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阳,邓修甫*,鲁志强
(1. 湖南科技大学 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 411201; 2.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 650041)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隧道大变形问题日益突出,隧道围岩往往呈现软弱破碎和高地应力等特征,隧道开挖后常表现为围岩变形量大,初期支护结构挤出破坏甚至发生隧道坍塌等安全事故.
对于隧道大变形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一些不同地层围岩条件的隧道工程研究,如泥岩夹砂岩[1]、辉绿岩[2]、穿越煤系地层[3]、凝灰岩[4]、板岩[5]、千枚岩[6]、第三系粉质黏土地层[7]和富水软岩[8-9]等,大变形破坏形式表现为初支混凝土脱落、拱顶坍塌、钢架扭曲及仰拱开裂等.通过地质调研资料,结合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隧道大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针对不同地层围岩提出了施作长锚杆、加深仰拱、双层衬砌、增大支护刚度、预留变形量和加设全环钢架等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的整治措施.
文笔山隧道穿过玄武岩夹凝灰岩地层,目前,杨英[10]在勘察设计方面提出此类地层条件下隧道开挖前的施工对策建议,但在施工过程中及后期的变形控制技术方面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文笔山隧道为背景,分析大变形破坏特征,探究隧 道大变形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大变形控制措施,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
文笔山隧道是一座分离式隧道,左右线均为单向双车道,隧道全长约2 800 m,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区海拔高程范围2 530~2 820 m,地势起伏变化大,隧道洞身段地表植被发育较好,乔木和灌木茂密,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55 m.
隧道路线位于扬子亚板块之盐源-丽江陆缘拗陷带,位于北东向构造体系的丽江-剑川断裂与丽江-宁蒗断裂之间.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褶皱与断裂十分发育,线路经过的范围主要有宁蒗沉降带、金沙区隆起区、鸣音沉降带及玉龙雪山隆起区.
隧道洞身段地表水不发育,隧道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类型、基岩裂隙水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多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体中,多以潜水形式出现,水量甚微;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P2β 玄武岩夹凝灰岩中,富含基岩裂隙水.
隧址区发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洪积(Qdl+pl)层、第四系坡残积(Qdl+el)层、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P2β)玄武岩夹凝灰岩岩层.以上各地层按照工程力学性能并结合工程特征共划分为8 个工程地质单元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①粉质黏土Ⅰ组;②碎石;③粉质黏土Ⅱ组;④玄武岩;⑤玄武岩、斜斑玄武岩、橄斑玄武岩及硅质玄武岩Ⅰ组;⑥玄武岩、斜斑玄武岩、橄斑玄武岩及硅质玄武岩Ⅱ组;⑦凝灰岩Ⅰ组;⑧凝灰岩Ⅱ组.
文笔山隧道大变形段围岩初期判定为V 级,洞身段采用三台阶开挖法,隧道预留变形量15 cm,隧道主洞围岩开挖断面尺寸:宽12.5 m×高10.05 m(含仰拱).原设计支护参数如下:超前支护施做Φ42×4小导管,L=4.5 m,环向间距30 cm,沿拱部120°范围布设;系统锚杆为Φ25×3.5 中空注浆锚杆,L=3 m,间距100×60 cm;全环布设I18钢拱架,间距60 cm/榀;挂设φ8 钢筋网,尺寸15 cm×15 cm;拱腰工字钢接头处与拱脚起拱线处每侧各打设2 根Φ42×4 锁脚小导管,L=4.5 m,每榀8 根;初支喷射混凝土厚度25 cm;二衬及仰拱混凝土厚度50 cm.
文笔山隧道进洞后,工程前期按原设计施工方案进展顺利,隧道变形量较小,然而当左、右幅隧道掌子面各自开挖进尺约640 m 时,两隧道掌子面后方均出现大范围的大变形破坏现象,左右幅隧道大变形段范围分别为 ZK150+468~ ZK150+490,YK150+486~YK150+500.
