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非]默里·诺塞尔
2019年年尾上映的悬疑电影《利刃出鞘》收获了一波好口碑。它的成功在于剧情峰回路转,出人意料,故事讲述得很是出彩。
其实不仅是电影,在我们日常沟通、演讲、会议,甚至谈判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把故事讲好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感染听众、更好地说服别人,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对于一位商务沟通人士来说,懂得如何创作和讲述目的明确的故事等于掌握了一种沟通利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天生会讲故事,每个人也都有故事可讲。只是有太多的人没能学会这项能力,从而导致自己的沟通能力受到束缚和限制。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只需看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就知道了,他的演讲在YouTube上的浏览量超过900万次。
乔布斯告诉听众:“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在开场白中,他定下了基调。他没有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想的,只说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他知道听众会有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和想法。他愿意相信听众。
还有更多印象深刻的瞬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活组织检查。他们把内窥镜从我的喉咙里伸了进去,穿过我的胃,进入了我的肠子;把针扎进我的胰腺,从肿瘤中取出一些细胞。”
“我服用了镇静剂,但我的妻子告诉我,医生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不停地哭泣,因为那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胰腺癌,不过可通过手术治愈。”
注意细节。他对我们毫无保留,他藐视一切禁忌,包括谈论自己的身体。
然后,他非常优雅地说:“我做了手术。我很好。”
注意乔布斯如何在他的讲述中融入感官感觉,从而点燃我们的想象力。当然,这也是苹果公司的部分特点,其产品和演示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
现在,让我们回到关于讲故事的一些细节。
叙事法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感官感受的方法客观地讲述所发生的事情。而这之中,从我们的感官意识和记忆中获得的细节必不可少,是细节让我们的故事与众不同,创造了情境和瞬间。而讲述细节最大的困难就是要选择保留什么,放弃什么。那么,细节怎样算太多,怎样算太少呢?
判定标准是这样的,细节必须为故事服务。它必须能推动情节发展,加深我们对环境的理解,或者增强我们对角色的理解。它并不只是为了增色添彩。细节也可以故意放慢故事情节,提供短暂的休息,或加快情节主线。细节在使用时具有特殊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让听众更接近你的世界。
对话是一种强大有力、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抓住故事的重要转折点,推进人物和情节的发展。
在坚持只讲述所发生的事情的规则时,叙事法与电影剧本作者使用的艺术手法非常相似,后者是用电影的视觉媒介来展示而不是讲述。在剧本创作中,对话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媒介。就像编剧一样,我们不能诉诸角色刻画。例如,“他很慷慨”“她很邪恶”“他缺乏勇气”,这些描述都是一种解释,是讲述而不是表演。
每当我讲授叙事型故事倾听和讲述法时,这些问题就会反复出现:“如果只关注所发生的事情,你如何传达情感?”“没有感情的故事怎么会好?”这些问题至少基于两个错误。
首先,认为“发生了什么”这句话排除了表达情感的可能性;其次,认为讲述情感就是表达情感。大脑会对接收到的关于五种感觉的信息有所反应,所以无须再对其进行解释,我们会用自己的经验自动填补空白。当听到“鲍勃走进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向窗外望去,跟我保持着距离”,听众不需要额外的线索来想象愤怒、痛苦或沮丧的情绪。随着故事的进展,我在“发生了什么”瞬间做出的微妙选择将继续填充画面。听众会产生故事所需要的所有情感,我们可以享受选择细节来激活并参与这些情感,以达到戏剧性的效果,突出故事信息。
同样,职场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场景之一,也会自然而然地唤起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对同事的评论、自己的表现,或客户提出的挑战感到不安,可能会屈服于美国流行的文化二分法,把情绪先放一边(最好的情况),或者在努力沟通时强行压制情绪(最坏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允许情感的出现,但要识别它们,要释放它们,不允许它们指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