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百精
摘 要:如今我们身处的时代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在变革中求得科学发展,首先要在变革中做到护持学科的“基本盘”,重视史论课程群建设工作,在更新、重构中进一步强化,以固本清源。同时要注意课程建设的创新要坚持向史、向学、向人三个原则。另外也要特别注意做好史论立学与学脉传承工作。
关键词:新闻传播史论;课程建设;课程创新原则
题目中的复返本初,是针对我们当下面临的剧烈变革境况而言的。变革既是我们标记时代的宏观主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我们切身的微观感受。这种感受很可能只是初步的,因为我们尚处在技术革命全面铺展、纵深突进的前夜。真正的变革浪潮犹未奔涌而至,但已经足够令人震惊,导致我们的视线常为眼前的新现象、新场景、新流行、新趋向所牵引。
这种应激反应作用于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大量论文选题热切捕捉“前沿变革”,课程建设的增量也主要转向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一方面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科积极应变求变的主体自觉,另一方面也令人忧思何以在变革中护持学科的“基本盘”问题。在激烈的变革风口下,学科之树的枝叶越繁茂,主干和根基亦应越坚实。具体至课程体系建设,新闻传播历史和理论课程非但不能因教改的名义压缩、遇冷、边缘化或处孤悬状态,反而应该于更新、重构中进一步强化。固本清源的道理也正在于此,未有本摇而叶不动者,源浅则必然流促。
一、史论课是专业理想和知识训练的“基本盘”
1932年,《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在给燕京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要源流之一)写的讲辞《诸君为什么想做新闻记者》中,强烈质疑了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的“门槛”问题。他自言没有学过新闻学,未曾读过一部新闻学的书,“但凭一管笔与社会相见”,做的也还不
错;诸如“文字好而快”等实务技能,“只是工具,不是根本”,因为一些有天资、有兴趣的外行和学徒稍加磨砺,即可对记者之职“胜任愉快”甚或成为翘楚。既如是,新闻教育的价值何在?从燕大新闻系后来的改革情况看,他们是以理论与实务并重而以前者为根本的教学方案来回应张季鸾的。这一方案的核心精神,就是通过新闻史论课为学生培根铸魂,养成学生专业理想、信条、伦理和公共精神,而这些正是大学新闻教育优越于非专业教育或各类“速成班”的独特禀赋所在。
张季鸾之问和燕大新闻系的回应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今天强调面向业界前沿和就业市场培养学生,强调开展与业界同步共趋的前沿实践研究,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与联合人才培养,此皆为合理的选择,但不应以轻忽史论研究与教学为代价。历史未必能够提供眼前问题的答案,却可减少未来之路不必要的浪费。无论专讲传媒发展史,还是扩展至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框架下的新闻传播史;无论关怀作为传统思想史重要一脉的传播观念史,还是清理新闻生产、社会交往的实践史,向历史讨要资源,构建有生机的传统,以明了来路、辟出去路,对于增进学科和人才培养的主体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若无纵深的历史感,学生就会惑于眼前的变局,追逐变革现象的碎片,而无以发现经过历史淘洗的真理的颗粒。
新闻理论课程、传播理论课程承担着提供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经典理论的重任,更是学科合法性和专业正当性的柱石。在普遍倡导的多学科融合共创浪潮中,新闻传播学科的主体性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基础理论课建设乃本学科对外实现“跨”与“融”的前提,也是退无可退的底线。倘若理论课程失守,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便也消解了。最终的局面,或为新闻传播职业、事业越来越重要,而新闻传播学科却消散于知识融合的海洋中了。
总体而观,新闻传播史类课程主要解决历史知识生产问题,新闻传播理论课程要完成理论逻辑的建构,两厢结合才能达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更应向前一步,涵化学生的专业抱负、德性和能力。历史与逻辑的交汇,抱负与能力的会通,正是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盘”。
二、向史、向学、向人
以上言及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接下来考察课程建设、创新的可能性。我近年一直主张向史、向学、向人三个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原则。先以一例说明向史的问题。近年以来,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社交媒体与舆情分析类课程,诸如社交媒体上的意见与情绪扩散、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新闻发布技巧等。而对中国舆论观的整体理解与建构,特别是舆论治理与国家治理互构关系的历史性观照则未免稀缺。舆论乃复杂的社会存在,关涉意见与事实、表达与行动、共识与离散、自由与秩序等个体和共同体存续中的诸多根本性问题。这种复杂性在中华文明童年期即已得到真切体认,如围绕天命凝摄、民本主义、秩序优先、价值理性优先、教化德化优先,铺展了丰富的观念阐释和响应性的制度安排。清末民初开启了舆论观的现代转型,舆论与国族认同、政治合法性和社会整合的繁复关系获得充分讨论,积聚了厚实、有生机的思想遗产。
这就要求我们系统梳理、建构中国舆论观念史的理路和架构,考察始终盘桓于观念世界或在实践中反复涌现的基源问题——如舆论的理性品质、能力及其与政治秩序、社会共识的关系问题,以开显历史接续传递的见识和郁积的困惑,构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均衡同步的新时代舆论观。我试图通过这一事例说明,历史既是开阔且有生机的实存,也是一种方法和视野,我们理应以更好的研究、更好的教学将之创造性转化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和解决。
