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同频共振

2020-01-16 07:40高云鹏
黑河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分层

高云鹏

[摘 要]中学阶段,在课程的实施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适应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提到日程上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的同频共振,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分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作用凸显,人们常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称为“网络时代”或“信息时代”。即便如此,信息技术课却没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学生的眼里仍旧是小副科,厌学弃学的大有人在,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也总是抱怨课不好教,学科歧视问题严重。无论教师在讲台上怎样卖力去讲,学生就是不领这份情。究其原因是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本来就不被学生重视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更加索然无味。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引发师生共鸣,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的同频共振。

一、用爱感化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懂得用爱去呵护学生,不会用全身心的爱去投入教学,那么,这位教师在学生心中就会失去地位,丢掉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缺少信任的教师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说服力,很难令人信服。因此,教学必须以爱为基础,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很枯燥的学科,教师更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爱。信息技术教材中大多数名词的产生和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遥远和陌生的,如信息技术概念、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网络技术专业词语等,教师在讲解时就要对学生付诸爱的关怀,关心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与演示,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浓浓的爱。教师课堂教学中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个不在意的动作,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到“爱”字当头,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师爱。比如,机器人、智能小车、智能终端设备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和生活,成为上课的必要工具,但这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为困难的学生提供这些设备,解决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和某个班的学生关系处理得比较好,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起课来也会轻松很多,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别的班,这就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魅力所在。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师一要体现民主性,做到公平公正,说话不能出尔反尔,要有诚信,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二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关心和解决学生个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如有些学生会遇到类似家里的电脑无法启动、怎么隐藏修改WIFI密码、手机不能上网了 、不会使用视频编辑等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抓住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以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提供技术服务,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自居,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平易近人。三要提高自身修养,要有超前的思想、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做到以学生为本,学会换位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踊跃地走进你的信息技术课堂。

三、优化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课教学资源选择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如果对教师选择的上课素材不感兴趣,就不会引起共鸣,势必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好的教学资源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达到让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同频共振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资源优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是要侧重时政热点,搜集热点新闻,不能把一些老黄历搬到课堂上来。另外,教学资源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拓展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对其它学科所起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对信息技术课有一种期待。

四、巧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对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的同频共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教师要对学情有全面了解,认真客观地分析每个学生,然后按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基础、兴趣、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甚至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进行分类。这样便于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获。其次,教师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学习目标任务的分层。把学习目标分成低、中、高三等,分别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学生,让学生够得着,学得会,学得轻松,真正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并非一件难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再次,教师要做好作业布置的分层。作业布置的分层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融进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因为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是否爱上了信息技术课,是否真正学会了。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作业、能力目标作业和知识运用三个档次。例如,在学完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布置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一是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二是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完成作品;三是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办一份手抄报,并提出格式上和技术上的要求。这样的分层作业,让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的高度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的评价标准也不尽一样,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断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不断超越自我。

五、发挥信息学科优势

要想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充分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直观和快捷等优点。在没有信息技术做支撑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只是静态的课本和黑板,还有教师没完没了的语言表述,教学显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信息技术却能克服这一弊病,它能让无声的课堂变得有声,让静态的课堂变得动起来。信息技术教师不妨在课上举一些实例,直观体现信息技术学科对学习其它学科的特殊作用,激励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比如,可以把语文课本中《村居》这首诗,借助诗所表达的意境制作一个课件,展现一幅美妙的春的动画:和煦的春风、绵绵的春雨、翠绿的春草,还有拂堤的杨柳和放学归来的儿童放风筝的相关画面,再配以《春天在哪里》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流连忘返的感觉,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强大魅力,不自觉地融进信息技术课堂。又如在讲MIXLY语言中《闪烁的灯》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因闯红灯而酿成各种交通事故的视频,然后导入MIXLY编程模拟红绿灯转换,引导学生一步步提升到情感学习目标中,用MIXLY编写程序模拟红绿灯的转换,使学生在学会MIXLY编程的同时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充分感受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教师在教學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注意教学的各个细节,关注不同的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使他们不断获取成功的喜悦,信息技术课堂一定会与学生同频共振,绽放艳丽之花!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 2001,(09).

[2]钟和军.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贱[J].网络科技时代,2001,(06).

[3]李蓉,董秀芳.信息技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实践[J].软体导刊,2009,(09).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