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尧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理论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22)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改革共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态,它源于改革实践。可以说,在改革的实际推进中建构改革共识,这是我国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方法和经验,也是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之初,凝聚改革共识就被提了出来。改革之初,在认清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方面,在如何选定恰当的改革内容和方式方面,在怎样增强改革的动力方面,都需要凝聚共识,通过凝聚共识,消除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和束缚,激励和引导人们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凝聚改革共识,主要体现在:
客观而论,改革共识的确立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建立改革共识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实现改革共识的建构,即用改革取得的实际成效这一客观事实促进人们改革共识的形成。邓小平曾经指出:“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1]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的过程,也就是改革共识的凝聚过程。针对改革中出现的不同观点,邓小平主张要允许改革中不同观点的存在,拿事实来说话,即通过改革实践的证明,改革政策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这种担心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我们要拿改革的实际成效这个客观事实来消除一些人的这种忧虑。改革的发展史表明,人们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的直接感知和获得中,从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的事实中,逐渐消除了对改革的担忧,进而确立改革共识。建立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但是对建立经济特区一开始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的,有些人很担心建立经济特区是不是搞资本主义了。消除这些人的担心要靠经济特区发展的成效这一事实。实际上正是建立经济特区取得了成功,才改变了一些人的片面看法,消除了一些人对建立经济特区的怀疑和担忧,从而在建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性和具体政策实施的认识上达成一致。总之,在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在认识观念上出现分歧是正常的现象,当然改革要稳步深入推进,也需要解决人们认识上的分歧,即由认识分歧趋于认识一致。消除人们对改革认识的分歧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人们对改革成效的充分认知和改革成果的共享来达成对改革认识的一致性,而非强迫和强制人们达成改革认识的一致性。通过改革实践,人们能够逐渐形成对改革的正确认知,并逐渐达成行动的一致。改革取得的成果和成效是人们形成改革共识的坚实基础。
邓小平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2]这一试验是先前没有过的,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和标准答案可用。改革实践的这一特质决定着改革共识的建立不可能即时完成。可以说,在改革试验中形成认识上的一致,是改革共识建构的有效途径。从一定的层面来看,改革实践是人们对改革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变革和改造的活动,它的目的是要建造合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新的社会存在体。改革作为一种以实现新的目标为指向的实践活动,不可能有普适性的实践方案和模式可以套用。因此,必须通过试验来形成和制定完善的改革政策。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已制定的具体的改革目标是否可行,改革的路径和方法是否可靠;通过试验可以对已实施的改革政策的风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对已实施的改革政策中存在的修正之处进行科学的判断,等等。试验是完善改革政策的过程,也是人们改革共识逐渐形成的过程。回顾我国改革的实践历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正是在充分积累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实践中,“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3]改革中同人民商量着办事,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基本要求。做到同人民群众商量着办事,具体包括落实人民群众对各项改革政策内容的知情权、知晓权,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和改革中面临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向人民群众据实讲清楚、讲明白,要认真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人民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的现象和实际生活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等等。在改革实践中,之所以要同人民群众商量着办事,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改革动力的源泉,是改革的主体,改革依靠人民。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通过认真、细致、耐心的沟通交流,以及改革政策的合理的必要的调整,去化解人民群众的某些疑问和担心,形成共同的认识,这样,人民群众就会自觉理解和认同改革政策,就会形成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人民群众就会积极主动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改革共识源于改革实践。改革共识的凝聚不是恒定和静态的,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呈现出过程性和动态性,随着改革新领域的拓展、新目标的谋定和新任务的提出,改革共识的内涵也应随之不断延展和充实。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凝聚改革共识,主要应从如下方面展开。
所谓获得感是指人们得到利益的满足感和拥有感。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物质利益又包括精神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又包括政治权益;既包括实体性权益又包括非实体性权益,非实体性权益包含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的机会与环境等;既包括从社会中获得的利益又包括已有权益的派生利益。必须指出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本身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和不同的个体需求发展阶段上,其内容不完全相同。比如,过去解决了温饱,人们有很强的获得感,但随着温饱的解决,人们又有新的需求,人们追求“获得”又有新的指向,所以,人们的获得感的内涵会不断增容和拓展。
进一步来说,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的追求,是凝聚改革共识的利益基础。1986年邓小平就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使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4]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价值指向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政策得失成败的标准。就是说,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这样人民群众必然会拥护改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5]亦言实行改革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的利益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6]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通过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过程,应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进和提升的过程。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拥有厚实的利益获得感,就会形成、激发参与和推动改革的自为性,就会易于形成改革的共识,汇聚改革的力量,不断推进改革。
