能够团结全党的权威的坚强的领导集体,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为巩固党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导和执政,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62年2月,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是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认真地总结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成绩,修正错误”(13)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2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页。的好的、符合标准的党中央。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出我们党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秩序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胜利。”(1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三)现实需要: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回应

时代是历史的出卷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世情的角度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不断加剧,国际体系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形势的变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境遇,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从国情的角度看,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华儿女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梦的目标。不过,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实现依赖于党的坚强领导。从党情的角度看,我们党内部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四大危险”和尖锐的、严峻的“四大危险”。尤其是少数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诱惑面前,忽视、淡化甚至抛弃自己的政治操守,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因此,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党要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与风险,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激发全体党员的政治自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尤其是建立和维持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人民认可的党中央。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第一要务,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对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思想上的灵魂、行动上的统帅、政治上的旗帜,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核心力量。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其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1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剖析当前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是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是民心所盼、党心所向、众望所归。

二、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内涵把握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一个关于个人的一般性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党、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

(一)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

权威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让人信服、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联合活动日益取代个人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相互依赖、彼此协调,就不能没有权威、没有服从。“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在现实生活中,合理运用权威可以使许多个人的行动被置于或保持在有秩序的状态中,或被协调起来在合作中达到特定的目标。1872年,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曾借用大海中遭遇危险的船只来阐释权威的重要性:“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组织,要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党所从事的共产主义事业,需要建立某种形式的权威,把可以动员和组织的人民群众聚集在党的周围,以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政治上,这种权威主要表现为党中央权威。

党中央权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党中央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主体,具体指代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以及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其职权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17)《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9日。党中央是全党的神经中枢,党的权威必须归于党中央。实际上,党中央行使权力,主要是在大的原则性问题、发展方向等问题上制定相关路线、方针和政策。一个有权威的有威信的党中央,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党周围,可以有效降低地方党组织出现违背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行为的可能性。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主要是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关于领导核心,邓小平曾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8)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0页。实际上,党的领导核心,是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员,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是党的领袖。历史实践反复证明,领导核心的存在与集体领导是不矛盾的,一个没有核心的领导集体是不稳固的、不成熟的,是不可能动员和凝聚全党力量的。党的领导核心不仅是党中央的代表,还是全党的代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党的意志,所以说“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不只是他个人的权威,也是党的权威、党中央领导集体权威的人格化象征”(19)黄伟力:《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8期。。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写入全会文件,明确了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符合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党的共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因此,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领袖权威是一致的,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确保全党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所发布的命令、制定的政策只有在被落实、被执行的时候才能发挥实效,否则,就是一句废话、一张废纸。长期以来,党内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维护中央的权威,就是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决定了的事情各方都要认真去办”(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而不是在执行过程中忽视、无视、消解甚至扭曲党中央的各种命令和政策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21)《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情况为主题进行对照检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故而“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2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种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就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其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因为共产党人强调的是“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始终代表了无产阶级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应该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其领导作用,应该在社会革命、国家建设、国家治理等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担负着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角色,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5)《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9日。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党的领导是维持国家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其实质是领导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理论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党能够通过民主集中制,调动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力前行;另一方面,用集中统一的领导方式将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形成统一意志、强大力量,避免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碎片化。所以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是专断集权,而是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形成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有效解决党内无组织无纪律的问题,减少党内派别活动,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发展最大、最核心的优势。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反之,就会导致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面貌,中国共产党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了独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相继建成了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东亚运会等塑造国家形象的国际性活动,成功通过了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严峻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凭借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港珠澳大桥、大兴机场、超级计算机、国产飞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三、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现路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执政考验从未停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尤其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证全党在思想上的一致

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而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离不开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换言之,只有思想上正确、理论上清醒,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邓小平强调:“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27)邓小平:《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1951年3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思想的先导作用,决定了思想理论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的确,“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8)《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在当今时代,由于受封建腐朽思想、西方意识形态、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滑坡、党性修养不够、不信马列信鬼神、政治责任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严重破坏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道之所存,心之所向。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只有学好领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做到内化于心,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到外化于行。因此,新时代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毫无疑问,首先需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尤其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二)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良策。新时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除了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自觉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陆续制定或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巩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过,党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一个成熟的制度需要根据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变化进行适应性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党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即是说,当前党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和时代需要,进一步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以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框架和体系。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29)《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129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自觉性,必须落实到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行动上。(30)齐卫平,刘號,李业:《党的建设实践中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四重逻辑》,《红色文化学刊》2019年第4期。党在进一步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及其成效,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避免制度的文本主义、普遍主义以及制度执行的形式主义。

(三)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相对于广大党员群体而言,领导干部在数量上确实属于少数,但他们的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由领导干部所担任的职责、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在政治上,各级领导干部具体行使着国家权力、处理着国家政务,是党的执政骨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领导干部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关键群体,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中坚力量,决定了他们“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31)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另一方面,“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在全党的表率作用,决定了他们要强化模范带头意识,以身作则,“要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厉行工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保证中央政令畅通”(32)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所以说,新时代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关键在于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因为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四)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集中与民主的关系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发挥地方积极性并非是对立的、矛盾的。尽管新时代要求党中央必须有一锤定音的权威,各地方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地方各部门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差别化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党中央权威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3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反对地方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二是避免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对待党中央的方针政策问题,鼓励和允许各地方各部门党组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探索和试验,创造性地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所以,实际上,“强调维护中央权威,绝不是把应该赋予地方的权力收上来,而是要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3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发扬党内民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发扬党内民主是集中统一领导的客观基础,集中统一领导是发扬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的上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新时代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要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够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5)《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9日。。

猜你喜欢
全党权威党中央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14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8:44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40
权威发布
电影(2017年6期)2017-06-24 11:01:26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廉政瞭望(2016年15期)2016-09-10 01:59:14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大江南北(2016年8期)2016-02-27 08: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