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岗村产业融合的现实瓶颈与破解对策

2020-01-16 22:35赵伟峰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关键词:小岗村融合农业

赵 颖,赵伟峰(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已成为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乡村新兴高技术、高服务产业的必经之路。整合农村地区的产业并不是新的挑战,而是农业工业化发展和升级的新起点。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出现了“六次产业化”的概念,由当时的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大部分学者都将之视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最初的起源。由此,产业融合正式把农业纳入研究的范畴[1~2]。农村产业融合亦称为农业产业融合或一二三产业融合,“六次产业化”则强调生产环节的产业融合和产业拓展。这就意味着,通过确保农民的收入和提高其产品质量,可以改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提升消费者整体利用农业多样性带来的切实相关的便利优势[2~3]。国家2014—2019 年连续五年关于三农的文件都肯定了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更是被十九大报告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农村的繁荣发展会将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质的提升。农业生产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的整合以及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一体化是农业发展互动和重组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得以聚焦产业,进而增强利益联结机制。农业发展需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叉、渗透、关联并且兼容,其目的是保持农村地区农产品的附加值留在当地,并使农民自助分享第二和第三产业链的收益,故而农村产业融合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抓手。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起源地,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一直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4]。本文以小岗村为研究样本,旨在通过对其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探索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尽快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借鉴。

一、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构想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通过产业融合,促使城乡均匀发展、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一)产业融合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居民消费加速升级,产生了大量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新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受限于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农村逐渐进入衰落期。长期以来资源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及工业发展,导致目前的乡村普遍缺乏满足这类新需求的供给能力,出现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升、农产品适应能力较差等情况[5]。因此,提升乡村供给能力,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新需求就成为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可以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同时可以实现农民就近就业,从而壮大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产业融合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我国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家庭制的耕作模式初期极大的提高了亩产产量,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此模式后期难以和市场需求相匹配,于是“冒险”式的经营体系应运而生,渐渐演变为农户+企业的融合模式。种植、加工、销售、运输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揉捏在一个盘子里,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责任综合体。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是进入发达经济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必然选择。提升农业效益和实现产业增效必须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现代化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达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6]。

(三)产业融合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这一宏大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有条件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产业兴,才能乡村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化、现代化发展既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困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新时代下中国农村发展的政策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最主要的政策实施要点。通过培育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发挥产业融合功能性,实现农业产业链增值,推动乡村振兴[7]。

二、小岗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农业改革发源地,小岗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农业上小岗村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大面积的良种葡萄种植、蘑菇大棚和规模养殖,努力促使种植业、养殖业和高效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省农委的支持下,由省农垦集团下辖省农服公司、方邱湖农场与凤阳县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岗公司),流转经营小岗村4300 亩地块,采取安徽农垦试点,探索创新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331”农服模式,与小岗村村民按自愿参与原则,实行管理承包联产计酬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经营。小岗公司通过大量调研,在种植品种和生产管理上进行改革,与皖垦种业合作进行良种繁育,与农业科学院所对接,探索出科学田管方案。同时以4300 地块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331”模式,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要素、全过程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和全程可控体系,以此辐射带动小岗村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打造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岗区域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开展优质品牌专用粮食生产。同时通过延展农业产业链,融合农产品加工业,开发与小岗文化相同的农产品种植生产,打造小岗村农字化品牌。

在工业方面小岗村持续推进重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钢构厂、节能电器公司、GLG 甜味剂、小岗宝迪、盼盼食品等工业企业。并成功组织深圳安徽商会“走进小岗”招商推介等活动,与易事特集团股份公司、深圳安徽商会服务中心等签约。分别在新能源、田园综合体、农产品资源整合及销售方面进行合作,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同时聘请委托专业机构清理回收运营小岗村商标等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参股合作,迈出了品牌变金牌的坚实一步。

另外小岗村近年来为创建“5A”景区,委托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按照突出小岗独特的改革创新文化原则,紧紧围绕国家5A 景区创建标准及验收评分细则,先后完成了《小岗村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小岗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为了加速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投资近10 亿元,先后实施了小岗村“两年大变样”和“三年大提升”系统工程,以“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为载体,建成了当年农家、金小岗七星田、葡萄园等主要景点及小岗村游客中心、小岗村培训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另外实施了总长近4 公里的改革大道、友谊大道白改黑工程,建成4.67 公顷的小岗停车场和综合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初步打造了融红色经典教育、农村休闲体验、乡村观光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形成了农旅结合的示范样板。

三、小岗村产业融合的瓶颈因素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岗村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融合快速发展,亦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产业融合的初步阶段,再加上人才、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业融合度较低,协同效应还不够凸显,仍存在一些瓶颈因素亟需破解。

