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慧 公伟
摘要:为解决当前社区街道空间中步行体验缺失的问题,塑造高品质的街道环境。研究从人的步行体验需求和当前社区街道空间步行环境现状谈起,通过对开放社区街区模式与步行体验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结合相关案例进行阐述,研究得出开放社区视角下的社区街道空间步行体验提升策略,为我国城市更新优化设计在社区街道层面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步行体验 街道空间 开放社区 街道尺度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147-03
一、封闭社区的盛行与开放社区的推进
随着封闭社区的盛行,我国城市道路已基本形成宽马路、稀路网的结构。这种以汽车优先的街区规划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问题,但随着建设规模扩张,封闭的社区围墙限制了城市路网的渗透,步行网络的连通性降低,对社区街道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街道生活消失、路上无行人、步行空间被侵占、空间品质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与居住者的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则是人的需求和感受被忽视。当前封闭社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限制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引入新的社区规划和街区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2016年2月,在国务院提出的城市规划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街区制开放社区的建设以及建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这种高密度、小尺度的街区模式,可以有效地限制车速,为街道上的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步行出行的方式,如图1。这一趋势也对街道空间的步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不再是汽车的停车场,而是可以供居民进行交往、娱乐的社区聚会场所[1]。在此契机下,如何优化街道空间环境,重唤街道生机,给行人提供人性化的步行体验,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二、步行体验与社区街道空间现状基础研究
(一)人在街道空间中的步行体验需求分析
社区街道并不只是一条功能存储的交通道路,它还是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活动与感受社区文化的重要场所。高品质的街道能给人带来从感官到心灵多层次的体验。因此,街道空间应当同时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2]。
1.物质需求:通行仍是社区街道的基本功能,街道应当具备安全、连续、舒适的通行条件。街道要有足够宽度的步行空间和连续的步行路线,满足行人不同的步速需求,减少人们频繁穿越交叉路口的次数。同时,街道空间还需为各类人群提供安全可靠的活动空间和进行各类活动的服务设施,满足不同行人的街道活动需求,例如儿童打闹玩耍,居民散步遛狗、游客浏览休憩等都是社区街道中最常见的步行活动。
2.精神需求:步行体验更注重行人在空间中漫步时,感官和心理的真实反馈。街道作为社区生活和文化的载体之一,应当为居民创造更好的交往渠道,人在步行活动中能收获更多的信息和精神启发。行人可以通过与街道空间的互动产生各类感知行为,在视觉审美和感官感触上获得积极向上的体验,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不同年龄群体对步行体验需求的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年龄群体因步行行为存在差异,对步行体验需求也显著不同[3]。一是,高龄老人与学龄前儿童由于受步行能力的限制,此类群体对家和目的地的步行可达性要求较高。二是,相较年轻的老人和青少年由于身体素质的提升,出行行为不局限于单次出行,此类群体不仅强调步行可达性,同时也关注街道串联多个空间的步行连通性和便捷度。三是,中青年群体由于其精神需求更加年轻化,此类群体对步行空间功能要求更为丰富,期望步行兼顾购物、娱乐、观赏等功能,更加重视步行过程中的参与感和空间愉悦感。