隧道围岩初期变形剧烈,隧道结构体系变形分布不对称,具体表现为初支混凝土开裂和掉块,工字钢挤出扭曲和初支局部侵入二衬净空等现象,其中拱顶部分部位和B、C 单元接头处变形较为严重,侵限后随即对沉降较大段落采取加设护拱的形式进行处理.隧道大变形破坏现象见图1.
图1 隧道大变形破坏
对于隧道变形破坏段,结合实际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大变形破坏情况,左右幅隧道拱顶沉降累计位移情况见图2,水平收敛累计位移情况见图3.
图2 拱顶沉降时间曲线
图3 水平收敛时间曲线
从围岩监测的具体数值来看,左右幅隧道选取的2 个断面的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变形量均较 大,且拱顶累计下沉数值大于水平累计收敛数值.左幅断面ZK150+473 拱顶沉降量累计约525 mm,水平收敛量累计约450 mm;右幅断面YK150+ 491 拱顶沉降量累计约386 mm,水平收敛量累计约361 mm.
从围岩监测曲线形态来看,左右幅隧道2 个断面围岩变形剧烈,位移曲线斜率较大,2 个断面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曲线走势大体相似,反映了此段围岩整体条件较差,也反映出左右幅隧道开挖区域围岩条件的相近性,且拱顶沉降较水平收敛曲线陡,累计经过30 d 左右变形趋势渐缓.由于围岩变形量已大大超出设计预留变形量,导致初期支护破坏,随即停止观测,进行临时防护处治.
为了更加全面分析围岩变形规律,探究围岩大变形原因,下面对围岩变形累计量较大的左幅断面ZK150+473 的位移速率时间关系曲线进一步分析,如图4 所示.
可以发现,隧道围岩变形速率波动大且不稳定,围岩变形速率数值非常大,变形速率受隧道台阶分部开挖影响较大,如在开挖下台阶达到最大值,如拱顶沉降速率最大达65 mm/d,水平收敛速率最大达34 mm/d.总体来看,围岩拱顶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前期,中后期速率相对较小,围岩水平收敛变形速率整体较大,反映出围岩压力释放快,变形剧烈,围岩自稳能力差,岩体差异性大.
图4 累计位移速率时间曲线
受丽江-小金河构造带影响,文笔山隧道区内构造破碎带较发育,该段地表有一条山沟通过,山沟位置及走势见图5,左幅隧道ZK150+480 前后里程位于图5 中标圈所示位置.此段设计为软弱破碎带,隧道地层岩体组成差异性大,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自稳性差,是隧道出现大变形的重要原因.
图5 ZK150+480 里程前后与地表山沟交叉
隧道洞身岩性为玄武岩夹凝灰岩,因凝灰岩透镜体具有赋存随机性、分布无规律性,另外由于玄武岩喷发具多期和间歇性的特点,以及凝灰岩与玄武岩接触带强烈的动力蚀变作用,造成凝灰岩周围的玄武岩局部为全风化或强风化.因此隧道区各岩层间变化较为复杂,从而导致支护结构体系的适应性差,开挖时常有掉块和脱落现象,最终出现初期支护体系变形量大、初期支护破坏和侵入二衬净空等灾害.
根据地应力测试结果,区内的初始最大水平主应力为8.78 MPa,部分区段由于围岩风化严重,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极低,隧道开挖面附近属于高应力状态,且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10°,与隧道轴线方向接近垂直,对隧道边墙稳定性不利,是隧道出现大变形的主要原因.
玄武岩组地层基岩裂隙水较为发育,地表水随岩石缝隙下渗,进一步软化凝灰岩,破坏玄武岩与凝灰岩间的结合,降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根据取样试验资料,凝灰岩夹层自由膨胀率为(40~80)%不等,属弱~中膨胀土,膨胀土遇水易软化和膨胀,赋存水条件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
该段原设计为SF5a 型衬砌和I18 工字钢,其难以抵御围岩压力,因工字钢在围岩压力下产生变形,导致初支开裂和掉块.拱部下沉较大,拱部初支侵入二衬空间.起拱线位置(B、C 单元接头处)收敛较严重,原设计锁脚小导管长4.5 m,每个接头处2 根,不足以锁住拱脚,初支起拱线处收敛较大,钢架挤出破坏.