(一)政策规划不健全

根据小岗村2019 年的工作计划,其方针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落实第二产业、逐步推进旅游业。但如何结合小岗村三次产业,聚焦资源,集群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文件目前依然没有落实到位。虽然小岗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农村改革,不少企业也纷纷落户小岗,意图通过小岗村的政治地位和改革名气打出企业的知名度以拓宽企业的盈利之路。但受限于相关职能部门疏于统一管理及规划方案不完善,对各企业战略目标与小岗村发展方向不同步未能做到及时处理。顶层设计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思想没有跟上行动的进度从而导致企业发展不顺畅。其现实情况是小岗村企业发展普遍不尽如人意[8]。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弱

目前小岗村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对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力不强。虽然以上各种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但具有强有力的支撑性主体较少。不少农业主体其结构单一,经营能力弱[9]。通常这些企业不具备较高的市场份额、系统的销售体系和融合主体意识。二产起点GLG工厂,厂房完整,生产线齐备,由于缺乏自有产品,只能依靠为一款保健品代工勉强维持60 名工人的基本开支,盛夏下午四点员工就离岗下班。这部分经营主体总体发育迟缓,对政府财政支持等资源依赖度过高。另外还有一部分代表企业,虽然产业规模大、经营管理模式先进,但缺乏对农户耐心与系统化培训,以至于只能在简单层面合作。小岗产业园区内投资10 亿的安徽省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盼盼集团)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蛋糕和华夫饼是盼盼重要产品组成,其生产材料主要由高品质面粉、鸡蛋和蔗糖构成。因小岗村初级农产品从质量和数量上达不到盼盼集团采购标准,故盼盼集团目前仍只是简单招收普工,仍无法进行深层次融合。

在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本应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成为产业融合的主力军,却受限于战略目标不一致,企业发展精神与农户传统思想相悖,导致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化。[10]

(三)产业融合度低

小岗村的产业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产业交叉实际兼容度不够,融合效果低下[1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无力,旅游业主要依托红色背景收益低,产业融合缺乏协调机制,跨界合作有待加强。尤其以旅游业为主,本应作为三产融合的重中之重,但受限于规划定位不清晰,与小岗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度不高,规划的部分旅游项目与旅游市场实际需求融合度不紧密;同时旅游景点分散,旅游产品不具特色,以至于未能带动小岗村经济发展。总体可以概括为:“四低一小”,即:融合层次低;水平低;效率低;收益低;范围小。作为农业新型主体单位,小岗村农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延伸停留在低级层面[12]。广阔的农村,生产条件低下,农产品生长周期长,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走不出去,新兴产业也进不来,农业与其他产业脱节,加剧了农村传统农业转型困难。

(四)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目前小岗的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因机制建设不完善,导致经常发生联结机制的产业链条断裂,农户在无法得到预期收益而制裁成本为零的情况下经常出现违约现象。采用租赁联结、产权联结和服务联结方式的行为较少,以往简单的连结模式因为机制建设不完善,内容条款与农村产业融合实际情况不匹配,极容易导致双方受损[13]。安徽省小岗村从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从玉菜业),2009 年从玉菜业当时以500-800/亩的租金在小岗村改革大道北端圈地1000 多亩,当时的政策是国家补贴400元/亩,当地政府补贴400 元/亩,从玉菜业利用村企联结机制薄弱,幕后操作下拿到国家补贴后就不见踪影,至今仍拖欠着农户的土地租金。故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小岗村应着力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设定可靠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双边收入达到预期,产业融合才能如约而至。

(五)人才与资金不足

在我国提倡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传统农业受限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引领,导致在生产种植、经营销售等层面缺乏相关认知,传统农产品无法科学化大规模种植。农产品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科技、高价值农产品种类稀少。在农产品提质提量的增产中不具备优势,农民很难从农产品中获得高收益。不少乡村能人、农业能手不能形成培训组织,无法正向作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14]。截至2018 年9 月份,小岗村总人口超过4200 人,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累计192 人,大学本科以上79 人,大学专科58 人,中专55 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1)务工经商163 人,其中县内31 人,县外132 人;(2)务农23 人;(3)在县直单位和乡镇工作6 人。上述可见小岗村缺乏相关高等专业知识人才,仅有的部分高学历毕业生出现人才外流现象。同时受资金影响,不少私人企业主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银行拒绝贷款,因此带来的资金短缺从而导致无法建立现代自动化农场。新型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不能精准落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限于此,传统农业迟迟无法向现代智能信息化农业靠拢。