(三)现状社区街道空间供给与步行体验需求分异的问题总结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出行,城市居民也都认同步行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人们的步行出行率仍比较低。导致居民步行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为当前街道空间品质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展不平衡。社区街道作为与居民接触最频繁的线性公共场所,其步行环境更是存在诸多问题,原本富含生活气息的街道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通行通道,而非公共空间,如图2。现状社区街道空间供给在满足行人步行体验需求时,出现了一些应对的盲区和问题。
1.街区尺度整体偏大,忽视了对行人的尊重:受封闭社区规划模式的影响,街道中的机动车路权重严重大于行人路权,导致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忽视了行人的尺度和感受。调研发现,我国社区的街区尺度整体偏大,街道轮廓线尺度过大,给行人带来明显的疏离感、陌生感;过窄的人行道导致步行空间匮乏,行人穿行在承载快速车流的街道时,容易产生压抑和不安的心理感受;街区各节点之间的步行距离较远,居民出行距离变长,人们不愿意停留在单调冷清的街道,难以形成活跃的社区氛围[4]。
2.街道空间体验感差,街头活动受到限制:街道空间体验感知表现在步行道路通畅性、路径舒适度等方面。目前我国社区街道的步行空间被侵占的现象严重,侵入步道的电线杆、广告牌等街道附属设施和占道经营的小摊贩、随乱停放的自行车等外部因素导致街道通行路面变窄,降低了步行网路的连续性和顺畅性;被压缩的街道空间缺乏足够的逗留区域,空间品质达不到舒适宜人的要求,难以带动居民利用街道进行社交活动。
3.街道界面品質低,难以激发街道活力:街道界面是反映街道空间品质的重要元素[5]。我国现状社区街道两侧功能多以居住为主,临街界面采用围墙分割和封闭建筑的形式,这种街道的边界透明度低、形式单调缺少吸引力,导致行人通行的心理距离增长,影响步行体验;同一街区内建筑表皮元素搭配的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临街店铺标识相对杂乱,协调性差;街道铺装较为陈旧,无障碍通道曲折不合理;这一系列消极的街道界面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步行活动的乐趣,难以激发街道活力。
4.街道空间功能匮乏,受众人群单一:街道空间功能多样性对提高居民步行积极性有较大影响。目前国内社区街道沿街生活功能较为匮乏,并存在公共服务配置布局不均的现象。在空间类型方面,缺少具有吸引力的休闲空间,仅有少量由街道边角形成的小尺度地块配置了简易的公共健身器材。在功能多样性方面,只满足了老年人打牌和简易健身的需求,对于其他人群的活动多样化需求满足度较低。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参与街头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5.步行辅助设施不全,步行效率得不到提高:随着人们对生活标准的提高,街道服务也提出了高品质、多元化的要求。目前国内街道中设置的基础配套设施只能满足行人安全通行的基本需求,而有助于提升行人步行体验的辅助设施存在较大的缺失,如供步行者休憩的座椅、遮阳挡雨的廊架、鼓励绿色出行的标识系统等。步行辅助设施品类的缺失也降低了行人的步行效率和活动持续性,导致行人丧失驻足停歇的热情。
三、开放社区街区模式与步行体验相关性研究
开放社区的街区建设强调宜人的尺度和高效便捷的步行系统[6]。其“窄路密网”的街区模式有利于塑造舒适便捷的步行环境,对提升步行体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社区街道网络形态对步行比例的影响
居民步行出行比例与街道网络形态密切相关[7]。开放社区下的街道具有小街区、密路网的肌理优势,有着较高密度的网路线及网路面,如图3。这种高网路的渗透可以为社区引入更多元的慢行工具,提高街道步行网络的渗透性和连通性,社区居民步行即可达到多个目的地,从而提高步行比例。
旧金山最大的公共社会住房区-Hunters View社区,其前身是1943年建成的工人臨时住房,原有社区街道布局与外界缺乏联系。经政府重新规划建设,新增的公共交通路线和慢行系统更深入地渗透进社区内部,将原本孤立的场地与外部街区重新串联,如图4。更高密度的步行网络给街道带来了多个安全的向内型开放的小空间,这些小空间的存在让街道更加有吸引力,促使人们更积极地走出家门参与街道活动,重焕街道生机。
(二)开放社区街道空间特征对步行体验的影响
临街空间丰富性对提升步行体验具有积极效应。开放社区的街道功能混合度较高,沿街建筑大多布置了充足的底层商业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在步行范围内就能获取到各类生活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多目的性的步行需求,也为街道带来了更丰富的活动场景和更多的人气。开放社区鼓励建筑退界空间与步行道进行一体化设计,临街建筑后退形成了节奏变化的沿街界面,为街道带来了更充足的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街头活动,如健身、广场舞、下棋等。促进居民在社区层面通过步行出行方式进行交流、消费和娱乐。同时,因沿街建筑的局部打开,建筑内部呈现对外欢迎的态度,街道边界视线变得开阔,增大了街道的视觉吸引力,也给步行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
