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与借鉴启示

2020-01-17 14:31黄英军马晓敏
红色文化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苏区群众文化

黄英军 马晓敏

苏区文化是苏区人民革命斗争的真实记录,生动地反映了苏区的政治、经济特点,展示了苏区军民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苏区文化建设进入了统一领导、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明确了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方针,开展了大规模革命化、大众化的文化普及运动,创造了一片“自由的光明新天地”(1)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8),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7页。。短短数年之间,中国共产党“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页。,极大改变了旧社会广大工农大众目不识丁、愚昧无知的状况。

一、用一切方法提高工农文化水平,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充分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

为实现广大工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党和苏维埃政府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整套国民教育框架,全方位地开展普及型的国民教育建设。这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与国民党政权阶级性质的区别,而且也是进行苏区各项建设的必备条件。

(一)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培养“参加阶级斗争的新后代”和“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

中央苏区地处偏僻贫穷的山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及其子女根本没有钱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是最基础的工作,唯有这样才谈得上动员他们积极有效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来。党和苏维埃政府重点开展了以初级小学为主体的国民初等教育,逐步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小学课程与教则草案》《小学管理大纲》《小学教员优先条例》《列宁小学小学生组织大纲》。各级苏维埃政府设立高、初级列宁小学,招收8至12岁男女儿童入学,实行五年制义务教育。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区义务教育蓬勃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区区有高级小学,乡乡有初级小学,工农子弟由此得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据1934年1月“二苏大会”统计,“闽浙赣苏区有列宁小学280多所,在校学生9000多人。江西、福建、粤赣三省就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万余人。其中兴国县学龄儿童总数有2.0969万人,进入列宁小学学习的就有1.28万余人,入学率达到61%。”(3)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8),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8页。1933年,毛泽东通过对兴国县长冈乡的调查研究,亲身验证了苏区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据《长冈乡调查》记载,长冈乡有列宁小学四个,每村一个,儿童入学率占全乡学龄儿童总数百分之六十五,而苏维埃建立前,苏区儿童入学率还不到百分之十。这既是服务革命战争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二)党和苏维埃政府立足自己培养干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

党和苏维埃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干部培训,创办了一批中央和地方的干部学校,造就了大批领导斗争的各级干部人才。规模较大的中央干部学校有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中央列宁团校、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农业学校、商业学校、银行专修学校、地方苏区干部学校、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等。此外,各省还创办了一批团校和妇女干部学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学员毕业后,很多成为党的工作的骨干。苏维埃大学的任务是“学习领导广大的工农劳苦群众,进行一切战争动员工作,来帮助战争”。这些干部学校因陋就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少而精,教学方法体现了成人教育特点,釆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强调学员自学和讨论,学制灵活,以短见长,完全服从革命斗争的需要。

(三)大力发展红军学校正规教育,培养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领导干部

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和建设一支强大的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学校教育迅速发展,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后为红军大学)、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又称第一步兵学校)、红军公略步兵学校(又称第二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通讯学校、供给兵站学校、游击队干部学校、红军军医学校等。大批军事学校的兴办,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军事教育网。除了中央办的一些直属军事学校外,各革命根据地也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院校,为红军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在整个苏区教育事业中,红军教育产生最早,影响最大,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大规模开展以扫盲为中心的业余教育,最大限度满足苏区群众文化教育的愿望

苏区各地创办夜校、半日学校、业余补习学校、识字班及俱乐部等业余教育组织,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工农业余教育运动。在苏区范围内,1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入小学,16岁以上的青年与成年人入夜校学习。夜校以每村一校为原则,由小学教员兼任夜校教员。中央教育部规定凡是政府机关、群众团体、俱乐部、工厂等皆得出资创办夜校或半日学校,同时规定夜校办公用的粉笔、灯油等费,由主办团体或机关负责津贴,并由当地合作社职工会的文化基金供给一部分。在各级政府、机关、团体的帮助下,苏区夜校迅速发展。同时,设立问字所、识字班、识字牌,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的群众运动。据1934年“二苏大会”统计,“江西、福建、粤赣三省的2932个乡中,有补习夜校6462所,学生9.4517万人,有识字组(此项算到江西粤赣两省,福建未计)3.2388万个,组员15.5371万人。”(4)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8),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8页。这些数字生动地反映了苏区工农业余教育的盛况。

二、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工农大众在火热的苏区生活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展现了新生活与新实践

苏区的文艺工作者以革命文学艺术作为手中的有力武器,为苏区的建设,为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歌谣、戏剧、舞蹈、散文、美术、曲艺等作品,在异常激烈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利剑”作用,使为谁而战斗、为什么要捍卫红色政权的思想深入人心。

