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曾琦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时代的到来,创新科研成果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新成果的主要场所[1],学术创新是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受人尊重的大学必须彰显其创造性[2]。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3],既是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环境育人[4]。大学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置身于世界顶尖的大学校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无处不在的创新元素[6]。因此,对比现代大学校园创新环境特征,探索我国大学校园创新环境优化建设途径,对于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分析世界顶尖高等学府的校园创新环境,归纳总结其物态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人际环境[4]和网络环境的特征及优点。
现代大学校园具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和随处可见的学术元素,但是附属单位和附加功能较少。大学校园能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公共空间面积相对较大,摆放随手可用的桌椅板凳。校园内部建筑不但具有历史记忆,而且独具个性化,融合了学术精神和创新元素;建筑物内部提供人性化设施,布置了自由交流的场所。学术交流活动预告及最新科研成果海报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校园装饰。公共设施维护良好,管理相对宽松,使用方便。顶尖学科一般具有该领域的尖端科研设备和先进科研平台;部分仪器设备可能已经老旧,但是依然维护良好,实用性能突出。校园内有很多捐赠的校园建筑或设施,大多都能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和学校师生的建议并体现大学的独特风格。比如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连合会为大学饮食、用品和出行等提供了非常全面便利的条件。此外,文体设施较为齐备,户外活动场所较多。然而,所能提供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宿舍的数量较少,促使学生接触租赁市场,提前进入社会;而且几乎没有附属小学等机构。
现代大学依托其所在发达国家的良好法治环境,为其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法制基础。其成熟严格的个人诚信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为学者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提供了坚实保障。自1810年柏林洪堡大学提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并被视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以来,世界顶尖大学纷纷制定通过了各自大学章程,界定了其与外部社会的权利与义务,也规范了内部的权利边界与运行规则[7]。依据现代大学章程,确立其学术理想,确定大学制度及管理架构,为自由开展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了直接行动纲领。现代大学管理普遍推崇“学者参与、民主决策”,建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机制。此外,发达国家具有畅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环境,也具有相对成熟的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和经费使用保障机制;具有成熟的创新评价体系和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重视客观评价实质性学术贡献和个体学术水平,具备相对客观、认可度高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良好的制度环境还得益于全体社会的认可,得以普遍遵守和共同维护。比如在校园内禁烟场合,教授抽烟可能会招致学生的批评。
现代大学具有优秀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沉淀。在开展学术活动中,提倡平等自由,行政无权侵蚀和无法干扰学术活动;学术活动一般不存在论资排辈问题,教授因晚到找不到座位就得站着。坚持本科教育基础地位,重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授及其课题组承担最相关的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融入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教学制度保障了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比如日本大学要求大四本科生直接进入各大教授课题组,承担较有挑战性的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现代大学校园具有高度开放包容性,不但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优秀校友,也对中小学生开放进行科普宣传,还与宗教艺术界等联合举办各种免费的人文艺术活动。普遍崇尚科学严谨的治学,强调创新与实践结合,抵制急功近利的研究风气,不会涌现急躁的学术情绪。各学科领域与行业协会定期举办多种学术会议,大学师生是其主要活跃因素之一;学术会议专门设定青年或学生类别、会场和奖项,有力促进了青年学术力量的成长。校园社团文化活跃、气氛浓烈,且很少出现行政力量干扰。国际化程度普遍较高,学术创新活动不受肤色、国家、信仰和派别的影响。
现代大学校园的人际环境相对干净和简单。受制度环境约束和文化环境抚育,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不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一般人数较少,注重个体的表达和师生的交流,学术知识和创新思想在轻松氛围中完成传递。学术创新以学术团队为基本单元,团队文化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积淀与传承;团队主要负责人一般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其学术精神、工作态度、学脉渊源与社会网络,则直接影响团队气质、学术氛围甚至课题组生存状态。教授通常是学术活动的主导者;在严格落实导师负责制的背景下,对于研究生招生具有实质决定权,而且研究生招生指标几乎不受限制;学术创新是师生的主要连接纽带。课题组还传承了相对丰富的户外活动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现代大学教育并不排斥社会育人的作用;大学生兼职机会较多,社会文化也较为丰富。总体上生师比偏低,师生交流频繁,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和学术能力培养。