美国海斯谷的商住混合3001vy社区,通过对临街商铺建筑前空间进行设计,展现了建筑对街道生活的支持。设计利用向外延伸的雨蓬、装饰柱廊等构件形成了灰空间,增加了边界空间的人气,如图5。沿街立面通过透明的幕墙使建筑内部与外部街道之间的视线相互渗透,吸引行人的驻足及进入,激发了双向窗口效应和街道生活氛围。图6建筑表层使用与街道材质相同的墙面、铺地材料,让街道氛围在建筑内部得到延续,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人以亲切、自如的空间感受。
四、社区街道空间的步行体验提升策略
(一)提升步行体验的设计原则
对社区街道空间进行步行体验提升是为了更好地以居民为核心组织社区生活空间,其内涵实质是以人的尺度和体验来重新认识街道,改造街道。那么在社区街道空间设计中,如何提升步行体验,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重视街道的功能定位:社区街道作为城市居民使用最为频繁的线性公共空间,应具备通行、交往、休憩等多种复合型功能。在满足居民交通出行的基础上,社区街道可以承载更多的生活类、休闲类活动的发生。这些街道活动对通行时长、街道便捷度、步行空间环境、设施混合度等方面有极大的要求。在进行街道空间设计时,要将交通性与生活性并重,充分考虑街道活动特征,协调好各类行为活动与街道空间供给的配比,让社区生活在街道中得到延续。
2.满足多样的步行需求:步行是社区居民首要选择的出行方式,社区街道应当满足步行者在街道空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及设施,关注人在空间中漫步时的心理及视觉、触觉等感官的真实感受。同时还需重视不同年龄群体的社区行为特征和对步行需求的差异性。从空间配置上,灵活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诉求,实现空间布局、设施分配与步行者实际需求的有效契合。
3.“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街道是承载社区生活的重要场所,街道设计应体现以居民为主体的公共属性,街道规划需遵循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在空间上,以人的需求为设计导向,打造舒适便捷的步行空间及功能多样的活动场地;在街区尺度的控制以及对街道界面的表达上,注重人的尺度和感受,为行人提供舒适丰富的感知体验。在公共服务配置上,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和步行可达性灵活布置,使公共服务设施与街道空间产生最大效益。
(二)社区街道空间步行体验提升设计探讨
1.构建人性化的街道尺度和街道边界:打造舒适宜人的街道尺度和沿街建筑体量是构建人性化街道的关键。大部分开放社区的建筑多控制在6—7层,建筑高度在40m左右。随着建筑层数的增高,街道宽度也会有所增加,为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街道的宽度应与沿街建筑高度比例相适应[7]。空间心理学表明,1:1左右的小街道空间围合度较好,给人以天然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如果大于1:3就要借助一些界面媒介,如通过种植软质的乔木来缩小侧界面的感知宽度。在我国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1:20的高宽比,街道空间毫无安全感。研究表明,有吸引力的街道宽度以7~8m较为合适,狭窄的车道可以降低过往车辆的车速,保证行人的安全。如图7。
好的街道边界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透明度是提升街道边界质量的有效途径。边界区域较之透明开敞的空间显然更受人们青睐,因为其具有更多逗留聚集的可能性。具体可在临街处设置口袋公园、小广场等开放性高的场所,使其成为行人可以自由进出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看到场所内部正在进行的活动,增强行人的参与感。场所边界可采用通透性高的栅栏和软性的绿化植被等元素来围合地块,建立起场地内部与外部街道的视线联系,实现视线和景观之间的相互渗透,如图8。同时利用雕塑小品、小型植栽、矮墙等公共设施对街道边界进行邻域划分,在围合空间的同时又具有通透性。
2.打造连续的步行网络,提升街道界面活力:街道步行网络密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步行体验的节奏感和丰富性。过长且无交叉口的街道空间单调感显著,易导致通行心理距离增长。在现存的街区布局上,可利用建筑周边空间来开发出更多的步行路径,提高街道步行网络密度。结合完善的街道网络和合理的土地利用,对街道进行分段式改造并置入空间节点来激发街道活力。街道连续性还需要注重行人对空间的心理感知,和谐统一的沿街建筑形式可以在视觉感知上使街道的延续感得到提高。
