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
摘 要:对我国的中职学校而言,德育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工作,也是中职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身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方法均呈现了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代中职德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思索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优化教学路径,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良方法,希望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德育;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2-0017-02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在各个专业类教学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而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然要实现新的突破发展。充分重视“互联网+”背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知中职德育高效教学的必要性,并且采取一定的优化策略来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这是当前阶段各个中职学校需要着力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高效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而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应用于互联网,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所增速。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发呆、玩手机,就是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堪忧,而且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容易激发。因此中职院校一直把德育作为教学的核心之一,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正面的价值观。如果德育教学不能发挥互联网环境的积极作用,不能够及时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就无法有效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素养。如何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效的德育教学,是一线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并且突破的教学困境。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学的薄弱环节
(一)德育教学受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作为自身的教学重点,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仍然认为专业课实践才是教学的重点,期待学生在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基于此,自然压缩了德育教学的时间,重视德育教学工作也就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同时德育也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普及,很少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除此以外,学生自身对德育学习缺乏正确认知,厌倦德育课程,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参与度低,优先选择专业技能课程而忽略德育学习,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师资团队不健全,专业素养不足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中职教育,大部分学校都着力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然而其重点在于引进或培养专业技术型的教师,对德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足。举例来说,专职从事德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缺乏信息化技术水平,而学校也很少为德育教师提供技能提升的渠道和外出进修的机会,很多教师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展开德育教学,很少应用互联网技术,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在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学校甚至会让语文、英语、数学或者其他专业课的教师来兼任德育教师,其教学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
(三)教学方法保守陈旧,无法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纵观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讲解德育知识,课堂缺乏互动,氛围沉闷,往往存在“教师讲、学生不听”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如西部区域内,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很少借助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教师不会用、信息化设备少都是制约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高效教学优化路径
(一)真正重视德育教学,重构教育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教学质量要求,因此需要真正重视德育,重构教育模式。举例来说,中職学校在展开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互联共通思想、合作跨界思想”贯彻落实德育教学,整体的教学既需要有普适性又要体现个性化,教师对道德素养有待提升的学生要格外关注,严把德育教学关。比如,在重构教育模式方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就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学校采用了“学分制”的考核方式,将德育课程学习成绩纳入学生的期末考核体系之中,并且着重提升了该门课程的学分占比比例,成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使得德育课程的设置频次有所增加,学生开始从根本上重视德育学习的地位。只有真正地加深学生的思想认知,德育的要求才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实。同时,重构教育模式有利于中职学校教师团队整体实力的优化提升,真正践行了以德育为核心的中职学校教学目标,符合中职学校本身的社会责任定位。
(二)健全师资团队,提升综合素养
在充分重视德育教学的前提之下,必然需要健全师资团队。只有具备完善的师资力量才能够保证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师资团队提升综合素养。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机制。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准入门槛,教师行业也不例外,而且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教师行业的准入标准要求更高,因此在德育工作展开之前,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教师准入机制。当前阶段,中职学校在德育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重实践轻出身”的招聘偏向。举例来说,通过对宝鸡市陈仓区职教中心的调查可知,大部分教师招聘都是借助于招教考试或者振兴计划,部分进入中职学校任教的德育教师,技能足够优秀,但并非思想道德教育相关专业出身,而且没有教师资格证,需要进入学校后再补考。此类问题很容易导致教师缺乏相应的德育理论文化知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招聘德育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教育系统的登记平台,筛选对口专业出身、有过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并且学校自身也要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吸引这些优秀教师到校任教。这些都能够切实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其次,推行激励机制,提升综合素养。中职学校的教师相比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而言,确实压力较小。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在学校从事几十年的任教工作,总体而言其职业生涯较为稳定,这也容易导致教师缺乏竞争精神,随遇而安。因此要想提升其综合素养,确立终身学习机制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建立竞争态势,借助于绩效考评或者教师轮岗等方式,改变传统中职教育德育教师“养老型”的教学形态,帮助教师提高个人的教学热情以及教学水准。
再次,推行“走出去”战略。中职学校要为德育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进修平台,如可以和其他同类型学校展开合作交流,借助于专业竞赛的形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借助于学校自身的品牌口碑,联合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本校教师提供专业化指导,真正让教师在“走出去”战略中收获教学技能以及增加理论知识储备。
(三)借助信息化技术渠道,优化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内容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链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他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渠道完善教学工作,并且优化教学方法。举例来说,慕课、微课、音频等是如今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脑端或者移动手机,随时随地地学习。师生之间还可以利用微信、 QQ建立交流群,教师可以在群中发布学习任务,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人格,这种潜意识的教学往往能够收获极佳的效应。
除此以外,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资源,成立德育資源教学库。该资源库可以集合德育教学中的经典案例、理论知识体系、优秀经验等内容。中职学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可以随时登录资源库进行下载,或者在线学习,充实自己的教学素材,以此来确保有足够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来推动德育的高效化发展。
另外,优化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德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理论课堂,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可以通过义务执勤、城市志愿服务等,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巩固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真正地让德育走出理论课本,落在生活实处。
四、结语
“互联网+”的背景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当然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因此中职学校必须从教师、教学、资源等多角度出发,真正重视德育教学的重要地位,重构教育模式,健全师资团队,提升其综合素养,借助信息化技术渠道,优化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辉,郭清逸.“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6):4-5.
[2]沈珠凤.“互联网+”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文教资料,2019(10):188-189.
[3]李 青.中职德育课微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究——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108-110.
[4]徐 莉.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实践性与实效性提升思考[J].教师,2017(29):8.
[5]陈 艳.中职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423.
[6]武文慧.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18(47):237.
[7]李 杨.案例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108-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