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摘 要: 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回归内在价值追求的客观要求。挖掘学校体育德育资源要体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统一、体育课程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内容维度主要包括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规则规范和竞争意识、集体主义情感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在实践路径及策略上,一是要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有效融合资源与课程;二是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协同多学科挖掘资源;三是积极落实体教融合新理念,拓展学校竞技体育德育资源。
关键词: 学校体育;德育资源;挖掘;三重逻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1-0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功能逐步凸显,各课程开始重视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开展育人工作。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基于“体育”与“德育”的内在关系,提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要求。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要素及资源,不仅是当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回归课程内在价值追求的客观要求,急需我们从价值、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与逻辑路向予以梳理与回答。
一、价值逻辑: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中德育资源挖掘的依据及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再到近期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旗帜鲜明地说明了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体育作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部分,在落实教育根本任务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首先,在国家层面,“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1]。体育要促进时代新人的体质健康、能力素质、精神品质等方面发展,要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力资源和基础保障。其次,在学校层面,“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要让体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体育德育资源,可以更好地引领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使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建设、教学活动等得到综合提升。第三,在学生层面,我国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现象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隐患。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增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充分挖掘体育的其他育人资源,帮助学生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具备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
(二)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德育资源是指在学校中学生进行各种道德思想的教育知识体系总和。体育德育资源是指在学校体育过程中运用体育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种德育融合与干预的资源,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体育作为学校五育并举的核心内容,既能给学生提供强身健体的方法与途径,也能提供包括认同感、荣誉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在内的情感引导和道德教化。但在實践中,我国现行的学段、课程过度割裂导致学校体育功能弱化,无法单独满足体育铸魂育人的新需求。推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成为当下育人改革的重要议题。首先,从课程内容看,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有助于统筹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重新审视和处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资源之间的关联,促使体育课程变成一个互相连接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成长为对个人、集体、国家、社会有整体性认知思维、理性而健全的人。其次,从课程实施看,体育德育资源的挖掘强调以学生的兴趣动机和发展规律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遵循从情感到认知,再到实践自觉的发展逻辑,体现跨学科、跨学段的迁移性特征。再次,从课程评价看,传统体育教学一般注重对学生体能、技能等结果的客观记录和量化考核,缺乏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品质行为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深入挖掘体育德育资源从评价目标上拓展了体育评价维度,注重从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评价出发,实现课程与人的统整,有助于引导体育在内外关系上实现形式联合的资源优势。
二、理论逻辑: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中德育资源挖掘的理念与内容
(一)体育课程德育资源挖掘的理论基础
1.体育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统一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教育性教学”思想中提出“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强调“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3]”现代系统理论要求从整体主义视角对课程与教学进行系统研究、全面透视,形成课程合力机制。在此背景下,整体教学论和课程统整理念作为与课程分化相对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应运而生。整体教学论强调以教学的相互关联性、整体性和渗透性为原则,强调学习者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促进人的身心、情感和精神的和谐发展[4]。课程统整理念强调基于一定的逻辑基础或价值依据,使原本分化的课程形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5],旨在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出发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理念或课程哲学,使“原本分化的课程要素形成有机整体或把未分化的经验、知识形态纳入学校课程的持续性行动”[6],在价值观上强调对受教育者思想教育持续性反思性行动的引领。深入挖掘体育德育资源首先依据于学校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努力形成体育与德育的合力机制,认真研究体育课程蕴含的德育要素,予以充分挖掘和有效渗透。二是同向整合德育的基本要素,统整其与体育学科之间、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结,实现“尊重整体的学生、谋求课程的统整,建构整体的教学,践行整体的语言和塑造整体的教师”[7],终极目标是培养整体发展的人。
2.体育课程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是造成体育与德育分离的主要原因。分科教学是指在学校依照不同学科采用不同课程实施不同的教学法,即每一学科都注重各自学科的教学规律、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完成自己学科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从理性价值角度看,分科教学源于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体现的是工具价值理性,即强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确认工具或手段的有用性,追求物的最大价值的功效。体育课程德育资源的挖掘在价值理性层面,就是追求课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载体,就是要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割裂性和各自独立的思维框架,在综合育人这一更高的目标层次上实现统一。要实现这一价值理性,就需要在体育课程中挖掘更多德育隐性教育资源,在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之间搭建桥梁,使其融通,相互促进,通过挖掘体育课程的伦理资源、道德话题、理想境界,在以体育德和以德育体二者之间实现统一。
(二)体育课程德育资源挖掘的主要内容
结合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进行德育渗透的要求,笼统而言,学校体育课程在德育资源挖掘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培养
