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
【摘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而新课标指出“扎实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思维导图作为一门辅助性教学工具,能有效发散学生思维,其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理清阅读思路、明确阅读重难点并构建知识体系,以此强化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便于学生学习,有效提高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对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072-01
引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学生需要把握阅读文本的关键字词句和重要段落,明白写作背景、作者经历,进而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写作思路,再而把握阅读文本关键信息与组织等等。学生在阅读时难免出现混乱、模糊不清的问题,以此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借助于思维导图即能很好强化学生的思维,整合零碎知识点,以达到提高学生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一、阅读前,思维导图理清阅读思路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前的把握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了解阅读文本的信息,明确阅读重难点进而合理分配时间学习。此外阅读前应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学生能有目标有方向地沿着思维导图去一步步把握文章内容,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规避了以往一头雾水一字一句阅读的状态,使得阅读重点更为突出。
以《荷塘月色》为例,在展开教学时教师即可先在课下制作阅读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如图1)。
教师将制作的《荷塘月色》教学目标思维导图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随后分享给学生。学生从思维导图中能了解本堂课需要学生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了解教师教学的方法;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等等。学生了解后正式进入教学,就能有针对性地依照思维导图去学习、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阅读中,思维导图把握阅读重难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在阅读文章后把握文章内容,而其文章内容又大体包含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具体情节;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赏析;文章中心思想;文章重难点疑点解析等等。而这些零碎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一一学习并具体掌握,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遗漏,若逐一摸索其阅读效率较低,阅读质量较差。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文章中,学生能根据几个关键点探索文章、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把握阅读文章的重难点,掌握文章内涵。以此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提高阅读教学课堂质量。
以人教版《荷塘月色》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根据阅读前的几个关键点来逐一拓展阅读重点内容,以此把握阅读重难点(如图2)。
阅读中思维导图运用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并归纳总结每一层次的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写作特色是修辞美、叠词美和语言美,并找出对应的句子赏析证明;走近作者了解朱自清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分析思考中明确阅读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
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总结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
三、阅读后,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有预习、学习、复习三个阶段。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前和教学中后,需要牢牢把握阅读后这个环节,借助于思维导图布置习题,引导学生在习题中联系知识,以此构建知識体系,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复习效率,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可借助于作业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借助于作业有效串联学生的零碎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如图3)。
教师根据阅读文章和重难点知识点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型分享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做练习题型时需要将练习题型与文章内容对应。如文章优美词句的赏析、文章修辞手法归类于文章写作手法栏目中,并加以总结归纳。当学生完成练习题型后,可借助于思维导图对其做一个总的概括归纳,以此将练习题与知识点对应,串联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库。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在阅读前教师构建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阅读中学生动手实践拓展阅读内容,以此明确阅读重难点;阅读后学生完成作业联系零碎知识,以此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借助于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温智勇.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23):0077-0077.
[2]何元宾.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教育,2017(12):21-22.
[3]李琳.阅读教学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片断的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