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1-16 07:40李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数学教学

李静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的精神,也是新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小学数学教材,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对大量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文献的思考,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以及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学院2019年度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以泰安市泰前办事处迎胜小学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无论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还是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数学都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成為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就打好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其中,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现代教育的新任务,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又一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所谓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重点研究并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问题是其核心的问题.然而,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这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众多从事基础教育的人士和数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大家公认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还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对教育来说,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要求.新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材改革中也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实施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活动.而这些数学教学活动都应该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数学学习情感以及乐于探索数学问题的方向努力.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进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具有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特点,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还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备课时,教师都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虑在内,同时将其当作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把每一堂数学课都转变成学生研究探索的主战场,让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乐趣、有笑声,进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的每堂数学课上,学生到底学会并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借助一些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在这个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教师来说,才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立足点.另外,创新精神也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方面的,更是一种体现在积极追求、攀登等心理方面上的超越,可以看作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延续.数学知识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科学的、合理的、创造性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数学性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完善自己,进而自身的创新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切实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时刻提醒自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学生也能够更高效率地学习.

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际上也是人类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求.在学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单是面对高智商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适宜的课堂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思考,发现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大都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而且还特别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对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充分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积极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提出了如下的一些想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创新欲望

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养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也喜欢模仿别人.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小学生顺利地找到“榜样”,并积极效仿,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为了能够创造出和谐、融洽、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墙壁板报的设计以及墙壁上可以悬挂的条幅等细节方面,力求使得学生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不自觉地就受到教育和启迪,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原来的“教导者”身份转变为现在的“服务者”身份,并作为班级的一员积极地参与学生的数学活动,以真挚、坦率的心态与学生平等地相处,相互交流,并通过自己丰富的阅历与扎实的数学功底,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真诚且乐于接受的氛围,烘托出一种心灵放松、乐于自主学习的气氛,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循循善诱,引导质疑,鼓励提问

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就是说,能够提出疑问才是真正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了问题,通过思考,而又无法解决时,数学教师要见机行事,对学生进行鼓励、启发、引导,让他们及时地把思考的问题、领悟到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从而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这样,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就可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有利于自己去尝试概括规律.

质疑,是一种求知欲.学生能够质疑,是行动的一种体现,更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质疑,大胆猜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迷惑,不被一般束缚.

(三)巧用教材,挖掘内容,研究教法,适当奖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巧妙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例如在讲解关于对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讲授此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多带些教具,比如裁剪的几何图形、脸谱、打印的一些汉字,如“王、田、品、中、土、干”和数字“0,8”等.课堂上,教师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分别发给各小组的学生,让大家观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出所拿到的图形或者物品的特征.然后,教师再和大家一起得到对称的概念,进而归纳总结出对称的特点.最后,教师拿出事先打印的数字“3”,让学生观察,说出它是否具有对称性.有的学生说“3”具有对称性,有的学生说“3”不具有对称性.教师再详细分析数字“3”的特点,结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得到结论,数字“3”具有对称性.下课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做广播体操,然后让大家分小组探讨,广播体操中具有对称性的动作,对得到结论比较多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倡学生参与,鼓励动手操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一定程度上还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则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多多动手参与,积累经验,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在自己较为熟悉的事物中,领悟其所包含的深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改变斜木板和地面所成的角度,小球滚动的远近一样吗?这是一道课外实践题目.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小球滚动的距离情况,诱导学生回答出“小球滚动的距离不同”这一结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角度大是否小球滚动一定远,角度小是否小球滚动一定近?”学生意见不一致,然后教师提出带着此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切身体会角度这一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角度的大小对小球滚动距离的影响,为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实际的生活背景.另外,学生通过观察培养了专注力,通过写观察记录,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长久坚持、共同努力.而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扬长避短,争取获得预期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耐心栽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碰撞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火花,适当地营造出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数学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当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参与并制订数学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引导、恰当地点拨,让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国家的“爱迪生”.

【参考文献】

[1]孙永锋.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24.

[2]晏廷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行动开始[J].中国教育学刊,2016(9):101.

[3]刘飞.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151.

[4]高彩霞.小學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初探[J].甘肃教育,2015(11):98.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数学教学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