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和培植爱国情怀。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具有更直观的外在表征和更直接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注重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挖掘和展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学生提供建立认同的共享经验与体验,激励其增强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结合其他学科引导学生参与和传统体育相关的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竞赛程序等内容学习,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如“武德”“礼仪”等,增强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兴趣,弘扬体育道德风尚。例如,通过开展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感受到体育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对传统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观念,将其内化为自己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其内化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学校体育德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团队合作、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行为,体现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良好风貌。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复杂的对抗练习情境和比赛情境以及挑战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品格和道德。
3.规则规范和竞争意识
体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群体性的文化,可以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培养规则规范,养成竞争意识,促进团结,加深友谊。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着重强调在体育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公平参与竞争、如何尊重规则与对手等方面。一是要高度重视奥林匹克精神是学校体育德育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的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追求更高更快等精神品质作为体育教学利用的德育资源。二是渗透竞技体育的意志品质与道德品质。例如,在田径运动如跳高、跳远等项目中,培养学生克服恐惧勇于自我展示的意志品质;在一些耐力练习如长跑中,激发学生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在一些团体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中,培养学生平等协作、诚信友爱、文明礼貌等高尚品德。
4.集体主义情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即强调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各尽其力。在很多的体育活动中蕴含着集体主义与协作意识,例如女排精神体现的就是一种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代表,赞扬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包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中德育资源挖掘的路径与策略
(一)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有效融合德育资源与课程
挖掘学校体育课程的德育资源,首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寻课程内容、学生发展与课程资源的内在契合点,搭建起融知识传授、技能教授与价值观引领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整合。为此,一是要激发教师的体育德育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意识,在教师培训中强化教师不仅是某一学科的教师,更是学生精神塑造、价值引领的“传道者”,明确将德育贯穿于体育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二是要增强教师进行体育德育资源挖掘的能力,不仅要提升体育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拓展其在教学活动中挖掘资源、拓展理论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还要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互动、资源互通的能力,从整体上统筹体育德育资源开发利用,避免因各科教学中“各自为政”“相互脱离”而造成的资源低级重复和资源浪费情况。
(二)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协同多学科挖掘德育资源
形成学科交流互动机制协同化挖掘资源。首先,以“人和知识一体”为支点设立资源挖掘的分段目标。大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针对他们进行体育德育资源挖掘,不能囿于各自学段,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是要遵循大中小学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和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规律,做到不同学段前后关照,螺旋上升地挖掘体育德育资源。例如,小学阶段重在道德情感的启蒙;初中阶段重在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高中阶段重在培养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体育课程的德育资源挖掘要进行分学段、分层次的目标定位,确保各阶段能各有所为、各尽其力、各有所获。其次,要坚持将体育阵地与其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打造以体育课为主阵地,整体性创新其他多类实践载体。一是“理直气壮”用足用好學校德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德育课程与体育课程的关联性与渗透性,加大力度在大中小学的体育课中融入德育要素及资源。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体育德育资源。二是综合性创设其他多类型资源挖掘活动。例如,可利用校园运动会、综合实践活动、访学联谊活动、奥运会、世界杯比赛等,推进体育德育资源相融合。
(三)落实体教融合新理念,拓展学校竞技体育德育资源
认真落实学校“体教融合”的新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三大体系,充分挖掘其德育资源。坚持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相协同,抓住学校体育课程主渠道的“点”,营造社会氛围的“面”的协同,实现“点面结合”。一是统整体育“学、练、赛”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使其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与学校各学段体育教育目标达成规范化对接与衔接。二是统整学校体育“学、练、赛”校内校外两支教师队伍。校内教师队伍主要以学校体育和其他学科相关教师为学科教师主,校外教师队伍主要分布于体育训练及比赛基地,或是与学校“学、练、赛”相关的公共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员。从体育德育资源挖掘途径看,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师、课程专家和教育研究者组成协同团队,提升各自的交流协作能力,促进知识共享、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达到跨学科、跨领域、跨空间的协同效益。三是争取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统整好学校体育德育挖掘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关系,确保三方同向合力,协同用力,发挥同向同行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华,王恒志.习近平欢迎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新华社 [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6/c_1112104807.htm.
[2]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网-人民日报[EB/OL]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
[4] 王海青.论整体主义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9(4)34-44.
[5] Beane J A.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7:8.
[6] 刘登珲.课程统整的概念谱系与行动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20(1):38-51
[7] 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9-167.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所级个人“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國家认同教育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YJ202000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