(一)苏区新诗题材广泛

苏区新诗以鲜明的革命内容和为工农兵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我国新诗进一步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苏区新诗的作者大部分是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中的文化工作者,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创作的诗篇题材广泛而新鲜,感情真挚、热烈而不空泛,既着眼于现实的斗争而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宣传鼓动作用;既正确反映了工农兵群众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又显示了作者思想感情与工农兵群众思想感情的融洽一致。他们一面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一面拿起笔来,用文艺的形式反映苏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新诗具有长短不拘、节奏明快的特点,给人以气势雄壮、情调激昂、音节响亮的艺术感染力。苏区的新诗,虽然比苏区歌谣的数量要少,但它所描写的题材仍然相当广泛、丰富。有号召人民勇敢投入战斗的诗,有歌颂红军战斗胜利的诗,有动员人民努力生产支前的诗,有反映苏区军民战时生活的诗,有讽剌、揭露、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诗等,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苏区歌谣拨人心弦

苏区歌谣创作是群众性的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歌谣成为阶级启蒙和战争动员的重要工具,客家山歌、民谣、童谣经过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加工改造,成为政治宣传的有效载体。火热的苏区斗争生活为歌谣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广大苏区军民既是革命实践的参加者,又是歌谣的创作者,有些党和红军的领导人直接参与了歌谣的艺术创作。担任过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长的邓子恢,也曾创作过不少歌谣,用以鼓动和宣传群众,被群众称为“山歌部长”。兴国县著名山歌手曾子贞,把唱山歌作为开展革命工作的有力武器,大力宣传参军扩红,创造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先后发动1.8万人参军参战,被陈毅元帅誉为“山歌大王”。苏区歌谣真实地反映了苏区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其内容多是号召劳苦大众昂起头颅敢于反抗剥削、反抗压迫,勇于推翻从旧社会旧制度的桎梏,建设属于工农群众自己的红色政权;或是歌颂给工农大众带来光明和希望的中国共产党,讴歌工农红军的奋斗牺牲和革命战争传来的捷报;或是抒发从未有过的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男女婚恋自由、妇女解放的新风尚;或是动员苏区儿女积极支前扩红奔赴战场献身革命,动员敌军将士弃暗投明转向革命阵营; 或是号召群众生产,支援前线夺取战争胜利等。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足以表明苏区歌谣创作已成为苏区文化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三)苏区戏剧精彩纷呈

中央苏区形成以后,以戏剧为中心的文艺运动硕果累累。瞿秋白、李伯钊、赵品三、 沙可夫、钱壮飞、胡底等一大批党的文艺领导骨干来到中央苏区,对苏区文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注意继承民间传统艺术,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创作了大批反映苏区新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仅戏剧就有200多部。苏区戏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1932年春,中央苏区首个专业剧团——红军“八一剧团”成立, 1932年9月,又成立了工农剧社,并创建了党的首个戏剧学校——蓝衫剧团学校。剧作家们创作的《骑兵歌》《黑人吁天录》《父与子》《最后的晚餐》《农奴》《为谁牺牲》等戏剧作品,受到苏区军民的普遍欢迎。“工农剧社是工人、农民、红军、苏维埃职员等研究革命戏剧的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戏剧战线上的文化革命斗争,赞助苏维埃革命斗争的艺术运动。”(5)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苏区戏剧演出,也是扩大红军的一种最活泼最有效的形式之一。邓颖超撰文写道:“经过戏剧表演、化装演讲、活报、唱歌来解释当红军是每个工农群众的任务……使他们在活泼兴奋的动员中,能够忘记他的家庭和一切,集中到阶级忿恨与为革命而牺牲的一切的热情上,能如潮水般活跃勇敢继续不断地投身当红军,出发上前线去!”(6)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1页。

(四)苏区美术遍地开花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苏区美术事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涌现了许多从事美术宣传与创作的革命队伍,他们用标语、漫画、宣传画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广大美术工作者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紧密配合苏区各项斗争和工作任务,拿起画笔作武器,以碳黑、赤硃作颜料,创作的作品或发表在苏区报刊中,或描绘在村庄房屋和战壕的墙壁上,或出现在苏区各类教科书和各类读本中,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受到苏区军民热烈欢迎。1931年至1934年间,仅《红色中华》报上刊登的宣传画、漫画就有141幅之多。苏区美术作品丰富多采,风格各异,从多方面反映了苏区军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生活,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成为宣传群众、武装群众、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宝贵财富。

