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全民健身的实施路径

2020-01-15 10:09潘宁
科技资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实施路径

潘宁

摘  要: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直接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并运用逻辑分析围绕高校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的使命与担当进行探讨,并提出高校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基层群众健康;面向国家战略达成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激发体育科研创新活力;在提高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的同时,扩大自身健康文化传播影响力。

关键词:健康中国  高校  全民健身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225-03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expert interview, direct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and using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national fitness" to help "healthy Chin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oints out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o serve the health of the grass-roots masses; to face the opportunity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stimulate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vitality; while improv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erv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culture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tional fitness; Implementation path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回应了人民的健康需要和对疾病医疗、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后顾之忧的关切,把人民健康置于“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地位,并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量证据表明,全民健身是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和健康治理中非医疗干预最积极、最有效的重要手段,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础、前端要地和有力支撑。学校体育工作蕴含着“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两大国家战略,是这两项工作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所在。高校应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和教育工作重点,围绕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开展体育工作。因此,推动高校全民健身的社会化融合,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中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高校全民健身的社会化融合进行研究,拓展其理论体系,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1  高校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的使命与担当

1.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党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与培养的手段、途径最终都要围绕人来进行,学校体育主要是传授体育的运动知识、技能与健身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但如果学校体育的价值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是不够的,育人才是本质,因此在对学生“育智”“育体”的过程中,更要强调发挥“育人”和“立德”的功能。2020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在高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回信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也表达对优秀人才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的殷切希望。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围绕“为谁培养、怎么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关键性问题来培养党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1.2 服务国家战略,从“跟随”走向“引领”

纵观近千年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大学发展的实质,是大学基础能力和支撑能力的建设与提升, 进而服务和推动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过程[2]。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的诉求,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之中。

以往,我国高校体育从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的体系,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这还并不意味着高校体育已经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双重国家战略需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其社会贡献力的殷切期盼。此外,还面临着体育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和体育学科在国际上“话语权”不够等问题。基于此,高校体育工作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由“被动跟随”走向“主动引领”,从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科研创新、经济与社会贡献力、文化传播影响力等方面提高自身关键能力,来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要。

2  高校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的实施路径

2.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基层群众健康

“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双重战略,涵盖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个方面,并且是以学校体育作为着力点进行开展。高校是学生教育阶段的最终环节,高校体育是否成功实施是影响大学生踏入社会后群众体育开展的决定因素。在此阶段明确人才培养规格,通过体育教学、课外群体活动、体育俱乐部及运动队训练等方式培养他们“锻炼”的习惯,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打下牢固的基础,对其今后步入社会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此外,我国目前有许多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专业类体育院校都开办了体育专业,有着数量众多的专业师资和学生。针对当前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才需求的方向,统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充分考虑学科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打造具有全身健身与全民健康特色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促进体育专业类学生掌握系统的健身基础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使其在进入社会后能将所学进行传授与释放,起到对大众健身或群众体育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同时能够让他们承担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关领域的咨询、技术指导与组织管理工作,以此来服务基层群众健康。

2.2 面向国家战略达成和体育产业发展,激发体育科研创新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的论断[3],高校是知识传播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摇篮,也是国家和民族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达成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要依赖其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第三、第四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综述进行梳理:首先是选题较广,体现了多视角多领域综合研究的特点,特别是全民健身、全民健康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其次是新理念、新论述的出现,提出了体医融合的实践路径,主动运动干预,健康关口前移。需要反思的方面还存在研究方法、学科交叉不够深入,人文科学视角探讨制度、政策层面较多,自然科学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视角研究较少;从对策和建议方面来看,宏观空泛的甚多,微观具有可操作性的甚少;部分研究领域如运动引发疾病、损伤和风险评估等涉及不够。缺乏创新,如困扰我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等关键性问题未有明显突破。因此,高校需要打破科研唯论文、课题数量的评价标准,破除水平低不断重复的局面,打造能促进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激发高校体育科研的创新动力。

2.3 提高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十九大报告基于“新时代”概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聚焦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体现在发挥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和体育智库的作用,以及在人力和体育器材、场馆硬件资源供给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首先,需要高校畅通渠道,加强与体育决策部门、民间社会体育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和科学的机制,并且不管是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进行政策研究,还是为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进行全民健身的发展规划和参谋咨询,都要树立发展体育为人民,体育智力成果人民共享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4],才能使体育智力成果转化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等公共体育服务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其次,高校体育要与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紧密结合,发挥辐射、带动,以及体育资源社会化共享功能。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是通过体育专业师资、体育专业类学生以及校内体育社团参与社会全民健身组织的管理与运行,并提供专业健身技能指导,丰富社区体育生活和传播校园体育文化。而高校体育器材、场馆等硬件资源可以在完成本校教学与训练任务后,制定科学的政策,合理进行规划与利用并对社会进行开放[5],既能解决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硬件缺乏的问题,又能降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运营成本。

2.4 提升健康文化传播影响力

健康文化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根据其具备的相关文化特征可以凝练为: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理念、知识、制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是人们在增进健康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健康文化可以影响人们的态度与认识,可以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那么,预防为主是健康中国的核心理念, 要求首先要营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 然后在此环境下传递养成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6],而全民健身是一种“治未病”的非医疗干预,也是健康关口前移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高校要以体育工作为起点,发挥全民健身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就需要提升高校健康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大力弘扬与宣传健康文化。可以通过面向社会举办健身、健康知识培训与讲座,并提供全民健身技能指导、定制个体运动处方、大众体质监测与监控、运动损伤康复等服务的方式来增进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功能,更能提升自身健康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3  结语

“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都是国家层面的大健康战略,但两者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健康中国”是“全民健身”实施的最终目标并起到引領与指导性作用,而“全民健身”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工作蕴含着“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两大国家战略,是这两项工作的契合点。高校作为全社会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服务全民健康的过程中更应发挥自身的功能,肩负起国家与民族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1).

[2] 宣勇.大学能力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5):14-23.

[3] 金伟,陶砥.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旨归: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J].湖北社会科学,2018(5):153-157.

[4] 刘盼盼.新型体育智库建设中的体育科学研究工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12-17.

[5] 刘俊一.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2):150-153.

[6] 王松,张凤彪.“健康中国”引领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8):38-41,66.

[7] 李文娜.浅析邓小平科技思想及时代价值[J].新西部,2019(23):90-91.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实施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