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阐明了我国如何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矢志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比如坚持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唯物史观,强调改革的“人民”属性,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强调既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要“扭住关键”“重点突破”。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等。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通过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实践探索中正确处理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和重大理论课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具体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探究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逻辑,离不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以及它所孕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治世经验,是治国理政的“根”与“魂”。如《诗经·大雅·文王》对治国使命的朴素表达“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周易·系辞下》对改革意义的朴素表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淮南子·汜论训》对改革取向的朴素表达“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些思想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吐故纳新、锐意进取的优秀传统,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深厚自信和最持久力量的源泉,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些古语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两大历史性转变。中国革命文化在同各种政治势力顽强抗争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的表现形态,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正是因为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斗争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的,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民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此,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深化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整个社会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中国革命文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在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解放思想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对改革实践具有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不仅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文化,也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发展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结晶,是着眼新时代改革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论,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时代问题始终保持政治敏锐力的历史自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迈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步伐,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进入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开始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如进行分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等,改革呈现出市场化、全球化两大趋势,进入框架构建和体制完善阶段。这些实践探索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开启了信心之源和活力之源,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得以形成的实践先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改革也逐步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抓住改革过程中的紧迫现实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性改革集中推进、全面深入。这一时期是“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与前两阶段的改革思路和举措既一脉相承,又有突破创新,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中国本土之治的创造性发展,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揭示了当前主要问题症结的实质所在,表明亟需深刻的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实质包含了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而言,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人民的需要由“有没有”向“好不好”、由“单一需求”向“全面需求”转变。从供给而言,由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转变,实质反映了供给由过去的总量不足问题变为结构性问题。人民的需要日益多元化、高质量化,但供给却存在区域、城乡差异等问题,各个领域仍有不少短板,无法充分满足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同时,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显著,各种深层和浅层、旧有和新生的矛盾交织叠加,改革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特点,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供需矛盾,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这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规律。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植根于20 多年的地方主政经历,是长期在地方进行改革实践经验的升华。如,在正定制定“人才九条”,内容事关分配制度、人事体制、粮食政策、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推动正定从死胡同里走出来;在厦门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推动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探索,激活厦门港、进行民用航空体制改革、探索建设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等;在宁德提出反腐就是改革,改革必须反腐,全面清理违规建房,办好一件事,赢得万人心;在福州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提出晋江经验;在浙江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八八战略”。地方主政经历夯实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我国改革路径和模式的选择不仅是基于我国的实践经验,也是基于对当代全球化趋势和国外经验的把握认知,有着广泛的国际经验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打开国门,有组织地到国外进行考察交流,认真研究和汲取发达国家成功之处,寻求改革的外部经验和相关资源,对国内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3]同时,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上世纪末走入低潮,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必要性,深刻反思原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僵化的、教条的模式的否定,表明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改革并且善于领导改革,掌握改革的主动权和领导权。这些发展经验对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启示性和警示性,为我国改革行稳致远提供了有益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新部署,系统诠释了“为什么改”“往哪改”“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一系列事关改革的重大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改革思想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513-514两个“关键一招”深刻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从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果看,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实现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时期改革周期促成了经济增长周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大致经历了三个比较完整的波动周期,在每一个周期中拉动经济增速发展的力量均来自于改革,三个改革节点分别是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全方位开放。三项举措调整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其次,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看,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走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在新征程中,我们面临着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的三大陷阱的挑战,即“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三大陷阱的实质均是体制机制问题,涉及国际治理体系、收入分配制度、政府公信力等多方面。成功跨过三大陷阱,走好两阶段的新征程,必然要革除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深刻阐释了坚持根本制度和释放制度活力的辨证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刻性与创新性。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通过不断革除各领域体制机制弊端,优化、创新各方面的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活力,以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5]“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4]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定位和方向的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推进改革起到定方向、夯基石、划底线的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别侧重于从制度建设层面实现制度现代化和从制度执行能力层面实现治理主体的现代化。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高效的治理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切实发挥国家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把两者统一起来论述,形成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完整框架,说明改革进入了制度与主体相统一的阶段,充分体现了工具理性观和中国特色治理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其中第三个不能变,鲜明回答了改革为了谁的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等论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向度的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增加人民群众改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推动人民群众更加主动积极配合改革措施的实施。
纵观我国现代化的改革历史,每次改革的步骤、路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但出发点和最终的目标指向都是人民第一。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改革的初心与根本,就会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主、法治需要主要对应政治领域,公平、正义、安全需要主要对应社会领域,环境需要主要对应生态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改革”即“五位一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因此,既要系统思维又要辩证思维,既要上下联动又要左右协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正所谓‘立治有体,施治有序’。”[6]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触动既得利益、根本利益,要“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仅坚持“问题导向”,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兜圈子”等现象,仅坚持“目标导向”,会出现“问题找不准”“方法不对症”等现象,把二者相统一,就是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中不断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7]强调改革方法的重要性,改革方法关乎改革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前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方法论能够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的良性互动,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一种改革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搞建设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只能通过基层实践探索和总结规律,把成功的经验上升为制度,予以合法化进而推广。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开办乡镇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均是基层、地方先试先行。“摸着石头过河”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基层实践的第一性,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式。但是,当前改革面临新的形势,迫切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特色改革方法论。“加强顶层设计”的提出顺应了现实需要,体现了总体性构想和全局性谋划,以避免改革出现“碎片化”的情况和犯颠覆性的错误。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实践基础,“顶层设计”是对基层摸石头改革探索的呼应、保护和完善。因此,既要保护好基层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有效保证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机制,处理好“统”与“分”、“上”与“下”、“破”与“立”的关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已有,关键在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等,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改革精神,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践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落实要“五到位”的要求,即“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五到位”的要求是对改革各个环节的全面落实和监督。
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钉钉子”要抓住全局关键点,聚力解决关键问题,以点带面进而推动全局。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抓到底,常抓不懈,避免朝令夕改。抓落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正把改革任务落实到位、抓出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