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琼,栾 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1)
课程体系设置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发现一些课程之间具有紧密的衔接性。各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有机的结合与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到,现在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几部分模块构成。这是从课程性质进行划分的,但是,这种课程体系缺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性。我们应该转变思想与认识,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按照学生的知识构架、认知能力、实践能力进行重新拆分,不断提升与完善学生的需求。第二,按照目前课程性质划分的体系,每个板块中都有很多交叉或者兼容的单元类型。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类型各有千秋,所以,课程的自由性较强,容易造成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性不够。在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和挑战,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构建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第三,由于教学进度的关系,每学期我们只能修满几门课程。就教学能力而言,很多知识点的学习过于分散。因为,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提升一种能力,能力以及一种技能的养成往往是需要几门课程的学习才能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做好课程框架之间的整合与分解工作。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还不具备这种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任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组合相似或有交叉点的课程,使课程体系框架更具有目标性、高效性。
“组合式”课程是指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遵循严格的教学规律进行有机的组合,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优化形式,重新划分相似的学科,使学生更加清楚学习的目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一种类型,可以采取项目组合式。遵循的原则就是以项目或者某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将其贯穿于几个相关联的课程之中,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衔接。使教学任务更加有序。学生也可以一气呵成,掌握一个项目或者教学任务的全过程。第二种类型,可以采取多种媒介组合式。通过多元化的媒介手段来表达学生的想法,比如,通过不同课程学到的手段进行有效地表达与阐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如将手绘表现技能课与PHOTOSHOP软件课相结合,等等。
第一,“组合式”课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有法可依”,不能肆意而为之。只有在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任务能力时具有交叉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时才可以进行组合。另外,这种组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因为新情况的发生与变更,并产生新的组合模式。这种原则依据往往更适用于“项目组合式”和“多种媒介组合式”等等。我们应该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实时调整组合课程的类型,顺应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第二,“组合式”课程发展的时间尚短,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通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改革的方案,使其更加规范与完善。我们可以实施导师制度,要求任课教师定期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开展集中或一对一的访谈,了解学生对于“组合式”课程的意见和态度。第三,要做好“组合式”课程的总结验收工作。正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以,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在“组合式”课程结束后,要积极地做好组织验收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学生对于“组合式”课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单列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较为单一,自从采取了“组合式”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之后,学科间的关联性更强了,指向性愈发的清晰,逻辑思维推理更加具体化,提升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与能力。老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热烈。
“组合式”课程教学法的实施更好地调动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学生对于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加扎实,对于体系的理解更加具体化,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时候,学习内容的针对性更强,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目前,单列的课程都是由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受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学理念、广度难免会比较狭窄。但是,如果是“组合式”课程教学,就会由两名或者多名任课教师进行授课,任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就会集合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进行纵深化的讲授。学生也可以接触到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组合式”课程教学方法是大势所趋,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组合式”课程教学可以避免教学课程的单一性,将具有并列关系或者逻辑关系的课程进行科学的组合,打破单列学科的固有模式,优化与整合有关联的课程,体现“组合式”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做好相似学科间的融合工作,使学科资源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