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研讨

2020-01-17 10:07:11王立华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馆制总馆分馆

王立华

(萝北县图书馆,黑龙江 萝北县 154200)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扩大图书馆覆盖范围、实现普遍均等图书馆服务的有效手段,我国从2000年开始,对总分馆制实施了深入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何有效建设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总分馆制建设目的及意义

普遍均等服务(Equality of access for all)是图书馆职业根深蒂固的理念和执着的追求[1]。区域内单一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有限,不能提供全覆盖的普遍均等服务。

总分馆制是在一个区域内设置一个总馆,并按照此区域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设置多个分馆的服务模式,总馆负责图书资源的统一采购、编目、加工和配送,总馆和分馆之间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建立总分馆制,在总馆的统一协调下,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各分馆的资源优势,实现各馆之间的资源互补,提高整体的服务能力。它可有效延伸服务,扩大覆盖范围,真正把图书馆带到群众身边,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总分馆制建设,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为目的,实现了体系内各馆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互联互动,为社会提供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

2 萝北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

萝北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始建于2014年,2016年建成第二家分馆,分馆藏书共计5 000余册;建设了25个流动图书室,包括机关、社区、企业、乡镇、村屯等类型,馆藏共计1.3万余册,分馆和流动图书室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萝北县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体系。两家分馆均实现了图书统一采购、编目、加工和配送,总馆和分馆之间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分馆建成后并无专项经费,所需费用均从总馆经费中支付;工作人员均为外聘,其中一家分馆为合作共建,由总馆与共建单位各委派1人作AB岗设置。分馆的建成虽然扩大了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但由于经费及人员的限制,并未完全实现其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

另外,我馆严格执行分馆建设标准,25个流动图书室在设备、人员等基本服务职能均未达到分馆建设的标准,则以流动网点形式作为总分馆建设的补充和延伸。

3 总分馆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领导意识不强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从2000年开始探索,到2006年成为国家发展政策,2011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实践,再到2016年文化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类政策的出台表明,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有主要的领导作用。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但各地方经济实力、领导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势必影响总分馆制建设的发展。相关部门虽然履行了规定的应尽责任,但是发展项目众多,无法抽调更多的资金用于图书馆建设。

3.2 分馆人员管理不受总馆限制,无法实现有效控制

分馆管理员由合作共建单位管理,多数管理员是兼职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忙时顾不上分馆工作,经常出现未开馆、空岗等现象,群众基本的图书借阅需求难以保障,其他服务工作更加难以推广。另外,工作人员管理素质有限,在图书管理中也暴露许多问题,图书摆放杂乱无章、读者借阅管理混乱无序,甚至出现图书流失现象。

3.3 分馆无固定的长期投入,总馆压力加大

分馆建立初期,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用于图书、设备等必备用品的购置,但分馆建成后缺乏长期的资金保障。要维持总分馆体系的正常运转,总馆必然会承担较重的工作压力,如图书的统一采购、编目、加工和配送,总馆与分馆之间的协作协调等。分馆建成后,并未安排专人负责分馆的协作协调工作,而是由总馆人员兼职负责。总馆在人、财、物方面尚且不足,在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总馆工作范围越来越大、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而总馆经费、人员数量却没有增加。若不能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冲突,总馆会陷入顾此失彼、工作混乱的窘境,总分馆建设进程也会受到制约。

4 总分馆建设实践中的思考

4.1 提高认识,争取政府大力支持

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2]。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免费性,没有经济收入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图书馆应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积极宣传图书馆职能与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4.2 坚持分馆建设标准,注重实效

总分馆制建设中,对分馆的场馆、藏书、人员及其他功能配置等基本服务标准均不能降低,需达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和配送,实现通借通还及人员的统一培训。总馆对分馆的工作重心应倾向业务指导和资源统筹管理,分馆按照总馆的工作要求,提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阅读服务需求。不符合分馆建设标准的其他站点可以设为基层服务网点,作为总分馆服务的补充和延伸。若降低建设标准,分馆将难以满足读者基本的阅读需求,不仅达不到普遍均等服务的目的,还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4.3 建设持续发展的“统一管理型”总分馆模式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级图书馆因地制宜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区长期发展的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合作共建是当前大多数图书馆采取的总分馆制建设模式,它可以解决资金、人员等难题,但在合作共建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共建单位为应付上级检查而流于形式,有的共建单位管理员身兼数职,无法保证开馆时间等。

浙江嘉兴图书馆、江苏苏州图书馆、广东禅城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模式的成为图书馆界学习实践的典型。“禅城模式”更适合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长期发展。禅城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模式是统一型总分馆制建设的典型代表,资金、人员等由总馆统一管理、协调,分馆装修风格、标识等统一规划,统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区域内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和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

统一型总分馆模式,应满足分馆是总馆的一个隶属机构,总馆负责分馆人财物方面的统一管理,图书由总馆统一采购、编目、加工和配送,总馆和分馆之间一卡通用、通借通还。分馆负责读者服务,工作人员由总馆协调管理,统一进行培训、考核等。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实现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在总分馆建设方面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馆制总馆分馆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西部论丛(2020年1期)2020-10-13 12:16:11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卷宗(2020年7期)2020-05-20 15:06:32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文化产业(2020年15期)2020-01-02 19:07:28
民族地区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青海省博物馆为例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3:52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推进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
魅力中国(2018年34期)2018-03-22 02:18:38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出版人(2017年3期)2017-04-14 12:46:12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图书与情报(2011年5期)2011-08-11 03: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