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结构改革思路

2020-01-17 13:29刘佳明
黑龙江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药学中医药科学

刘佳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佳木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古老的中医药学是我国数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但自西医西药传入中国以来,中医药的科学性受到了日益广泛且严重的质疑。如果一味将这种质疑的声音视为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显然是难以服人的。从全国各地中西医院、中西医教育体系设置、中西医诊治机构收治的患者、中医药教育机构招收的学生人数的对比上不难看出中医药事业的式微、中医药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面对中医药事业兴衰所要进行深入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1 中医药教育的问题根源

1.1 理念、理论、技术的落后与陈旧

中西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人们普遍把西医药学视为现代医药学,把中医药学则视为传统医药学。造成这一认识观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西医药学理论的日新月异,其诊断治疗手段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而中医药学则固步自封,千百年来将一部《黄帝内经》视为至高无上的圭臬,局限了中医药人的视野,束缚了中医药学从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不是科学的定理或定律,而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虽然哲学是对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但哲学并不能代替科学来解答科学的问题,于是在秉持科学精神的质疑者眼中,中医药学就成了巫术或伪科学。

中医药学要打破传统才能走出自己的新天地,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必须打开中西医之间的藩篱,剔除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陈腐甚至荒谬的观点学说,重新修注传统医药经典,将这些经典作为传统文化来解读,而不是当作教科书来讲授。其次,要找出中医药理念中符合科学规律的部分,排除穿凿附会和缺乏统计学意义的部分,要引入现代诊疗设备和手段来构建新型中医药学科体系。

1.2 学术流派的荒谬性

人可以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但不会有不同的病理剖析,不同流派之间对同一病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从逻辑上来看,至少有一种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中医药要想走向现代科学,就要先“清理门户”,应将违背科学规律和经实践检验无效甚至是有害的诊疗方法和方剂剔除中医药学的科学体系。

1.3 片面夸大传统文化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人文情怀都是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经典的精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些学校片面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把四书五经、书法、茶道这些本该作为个人兴趣关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专业必修课,这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医生需要人文素养,病人需要来自医生的人文关怀,但病人肌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并不会因为传统文化的存在而退却。因此,中医药院校同样要建立起科学的教学体系,要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作为基础学科,因为没有数学知识就没有办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没有物理知识就没有办法进行现代诊疗设备的操作,没有化学知识就看不懂实验报告,没有生物知识就理解不了现代医药学的基础理论。

2 中医药教育的结构性改革着眼点

2.1 教材的结构性改革

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的改革成果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改革成果。以作为教材的中医药学经典为例,如《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都是由晦涩难懂的古代汉语写成的,这些经典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由于古今汉语转换不当而出现歧意甚至是误解。既然西医药教学没有必要使用外文的版本,那么中医药教学更没有必要使用古汉语的版本,因为现代西方医药学的著作层出不穷,在数量方面更是远多于中医药古籍。即便如此,西医药的教学也只是遴选西文权威的教材翻译成中文,同样可以达到西方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那么只要组织语言学家和中医药专家将这些数量有限的中医药经典翻译成白话文即可,同样可以达到先人学习这些中医药学经典的效果。因此,没有必要让成千上万的中医药学习者都猜测古人的真实意图,从而避免因对同一句话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后果。将文言典籍翻译成白话文的过程也是一个纠错的过程,一些荒诞不经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就此从教材中永久性剔除,而不是根据教师个人的好恶而进行不同的解释。

2.2 课程设置的结构性改革

中医药之所以在西方得不到承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现代科学的验证程序。例如,中药长期以来被宣传无毒副作用,但中医又说是药三分毒,这就是自相矛盾,缺乏关于药物的毒性分析就无法让人放心使用,经络原理得不到解剖学验证就无法让人信服,用阴阳五行之说解释一切病症有违科学规律。中医药教学在重构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必须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科学规律和认识规律,要将中医药学的课程设置与西医药学的课程设置加以对比,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还要吸取西医药学设置的优点与长处,让课程之间形成知识的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2.3 促进中医药由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

自汉代以来,我国历代中医药学家都是在几部古典著作的理论体系中进行验方的探索,两千年来,中医药只是在验方上有了一定成就,却在理论上裹足不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成为了教条,一些在外行人眼里仅以常识和逻辑就可以推翻的理论学说,在中医药界或坚信不疑,或讳莫如深,这势必会阻碍中医药学与其他科学的融合。因此,要从中医药教学的框架入手进行改革,对经典理论进行扬弃,存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能经得起科学检验的东西,然后与现代医药学相比较,找出具有自身特色且值得发扬光大的部分,将其作为现代医药学的基石,实现中医药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2.4 在教育中发挥自我批判的精神

自西医药进入中国以来,两种科学之间的对立和攻击就没有停止过,客观来看,中医药学的拥趸者们对西医药的批判远多于西医药的拥趸者们对中医药的批判,这恰恰说明了在西医药学咄咄逼人的态势下中医药学的不自信。中医药学要想重拾自信,必须要将目光回归到自身,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经典进行质疑,中医经典中的荒诞不经应该由中医界人士来主动发现,而不是由外人来指出,当然,中医药人也要欢迎外界提出质疑,尤其是来自西医的批评。绝不能用不靠谱、无法验证的中医治未病来搪塞,真正能治未病的只有疫苗,但没有哪个疫苗是由中医药学者研发出来的。同时,也不能用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个案来自证高明,因为这些靠个案的成功而被神话的所谓神医,比如胡万林、张悟本等,最后都成了中医药欺世盗名的活标本,中医药人当以自省。

3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医药教育面临了一个又一个来自外部与内部的重大挑战。中医药教育改革是中医药事业就此走向辉煌还是走向沉寂的关键之战。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泥古不化是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痼疾,必须找出问题根源,从结构上对目前中医药教育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框架进行彻底改革,使中医药教学走出困境。作为整体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中医药学,辨证论治思维方法是其精髓,这是中医药有理由继续与西医药学并存的底气。

猜你喜欢
医药学中医药科学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述葛洪及其医药学
科学拔牙
中医药学名词
云南省高校中医药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