四、小岗村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的破解对策

为加快推进小岗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小岗的乡村振兴和跨越发展,本文针对上述困境及其成因,依据“加强规划,主体带动,利益联结,深入融合”的思路,从政策规划、龙头企业功能提升、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和产业融合路径选择等方面提出以下合理性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政策支持

围绕小岗村特色区域优势,摸清现有产业布局并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准小岗村现有定位,科学规划小岗产业发展。这首先需要依托本土农业资源,规划调整小岗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体系质量。通过把优质粮油、农产品作物等种植业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对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加快形成集中式规模化生产,建成优质农产品原料供应中心,做好精细化、附加值高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结合小岗村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加工业。为促进农业产业化,需将经营、销售、配送一同纳入管理模式,做到一体化全面发展[15]。由于农村产业融合涉及工商、农业、财政、旅游等多个部门,如果各部门限制过多,必将延缓农村产业融合进度,故政府需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遵循全产业链理念,统筹工作,做好产业布局;(2)结合小岗村实地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创新,方便于民;(3)树立一批典型经营主体,加强宣传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为小岗村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不竭动力资源。

(二)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

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着力点。通过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开发和拓宽农业新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村创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创收。同时利用农业绿色资源及环境优势,将农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及传统行业相结合,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农村特有旅游资源,深挖当地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采取“新型旅游生态+”的模式。通过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融入小岗文化,丰富小岗旅游业态[16]。同时科学规划设计不同的红色革命主题路线,开发富有小岗特色的民宿及休闲旅游产品,引导外来广大游客在休闲游玩的同时普及革命先烈事迹。另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交叉、渗透,并使农民自动分享第一和第二产业收益,构建新农业体系的同时促进工农业融合发展。

(三)厚植新型主体,强化带动辐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经实行了40 年时间,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及生产任务,同时又以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度,为我国上世纪年代末期增加粮食产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际,这一制度难以契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各项技术要求高,普通农户传统农业思想根深蒂固,缺乏经营意识及相关技术手段,无法在产业融合的浪潮中起到引领作用[17]。因此必须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具备现代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这主要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主,农村合作社为辅。目前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三次产业的典型模式,所谓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指以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与合作社和农户结合成利益共同体,直接或间接与家庭农场、农户建立契约关系,将产业链向农业生产链延伸,进而发挥其在资金技术、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分散式农户联合发展,产生规模效应,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这其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均有其独特优势与定位,农户生产成本低,对农产品种植更加精细;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技术先进、渠道销售广,规范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农商双向合作,引导农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同时深入推进农村农业法制建设,开展农村农业普法教育,强化农业执法。做到按规生产、以法治农[18]。

(四)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有效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参与主体复杂多元,通过引导不同利益主体形成风险共担、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相容关系,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工商个体带动小岗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而获得利润分成。如何激发不同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形成各个经营主体之间相互合作的新格局。第一,提高农民整体思想素质。培养当地农户学习基本文化知识,设备技能,文化能力作为第一生产力,使当地群众变成有理论、会实践的专业农村队伍。第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支持龙头化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与农户、家庭农场签订正规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且持续的购销关系,确保农产品生产原料基地有序稳步发展[19]。第三,采取按股分红的形式,引导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房屋等形式入股发展加工流通业,切实保障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和农村产业融合利益链分配中的话语权,从而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积极性。第四,引导社会资本到小岗村发展现代化农业,投资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规模大的项目和企业,推进农业生产生态化、标准化,有效提高小岗村就业岗位及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五)健全人才机制,加大资金支持

产业融合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具有一定经营服务能力的新型农民积极参与。小岗村党委应围绕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条件。依托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和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加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以互相挂职交流、定向培养等模式推动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合理流动,鼓励当地大学生成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家顾问团,同时积极引进外来专业学者,保障其生活基础及相关待遇[20]。另外整合当地企业家,农民代表及专家教授定期开设研讨会,争取到2020年底前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小岗村实施产业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国家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是为了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小岗村融合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相关建设项目需要资金支持。小岗村党委需连同当地徽商银行及民营金融机构实施政银保多位一体,通过设立农企担保机制,建立专营机构,形成绿色通道及协同服务机制,发展电子金融服务。同时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基础上,完善小岗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及小岗创发公司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另外继续推进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盘活集体股份资产,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1]。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岗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是乡村振兴战 略的大战场。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斩获新的生活理念,增加农村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是当下的主要目标。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得农村一产有出路二产有销路三产有活路,同时引入更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产业创新,助力农村多元化发展,科学规划工商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丰富业态发展,增强产业间的粘性聚焦,探索新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岗村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融合》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