其次,要通过切实的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形成可持续的、稳固的改革共识。具体来说,要继续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继续推进经济改革,以新发展理念为指针和引领,建构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实体经济的实力和活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构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地区间协同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建构完善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核心指向的制度和机制体系。继续推进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合法政治权益。在文化建设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建构完善的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和实现的社会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机制,提高就业收入。构建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着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包含贫困人口在内的全体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以生产丰富的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协同一体式发展。总之,通过全面深化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改革,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由此凝聚和强化人民群众的改革共识。这里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必须通过推进改革和建构社会运行的公平正义规则,使人民群众具有实在的和显然的利益获得感,由此,凝聚和强化人民群众的改革共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要注重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所谓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就是指从宏观、整体和战略的层面对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措施等进行系统的决策与规划,从而强化改革的系统整体性和统筹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中注重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十分必要,这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象具有深层性,关涉的利益具有广泛性,涉及的主体具有多面性,面对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一特征,要求改革政策的设计必须具有总体性和战略性。而且,经过4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厚的改革经验,现代决策的技术和方法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也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支撑,这些为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基础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中既要注重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又要善于运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在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的有效方法。这一有效的认识方法合乎认识和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明,由于人类已有认识的相对性、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认识工具的有限性,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的过程。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认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认识过程中因思维方式、认知立场、认识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认知分歧,达成认知共识。
毫无疑问,摸着石头过河是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改革决策和制定科学的改革政策的有效方法。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和深层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具有多面性和多级性,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改革政策的制定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在改革的实践中,成功的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需要经过实践中的充分的试点、试验、论证,以此积累政策推行的经验,解决政策中可能的缺陷,分析政策的可行性,研判政策的实施范围,观察政策的实际效果,达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共识。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都经过严谨周密系统的论证,经过必要的、积极的试点,在对外开放、科技、医疗卫生、土地、生态建设等领域实行了一批重大改革的试点。例如,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可以肯定地说,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探索出新路径,提供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同时,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进一步凝聚推进改革开放的共识。自由贸易试验区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能够强化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必要性和坚定性。总起来说,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改革政策设计和运行的科学性、共识性和有效性。如果说,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是以改革政策的系统性、总体性、战略性来强化改革的共识,那么,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则是通过一定范围的试验和试点来积累改革经验,检验改革政策的效用性和价值性,建立对相关改革政策的信任度和认同度,就是说,一些改革政策在大范围和大力度推行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和层面上进行试验和试点,能够消除这些改革政策大范围和大力度实施的风险,减少这些改革政策实施和执行的成本,避免这些改革政策大范围和大力度实施在社会公众中因改革承受力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和化解对改革政策的认知分歧,而更容易得到社会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政策的试验和试点,本质上就是鼓励和支持基层和群众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能动创造、敢于突破,由点及面、由局部到全局能动有序地推进改革,“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够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7]归结起来,就是通过改革政策的试验和试点,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共识的本质意涵是人们在改革的系列问题上形成了思想观念的协和一致,即意愿表示一致,显然,改革实践中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就能够容易达成改革共识。毫无疑问,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并以此凝聚改革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基础条件。其一,改革中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贯彻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8]实际上,4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充分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汇聚民智,依靠民力,改革才不断推进并取得了巨大成就。40多年来,改革的每一步推进,改革中每一项成就的创造,改革中每一方面经验的获得和积累,改革中每一个新事物的创生,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40多年来,每一重大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并以最广泛的改革共识为坚实支撑,由此一系列重大改革能够落地生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反映和体现民意,在改革中,“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9]改革政策的民意取向,意味着改革共识的建立,这样改革就会成功推进。其二,改革中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必须保障人民群众对各项改革的知晓权利。“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10]改革依靠人民群众,合乎逻辑地,人民群众必须知晓改革的具体运行状态。人民群众对改革的知晓权利包括对改革政策的制定、改革政策的实施、改革政策实施的成效、改革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改革措施和手段运用的基本状况等的知晓权。只有确保人民群众的改革知晓权,才能凝聚稳固的改革共识,人民群众的改革创造力和能动性才能充分迸发和展现。确保人民群众的改革知晓权,应该保障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对可以公开的改革政策执行信息向社会公众有序公开,改革政策运行的绩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和评价,对改革具体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知情及参与解决。人民群众的改革知晓权的充分保障和实现,既是对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确证,也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