图书馆藏资源丰富,校园网建设具有现代学术气息。院校及系部官网主页更新速度较快,充满学术创新元素,极少大幅报道行政领导视察消息;而将最新学术成果、研讨、讲座和会议等相关信息,发布在显眼的位置。课题组团队网站以及教授个人主页,极为详尽细致;宣传介绍也体现学术精神,一般偏重于知识融合和学术前沿。很多高校的新生入学时即可获得学生电子信箱,以此传递在校学生的重要学籍信息。馆藏资源包括多种办公和学术软件(教育集团用户)能在绑定电子信箱后获得授权使用;教务、修课、答辩等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到每位同学。
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固化相对严重,上升动力不足,科研活动和创新思潮可能受到限制。国外大学较多实行教授年薪制和教职终身制;且对教授基本不考核,只要其不违法就很难被解雇;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来提升学术创新活动。部分国家比如日本的大学内可能存在学术权威信奉思想,而且可能蔓延到大学里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因此人际环境具有提升空间。一些国家的科研教育投入趋紧,教育资源相对过剩,需要依赖开拓国际市场;国际生源占比较大,培养研究生创新水平参差不齐[8]。
首先,深刻理解与运用现代大学办学与学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顺时应需扎实推进大学校园创新环境建设与优化。依据党和国家已经制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党和政府负责并接受广泛监督,贯彻落实到现代大学建设和学术创新活动中。切实减少行政干扰,充分实施大学自治制度。制定和推进实施现代大学章程[9],夯实现代大学制度架构;落实大学法人地位的具体定位,推动建立合法自主、民主开放、协商管理型大学校长遴选及保障机制。通过决策权、管理权、学术权与监督权的制约平衡,充分保障广大师生的学术权利;逐渐剥离去除当前其所承担的子弟学校、住房、医疗和养老等社会职能。
其次,稳定增加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办学的资源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增强大学师生的学术安全感。随着高等教育和科技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为依法治校、治教、办学和创新活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明晰大学和社会的界限,畅通社会、企业及个人资本引进途径,吸引全社会参与治理及监督,同时保证大学的意志独立不受其影响。继续推进改善办学条件和科研硬件设施,并提升其维护管理水平,创新使用共享机制。提升教师学者的收入待遇并纳入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恪守学术道德、弘扬学术精神和追求学术理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健全社会法制、完善法治环境和社会征信体系,促进学术评价和创新人才评价以及职称评审回归于学术创新的本质贡献、影响力及学术水平,坚守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促使学术诚信氛围顺应社会预期。
第三,用知识共同体标准重塑大学精神,倡导健康积极的学术价值观,建设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家园。继承优良传统与特色,抵制功利与世俗,维护大学的价值与精神。维护现代大学的价值取向;坚信科研育人的理念,确保学术至上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深入培育现代大学的学术氛围、文化思潮、科技特色和艺术特征,凝聚学术创新的基本元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好奇心、怀疑和批判能力与现代科学素养。培育创新校园的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笃定恬淡的内在气质,支持教师学者“安于学术、安心探索、安享创造”,保障其充分的学术自由和自豪感。提倡高质量的学术创新,落实知识贡献评价新标准。
第四,继续深化内部改革,落实教授治校,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构建以师生为本的校园创新环境。凝练大学共同价值观,发挥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精简行政管理机构,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执行力和效率,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学术的权威,实现大学管理为教学科研、学术创新和师生服务的目的。维护学校特色并尊重学科差异,抵制落后统领先进,顺应自然淘汰机制。制定实施《学术委员会章程》,发挥教授治学作用,保障教授在学术评价、学术审议、学术规划和学术裁决中的主持地位。
第五,落实教授对学术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发挥教授对学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历史传承的学术团队文化。促成教授极其重视学术荣誉、学术地位和学术责任,提升教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的准入标准,增强其开放包容、国际视野以及学术创新能力,淘汰创新思维落后和思想守旧的教授群体。培育良好学术团队文化的积累沉淀和传承光大,发挥教授在青年学者成长过程中的“传帮带”作用。
最后,发挥大学师生在校园创新环境优化构建中的自治作用。书本以外的经验知识和未知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依赖于研讨式校园场景和多元化的环境体验,需要知识交流、智慧碰撞、灵感激发和情感共鸣的场所。大学师生是创新成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产者或产品,是直接利益相关方,是大学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者与使用者。促进学术创新、学科融合和消除违背常识性错误,打破僵化思维,检验校园创新环境建设效果,最终依靠广大师生的反复实践。因此,只有营造激荡学术交流及创新思想的校园环境,倡导发表新的认识、新的见解、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精神财富注入源头活水。
综上,建设大学校园创新环境不单是行政管理作为,也不是科研工作者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把大学全体师生、企业家、政府以及全社会都融入其中。只有在党和国家的引导和支持下,依托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及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增进大学师生的学术安全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术价值观,推动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落实教授对学术创新的引领职能,发挥大学师生在校园创新环境优化构建的自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