三、牢牢把握新闻报刊出版业主导权,全面有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中,以革命报刊出版物为阵地,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苏维埃建设服务,由此也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闻报刊出版事业。

中央苏区的报刊宣传工作十分活跃。它真实、及时地报道了苏区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指导了党和苏维埃各级组织的工作,成为鼓舞苏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号角,团结人民和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苏区报刊不仅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份重要遗产,而且是党史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央苏区的新闻报刊事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一方面,党和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新闻报刊在苏区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苏区的巩固,为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人才等条件。苏区中央局、中央政府和中央机关各部门、各省苏区都纷纷创办报刊。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会”报告中称,“中央苏区现在已有大小报纸34种,其中以《红色中华》从3000份增至4万份,《青年实话》发行28000份,《斗争》27100份、《红星》17300份,证明群众的文化水平是迅速的提高了”(7)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8),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39页。。这些报刊在苏区发行量最大,称为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政府唯一的中央机关报,经常刊登中央政府的文告、命令、决议、宣言,以及中央政府给苏区各地的指示。该报对于组织和指导苏区人民参加苏维埃的各项建设、扩大红军、推动革命斗争事业的发展等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1933年2月10日第50期起,该报改为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的联合机关报,先后负责该报编务工作的有周以栗、王观澜、沙可夫、任质斌、谢然之等人,该报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宣传党和苏维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动员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拥护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监督帮助苏维埃政权工作,指导各级苏维埃政权发扬工作中的成绩,改正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宣传革命形势,鼓舞革命士气。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主要任务是加强红军中的一切政治工作,反映部队战斗生活情况,提高工农红军的政治水平和作战能力。特别在邓小平主持下,《红星报》办得很有特色,成了“红军党的工作指导”“一架大无线电台”“政治工作的讨论会”和“一面大镜子”,犹如一朵战火中绽放的奇葩,在苏区大地上争芳斗艳,受到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斗争》由《实话》和《党的建设》合并创办,是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主要刊登中共中央的决议、指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章。毛泽东写的《长冈乡调査》和《才溪乡调査》,最初就发表在《斗争》上。《斗争》在指导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宣传反“围剿”战争等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青年实话》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读者对象以团员和青年为主,但实际上各级干部、红军指战员、工农群众都很喜爱。它以通俗生动、深入浅出为特色,除发表社论和文章外,辟有“青年生活素描”“白区青年生活”“青年卫生顾问”“工农大众文艺”等多种栏目,向青年说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和任务;还辟有“前方通讯”“战地趣闻”等专栏,着重向青年们讲述红军的战斗故事。

除以上四大报刊外,中央机关还创办有《苏区工人》《少年先锋》《时刻准备着》《反帝战线》《赤邮通讯》《教育通讯》《革命与战争》等报刊,有力促进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央苏区的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为了适应苏区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的需要,中央苏区党、政、军及文化教育部门建立健全了编辑出版机构。“一苏大会”后,成立了中央出版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中央发行部、工农红军书局等出版发行机构;办起了中央政府印刷厂、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刷厂、中央财政部印刷厂等。为适应中央苏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广大苏区出版战线的工作者们,克服了设备简陋、资金缺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编纂出版了大量书籍。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三年间,中央苏区共有210多种书籍问世,包括政治理论书籍、与形势任务结合很紧的宣传大纲之类的小册子、文化教育课本和教授大纲、医药卫生农业等各类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中央苏区文化和经济建设,加强了广大党团员和红军队伍的思想建设。

四、加快发展科技体育卫生事业,提高苏区军民的健康水平和文明程度

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区科技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很大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人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中央苏区相继成立了各种智库研究机构,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教育和文化研究会等。苏维埃政府通过创办专业技术学校、举办短训班、开展在职教育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在抓紧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苏维埃政府也十分重视团结利用旧知识分子、专家和技术人员,还注意吸收国民党统治区的知识分子到苏区来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苏区经济建设,对保障军需民用,支援革命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苏大会”召开后,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更是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33年,苏区军民积极响应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的“体育军事化”“提高军事技术,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号召,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会,开展了更大规模的体育运动,使苏区体育进入了兴盛时期。即使在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也未因大兵压境、战情紧张而停止过体育竞赛活动。苏区体育作为革命根据地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在提高苏区军民的军事技术,增强苏区军民的体魄,为革命战争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体育军事化”的方针指引下,苏区各地结合革命战争的实际,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根据“提高军事技术”的要求,在俱乐部、列宁室组织下,有计划的翻杠子、跳木马、通过障碍物、掷手榴弹、掷铁饼铁球、跳高跳远,赛跑角力等,战地休整时,便举行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往往是官兵同赛、军民联赛。

