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0-01-17 13:01孙亚芳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酒店业专业人才文旅

孙亚芳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酒店管理系,太原 030032)

随着游客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逐步推进。酒店业的产品内容多样,服务范围广,能够满足游客的多种消费需求,是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为充分发挥酒店业对文旅融合的引领和促进作用,酒店业需着力挖掘文化元素,开发酒店文化产品,培育并创新酒店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酒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担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主动对接当前酒店业的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况

1.1 人才培养目标亟需调整

酒店管理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该行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和方向。随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酒店行业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不仅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而且更为关注其综合文化素养。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仍将职业技能提升作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业对于人才的现实需求存在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定位与行业发展方向存有差距。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旨在为区域酒店业发展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尤为重视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技术的培训和提升。可见,这一定位与文化与酒店融合发展的行业需求不相符合。二是,人才培养的层次需大力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提升空间较大。但由于各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其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高职酒店专业人才无法充分适应当前酒店业的发展需求。

1.2 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

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类型、科目内容和学时分配等内容,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该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基本素质科目、专业技术科目、职业素质科目等内容。在课时安排方面,专业技术科目的课时占比最高,其次为职业素质科目,最后为基本素质科目,课时分配不合理。因此,需注意协调平衡该专业的课程结构。另外,在课程内容方面,该专业在多数高职院校较少涉及文化类相关课程,文化与酒店相结合的科目相对欠缺,内容设置不全面,未能充分对接该行业的综合素质需求。因此,该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加强与地区行业发展实践的联系,并从内容范围和结构比例方面加以协调。

1.3 实践教学环节尚待强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而实践技能素质的培养则需要持续性的校内外实习教学。通过开展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践培训,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素养转化为操作应用能力,增强其职业竞争力。然而,目前关于该专业的校内外实训环节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升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校内实训教学方面,部分高职酒店管理院系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训场景模拟不到位。此外,实训科目的考核方式相对简单,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对其重视度较低,教学成效相对较差。在校外实训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了专业对口的实习平台,但目前主要集中于类型单一的星级商务酒店或者度假酒店,学生实习岗位多为服务人员或部门文员。这对于强化学生服务意识,迅速掌握酒店服务技能和业务内容等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深化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以及提升综合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

1.4 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酒店专业教师队伍的素养与能力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效。高职院校中该专业方向的教师多为跨学科教学,再加上缺乏充足的专业进修机会,导致其在专业理论基础及行业发展前景认知方面存有一些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效。另外,该专业方向的教师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存在不足。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为兼职外聘教师,虽然外聘教师在专业技能和行业实践经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教学连续性和完整性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技能的强化都有一定影响。为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不仅应从数量上加以壮大,而且需要从质量上加以提升,注重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2.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分析

2.1 文旅融合概述

文旅融合的本质是围绕文化主线进行产业重构,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通[1],具体表现为两产业在资源、产品、企业、市场、技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并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业态[2]。这是文化产业化的需求和旅游业优质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丰富产品内涵价值,提升其文化品位,助推旅游业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寻求增长点,促成两产业间的联动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3]。

酒店业作为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顺应文旅融合的大趋势,重视将文化元素融入到酒店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逐步提升酒店文化价值,推动酒店业的优质发展,同时,发挥酒店业对文化传承创新的积极作用。

2.2 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分析

(1)人才层次需求更为多元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趋势下,酒店行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酒店服务和管理的一线职业技能型人才,而且更需要酒店文化产品策划、酒店文化品牌宣传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酒店与文化融合的多层次人才需求。

(2)人才结构需求趋于复合

酒店业与文化的融合,要求将文化元素引入到酒店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同时,重视文化元素与涉及酒店业的建筑、艺术等领域相融合,旨在开发全新的产品,塑造产业新品牌。那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不再是从事单一的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而是要服务于“酒店+文化”产业。这就要求高职酒店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酒店专业理论与技能,而且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见,只有兼具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文旅融合背景下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

(3)人才能力需求注重创新

产业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发掘新形态的资源,运用新的生产方式,打造全新的产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继而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这就需要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强化创新意识,发挥创新能力,以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发展需求。高职酒店专业教育旨在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那么,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酒店业与文化融合形成的新业态,对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推进酒店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3.1 明确文旅融合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酒店对人才的要求逐步发生变化,高职院校的该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以当前行业对多元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与行业发展方向一致。培养目标可以分为培养方向与规格两点。培养方向,即人才的职业范围和岗位内容;素质规格主要指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应达到的规格层次[4]。为此,应从培养方向和素质规格两个方面,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调整。在培养方向方面,该专业在教育教学中需顺应酒店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趋势,明确学生的职业范围不再仅限于酒店服务业,还可拓展至酒店文化创意产业。在素质规格方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需要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以胜任酒店业一线的管理服务工作;而且需要提升其人文素养,以满足文旅融合视角下酒店文化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2 促进课程融合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针对酒店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高职酒店专业需要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目标细化,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与内容[5]。因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要优化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从课程内容与设置两方面着手。在课程内容方面,一是要丰富文化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将酒店文化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酒店文化教育。二是,逐步推进酒店专业科目与文化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创新。在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开设跨学科课程,例如,文化素养课程、酒店建筑文化课程、创新专题教育课程等,以扩展学科专业基础,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第一,要合理安排课程比例。压缩或减少与人才培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内容,增加文化相关类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协调专业技能课程与文化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第二,科学设置修学课程的比重与类别。适度减少关于专业技能的必修教程,增补综合文化课程的必修教程。综合文化类课程可以设置与文化创意相关的选修课,以及与酒店相关的建筑、艺术、设计等相关的系列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3 拓展产业融合实训资源,强化实践学习环节

高职酒店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尤为重视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在酒店与文化融合趋势的引导之下,酒店对本专业人才的管理与服务技能要求居于基础地位,而对酒店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知识素养要求居于较高层次,且更为迫切。因此,高职院校的该专业建设应注重拓展产业融合实训资源,搭建适应酒店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实习平台,强化实训应用教学。在促进职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更为重视酒店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为此,应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完善校内实践平台建设。在现有的餐饮、客房等模拟实验室等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推进酒店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健全实训需要的相关设施,加强酒店与文化产业融合教育。同时,严格实践学习课程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学生实践学习的管理考核。第二,拓展校外实训平台。采取产学结合的方式,对接多样化的酒店企业,例如,除了传统的商务型或度假型酒店之外,还可以与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并通过多样化实习岗位设置和轮岗管理等方式,增加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多方面素质。

3.4 注重引导教师学习提升,壮大教师队伍力量

教师队伍是专业课程的教授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在当前酒店行业对人才培养要求更高的背景趋势下,高职院校的该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必须注重持续性的专业学习,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更多的酒店专业人才资源,提供强大的教师队伍力量。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引导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其专业教授能力。通过鼓励教师参加酒店与文化融合的学术研讨会、实践交流会,或者到酒店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企业或岗位挂职锻炼,引导其及时了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动向,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积极引进文化相关类专业的教师,加强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互动。依据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引进具有文化相关类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或者聘请从事酒店文化产业的行业精英人才,通过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互动交流,使专业课程教学更好地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酒店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空间与范围,同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文旅融合的趋势下,高职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依据当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方向,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系统优化、实习平台构建和师资力量强化等内容予以对接,为酒店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以适应行业融合的人才要求。

猜你喜欢
酒店业专业人才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国内酒店业危机管理的应对及措施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中国酒店一枝独秀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中国酒店业的海外生意经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