高密度的步行网络可以创造更多的街道界面,界面本身的细节和丰富程度决定了街道界面活力的高低[8]。为街道各个界面赋予表面肌理、装饰图案和特殊构件等元素,可以强化街道的吸引力和独特感。例如,街道侧界面利用建筑前的柱廊、雨篷、栅栏等构件形成灰空间,增强空间的内外渗透,增添街道吸引力;底界面通过变化路面铺装材质、肌理和色彩,对行人进行视觉化引导,增加丰富的步行体验感,如图9。
3.协調临街建筑,丰富街道语言:秩序统一又独具个性的临街建筑是营造街道氛围的关键。统一建筑风格有利于维护社区整体性,但过于雷同的店面设计会显得单调乏味[9]。通过对多样的建筑视觉元素进行协调融合,可产生一种主题小镇的感觉。例如,统一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和后退红线;采用垂直悬挂建筑表面的标识,避免巨大高耸的店面标牌;允许商户对店面、雨棚、标牌等元素进行个性化设计,利用透明度高的橱窗展示精美的商品等表达方式,对沿街店铺进行设计,强化建筑沿街面对行人的感官刺激,触发驻足浏览类步行活动的发生。
利用建筑前空间形成更多的休憩节点,为社区居民制造一系列碰面相聚、休息交谈的机会,提升街道人性化服务。同时场地可与生态景观进行一体化设计,比如,结合雨洪收集系统对街道空间进行景观化处理,赋予场地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需求,如图10。
4.完善步行辅助设施,提升微空间品质:行人的步行活动除了基本的通行外,还伴随着休憩、游戏、购物、观望、交谈等行为的发生。功能单一的街道难以承载更多步行活动的运行,可通过完善步行辅助设施增加空间使用频率,提高街道吸引力。例如,在街道步行空间设置充足的休憩座椅、照明灯具,导视标识以及可遮阳的乔木、挡雨的雨蓬等辅助步行的设施和构件,来维系居民持续步行的热情;充分利用微设施与街道边角空间相结合,如配置报刊亭、自动贩卖机、健身器械、公共厕所、广告展位等小型品质提升类设施,使边角空间和休憩停留,锻炼身体、娱乐社交等行为相互融合,塑造丰富有力的街道生活和人气效应。此类设施建议使用模块化的组合设计,方便后期各单元灵活组装及分解,如图11。
适当增设街道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品也是提升微空间品质的有效途径,除了传统的雕塑装置外,对普通的街道座椅、垃圾桶、井盖、路灯、导视牌等街道设施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样可以营造独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通行体验,如图12。景观设计方面结合居民步行行为习惯,打造可观赏、可游玩、可停留的品质微景观,激发行人的驻足及参与互动,为街道增加动态流动频率,唤醒街道生机和活力。
总结
随着封闭社区的盛行,也带来了街道空间步行体验缺失、邻里关系割裂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家推进开放社区建设的契机下,如何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塑造高品质的社区街道环境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当前社区街道空间现状与步行体验分异的问题,借鉴开放社区的街区模式,探讨了在社区街道空间内如何提升步行体验,提出了重视街道功能定位.满足步行者需求、以人为导向的设计原则,并从街区尺度、步行网络、临街建筑、完善设施等四个方面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希望能为今后社区街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金资助: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6YTB010)。
参考文献
[1]江晓波.基于街区制开放住区视角下街道生活的重塑[J].城市建筑,2019,16 (03):23-26
[2]柳青.城市街道空间的步行知觉体验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7
[3]李萌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 (01):111-118
[4]张琦.小街区规制背景下的生恬性街道改造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0):5-6
[5]付军.蒋林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0008
[6]公伟“开放社区”导引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以北京天通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66-73
[7]水馨,肖艳阳.基于慢行出行的长沙开放式住区街道网络优化策略研究[J].工业建筑2019,49(08):64-68+146
[8]查羽瑶.精细化城市更新背景下以步行价值再生为导向的街道空间更新探究[J].建筑与文化,2018 (02):131-132
[9]金岩.回归街道生活的步行社区街道设计策略[J].中国园林,2013,29 (0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