再看向学的问题。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在职业实践中靠近真相和真理,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要重返真问题、大問题。专业自信必来自理论的自信,理论就是要奔着那些真实存在的重大、基本问题去。剑走偏锋、边缘创新是必要的,但不可为创新而创新,不可耽溺于表面、片面或临时性问题,以免仅打捞一些时兴的知识碎片。在我看来,碎片的总和仍可能只是碎片,而难获得整体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所谓范式、方法和工具创新,唯有奔着真问题、大问题去,才是值得投入的选择。以传播理论教研为例,受美国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影响,目前的传播学未免过度聚焦中层理论和微观问题,而对诸如国家和社会治理等宏大、主流问题,传播与人之在世状态、生命体验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则有所忽视或力所不逮。传播作为个体的自我认同效能、共在者的交往方式、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多元文明的共生策略,无疑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和基本问题。与此相应,传播理论研究和教学亦应在“大根本”处运思、发力,而不应耽溺于对中微观现象和问题的追问。
经验主义范式长于精致的理论化,但过度实证化、计量化则导致传播学日渐远离“人学”——论题繁细、论证周延、方法规范,而“人”却后退或离场了。单以方法选择为例,实证主义尤其量化方法盛行导致大量研究仅亲近“可测量的问题”,而关于传播作为人之生命历程和具身体验的大部分问题则遭冷遇。对研究者而言,学问亦难再与自身的修养同一,沦为外在的谋生事业。马克思说,人的根本问题就是人本身。我们要重申“人学”意识,将“人”请回传播学主场,关怀人及其作为共在交往者的生命体验,追问传播境况的变化“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方法上,则应推进科学与人文、实证与体认的交融。实际上,技术驱动的传播体系越发达,人作为道德主体的直觉和体认之功也越重要。
三、史论立学与学脉传承
人大新闻学院创建于1955年,三年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和原燕京大学新闻系整建制并入人大新闻系。至此,三源合流的人大新闻传播学科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传播实务教研重阵。在教育部组织的四轮学科评估中,人大新闻传播学科均位列第一(A+),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65年来,学院共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他们当中涌现了一大批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栋梁之材、一大批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深刻影响我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辉煌历史篇章,皆出自人大新闻毕业生之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院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主流意识、养成文化和史论立学传统关联甚切。
自学科肇基始,学院即体系化引进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并推动其中国化,全面开展中国新闻史论研究。蒋荫恩、安岗、罗列、甘惜分、方汉奇、张隆栋、何梓华等一大批新闻教育家奠定了我国新闻史论教研基础。史论领域的示范、引领优势一直持续至今。目前,在全院的60余名专任教师中,直接从事史论教研的老师有20余名,占到1/3强。在这支队伍中,老中青三代交融,既有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也有中年领军人物,更有一批“80后”“90后”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了代际接续、互济共融的史论教研共同体。
此中有六条经验可供讨论:一是建立人才储备库,至少放眼10年考量团队结构问题,确保每一代史论师资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二是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培养和选聘一流人才,优先配给充足资源,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发现“好苗子”后从本科起即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三是坚持大器养成原则,在代际言传身教、同代协同创新、全生态价值塑造中成就人才,从制度、氛围、资源、平台、机会各方面构建人才成长系统;四是坚持站在主流、建设主流、引领主流原则,厚积薄发,接续学脉,守正创新,持续推出标志性、原创性的传世成果;五是设置彼此共通或辉映的研究主题,涵养共同的学术禀赋和气质,推进团队式教学;六是与全国兄弟院校共同成长,在培养师资、合作研究、资源共享等所有可能领域服务本学科的生长。
当前,这支队伍最大的使命,是参与构建有中国特色兼备全球价值的新闻传播史论教研体系。这一体系首先应该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的问题为逻辑和现实起点,不能全然由西方的概念和知识主导。我们要从现实问题出发书写历史和理论,再将之转化为教学内容,而不能纯粹沦为知识的空轉。这是由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属性决定的,即使是新闻学原理、传播哲学层面的创新,亦应坚持现实问题导向。这不是让理论迁就实践,而是强调崭新的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积聚着学术创新的最大动能。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要在全球的学术生产的舞台上,独占一个领域,划定一个边界,然后宣称它是专属于我们的。关心中国的问题,也要关心人类的命运,如此才能达成理论的更新和创造,才能培养拥有家国情怀且胸怀天下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