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诚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4年,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张学新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两者之间的优点,其核心概念在于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分解与分配,其中著名的观点是将时间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后半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展开的讨论式交互学习方式[1]。这种创新点主要包含了单方面理论知识教学、内化和讨论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对课堂教学分离的观念,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教师教学,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交互讨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对分课堂”主要注重对考核方面的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随时调查并记录所有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自己按照考核评价结果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2]。
“对分课堂”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对时间的分配、理论教学模式与讨论交互式学习模式之间的融合性,在教学期间需要将教师理论教学时长与自主讨论学习时长深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两种模式的转换期间按照自身独特的学习节奏来展开个性化的内化学习[3]。
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主要负责将书本内容分为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教学,在作业和课后学习方面,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在课堂阶段学生也能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教师会对理论方面的内容以框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方便学生在课外参与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对章节重点的整理来内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与学生需要承担不同的内容,教师负责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学生则需要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喜好来进行主动学习,这样能够对理论方面的课程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认知,并且能够通过交互式讨论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保持学生良好的记忆。在课后,学生也可以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按照理论课程划分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学习与拓展学习[4]。
另外,“对分课堂”的创新在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外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和全班共同学习,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教师的理论教学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并掌握整体的课堂内容轮廓,教师应将书本知识按照重点、难点进行划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如前20分钟讲课,后25分钟则由学生进行小组交互式的自主讨论学习,这样才是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
“对分课堂”教学应侧重于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和选择,包含课后作业内容、学习形式和作业数量等,教师要确保课后作业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数量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还应构建一定的反馈渠道和反馈方式,可以通过一对一询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安排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小组讨论的内容应围绕教学难点展开,小组人员分配要确保男女比例的一致性,教师只需要维护课堂纪律,具体的讨论内容和讨论方向应由学生自行选择。为了促进小组讨论的简易性,应在上课前通过分配座位的方式来进行固定分组,若是存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应进行临时的座位更换或小组成员更换,确保讨论的纪律性。
实施了为时14周42学时的“无机化学课程”,整体流程如下:
课堂内容:教师在第一周就开始重点针对本课程的关键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和理论难点进行教学,包含学科属性、学科特点等。
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后复习时会参考教师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课外拓展,并通过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拓展作业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分组讨论: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每节课的后半部分都会以小组形式针对教师布置的教学难点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
成绩考核是确保“对分课堂”实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通常学生会格外重视日常成绩和课堂成绩,只有完善的成绩考核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的积极性。本课程成绩考核主要包含日常考勤、分组讨论的日常表现、教学试讲等方面。
在本课程第6周的第2节课,教师严格遵守理论教学—内化吸收—分组讨论的“对分课堂”模式流程展开教学,具体如下:课堂讲授:教师在50分钟内完成对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教学层次和化学课时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教学,提醒并鼓励学生自主对本次理论教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并按照自身的理解来进行独立的初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学设计。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完成课外作业,并进行拓展学习和练习。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20分钟内完成小组式的交互式讨论学习和师生互动,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交换并分享自身的教学心得,同时解答同学的疑惑,若是有无人能解答的问题就会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学生将难题向教师进行询问,而教师会进行统一的解答,并再度解读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从实例分析中看出,这种教学模式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将课堂变为主动式交互讨论学习。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师生互动环节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习集中注意力。
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相对良好,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也较小,便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研和其他领域上,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分课堂”模式是复旦大学知名教授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需要注重对课堂时间、分组讨论、课外学习这三个方面的控制,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