苏区政府十分重视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工作,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创办医院和医疗诊所,建立卫生材料厂,采办药材、医疗器械,办医校培养医务人才,破除陋习,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群众性卫生运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苏区军民的体质,起到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苏区卫生运动纲要》要求卫生工作 “要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家家做,村村做,乡乡做”。苏区群众热烈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卫生运动。

五、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的借鉴启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苏区文化建设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事业的新纪元,苏区的文化工作者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建设苏维埃政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苏维埃文化,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汲取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的有益经验,传承苏区文化的革命性、实践性和群众性,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弘扬苏区文化革命性,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苏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群众性革命文艺运动的产物,是广大军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生活的真实记录。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是整个苏区建设中最可引为自豪的事业之一,在反对各种的腐朽思想的同时,广泛“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在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方针指引下,苏区文化各方面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强烈的政治鼓动性,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战斗作用。

弘扬苏区文化的革命性,就要如苏区广泛“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那样,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引导人民群众始终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持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打牢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外相对比,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和光明前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苏区文化的革命性,就要如苏区文化具有新型的价值观和强烈的政治鼓动性那样,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人民群众的灵魂深处,体现在自觉行动中。苏区文化体现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新型价值观,有着不怕牺牲,藐视困难,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勇于胜利的精神;有着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引领时代前进的功能,蕴含着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是文艺工作的重要职责。新时代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各种文化形态、各种思想意识并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用什么样的思想去引领文艺工作的方向,用什么样的精神去统摄文艺作品的灵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把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优秀苏区文化传统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弘扬共同理想,唱响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作用,推进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建立,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二)传承苏区文化的实践性,发扬富于创造、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苏区文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实践之路、探索之路,党和苏维埃政府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和苏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制定出苏区文化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完善了文化教育的章程、法规,提出了正确的文化教育政策。火热的苏区生活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正是苏区文化“如实地反映苏维埃的实际,真正为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的具体任务而斗争”,(9)洛甫:《关于我们的报纸》,《斗争》,1933年12月12日。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苏区文化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恶劣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苏区文化富于创造、勇于创新,苏区文化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更加兴盛。形成了优于“国统区”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先进苏区文化。苏区文化这种富于创造、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正是当代着力推进文化创新,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活力的不竭动力。

传承苏区文化的实践性,就是要继续弘扬苏区文化具有创新精神的优良传统,提高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苏区文化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是其有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因而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领域竞争激烈,要在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的基础上,大力弘扬苏区文化优秀传统,着力推进文化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活力。一是立足实践进行创新。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苏区文化的实践基础是革命战争,火热的苏区生活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创造的源泉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苏区文化走的是一条实践之路、创新之路,并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留下了宝贵经验财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充满创造活力、精品力作竞相辈出的文化发展环境。二是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创新,苏区文化以开阔的眼界,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高举反帝反封建文化的旗帜,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和规律,成为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创新文化。而今,推动文化创新,要盯紧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弘扬苏区文化的群众性,发扬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造工农大众艺术,发展苏维埃文化。”(10)《红色中华》文艺副刊《赤焰》发刊词,1933年4月23日。苏区文化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既是革命斗争的参加者,又是苏区文化的创造者。广大工农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苏区文化贴近群众和生活,内容和形式都表现出广泛的群众性,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基础,就必须对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群众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否则,就没有人喜欢阅读和观看,就没有人愿意欣赏。要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就要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为标准,而不能以少数人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为标准。把主旋律的先进内涵融入浓郁的艺术魅力之中,让广大人民群众赏心悦目,喜闻乐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熏陶中灵魂得到净化,在审美愉悦中心智得到启迪、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弘扬苏区文化的群众性,就是要继续坚持苏区文化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3页。一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增强“五力”,持续创作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二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三是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弘扬苏区文化的群众性,就是要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苏区文化是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靠自身不断地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极大地满足了苏区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要坚持弘扬苏区文化这一优良传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多方倾听各种呼声、充分反映人民想法,在文化建构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精品力作。要发扬苏区文化形式多样,载体新颖,丰富多彩的优良传统,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新的文化载体,新的文化风格、新的文化题材,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有这样,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艳丽百花,才能开遍祖国大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丰富中国人民文化艺术的宝库,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有所承担。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在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中展开的,涌现了大量精品力作,培养了文化人才,服务了革命战争,不断满足了苏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虽然受到“左”的影响,有一定局限性,但苏区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养分,永远滋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基因与正能量。

猜你喜欢
苏区群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多让群众咧嘴笑
苏区创业致富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