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的主要工作之一,颇为重要。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很大程度沿袭了公立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因缺乏结合自身实情和自身特色的思考与探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师资队伍配备不科学。总体来看,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于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或业内的知名专家,另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前者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创造性及各类教学辅助手段的操作能力,后者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兼具二者优势的中坚力量比较匮乏[1]。
近年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许多独立学院加大投入,制定各类优惠政策来吸引高质量人才[2]。其中,部分独立学院不顾自身需求及实力,盲目引入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使得高质量人才才华未得到施展,从而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
(二)缺乏精准服务于各类教职员工的培训体系。独立学院缺乏精准服务于各类教职员工的培训体系,针对性不够强。针对不同类别的教职员工,培训培养的侧重点应各不同,对于教师来说,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培训板块是重中之重;辅导员岗位则应注重提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进行日常事务管理等相关事项的能力;行政除了重点培养优质服务上级和师生的能力,还应根据其职位的特殊性注重培养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例如,应侧重提升人事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促进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三)内部考核体系不健全。独立学院发展历程较短,考核理念和考核方式多数还是沿袭公办高校,没有结合自身情况作出较为成熟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独立学院内部考核体系不健全的现状。大多数独立学院主要是从教学、科研、出勤率等方面对教职员工以年为单位作量化考核,这种单一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并不能反映出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而且,这种定量式的评价方式会助长浮躁之风,影响高校的学术氛围。例如,教职员工为了在绩效考核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不注重质量,一味追求文章的数量,也并不能达到促进教职员工良性增值,高校稳健发展的目的。
(四)激励体系刻板。多数独立院校的激励体系较为刻板,没有与自身相适应的创新,目前所依托的点大体还是职称、职务及工龄,这样的激励体系并不能精准贴合教职工的工作成果,也无法体现个人的实际贡献,不能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年轻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独立学院应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沿袭而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反思和探索,摈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不科学的内容,积极推行与自身现状相适应的创新有效的改革战略,同时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教职工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提升高校综合实力[3]。
(二)构建科学的培训培养体系。作为应用型大学的独立学院,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将应用型这一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于不同的教职工队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制定对口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教职工分别开展分期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毋庸置疑,教师序列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分期培训为主;辅导员序列以提升学生工作能力的培训为主;行政序列则是侧重服务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培训。
(三)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够督促人才良性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更大的人才价值。在对教职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应秉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结合教职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对不同序列的教职员工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和多元化的量化与多阶段动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结合自身特色寻找有关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发挥人才的更大价值,进而达到职工与高校共同增值的效果,以提升独立学院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