对初支结构体系检查发现,施工中存在部分超挖现象,围岩与初期支护结构间存在空洞,导致围岩松弛,加剧围岩变形.另外隧道机械开挖、微爆破、初支闭合成环不及时等施工活动对围岩变形也产生不利影响.
掌子面暂停施工,表面喷射C25 混凝土进行封闭,稳定掌子面变形.大变形范围段设置临时支撑,防止支护结构的进一步变形破坏.对围岩大变形破坏段注浆加固,增强支护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待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后及时对侵限段进行拆换拱处理,刚拱架沿隧道纵向逐榀更换,加强大变形处治段围岩监控量测,分析后续围岩变形处治效果.已破坏大变形段处治技术见图6.
图6 大变形段处治措施
4.2.1 改善超前支护类型
左右2 幅隧道大变形段拱顶沉降累计位移较大,破坏较严重,原设计超前支护为Φ42×4 mm小导管,长度L=4.5 m,不能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变形.因此,应增强未施工段拱顶范围超前支护强度,改为长度L=9 m 的Φ108×6 超前大管棚,搭接长度3 m,以实现更好的围岩预加固效果.
4.2.2 加大预留变形量
根据施工中监控量测成果动态调整预留变形量,使围岩应力得到合理释放,减小其对支护结构的接触压力.
4.2.3 提高初期支护强度
隧道大变形段围岩组成差异性大,岩体稳定性低,进一步核查掌子面前方围岩性质,修正围岩级别,调整支护参数.未施工段衬砌类型由原设计SF5a 型调整为SF5c 型衬砌,增强初期支护强度.
4.2.4 增强锁脚连接
隧道单侧工字钢起拱线处(B、C 单元接头处)Φ42×4 mm 锁脚小导管加长到6 m,每个接头处设置4 根,拱腰接头处2 根,每榀共12 根,由此提高隧道关键部位强度,达到更快速、有效控制变形的目的,改进的锁脚连接方式见图7.
图7 锁脚小导管布置
4.2.5 强化施工质量
进一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杜绝锚杆和锁脚导管数量不足,注浆不饱,刚拱架间距及竖直度、拱架悬空及单元间连接板连接不规范,钢架与围岩间不密切,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等质量问题. 隧道大变形前后处治方案对比具体见表1.
表1 大变形前后控制技术对比
隧道变形控制方案变更后,初支结构未出现侵限及大变形破坏现象,返修段与试验段围岩变形速率与位移量均明显减少,试验段拱顶沉降量不超过20 cm,水平收敛量介于30~45 cm(小于总预留量50 cm,每侧25 cm),围岩位移量处于可控的安全范围内,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度计划,表明上述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的实施是合理的.
1)文笔山隧道初始地应力高.围岩岩性为强风化凝灰岩夹玄武岩,隧道地下水较丰富,其凝灰岩为多次旋回所形成,遇水软化现象较严重,并具有膨胀性,物理力学性质较低;另受丽江-小金河构造带影响,隧址区强风化岩体岩性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差.上述2 种条件进一步加重了隧道变形.
2)隧道围岩大变形破坏具有突发性.大变形段之前里程未发生大变形破坏,初期支护强度足够大,但后期仍抵抗不住围岩压力,隧道出现大范围变形破坏,导致多处换拱,施工风险较高,施工难度大.
3)对于文笔山隧道的软岩大变形段落,探讨了大变形原因,重新修正围岩级别,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超前支护、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锁脚连接及二次衬砌等控制技术方案进行了修正,隧道围岩大变形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