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路与启示

2020-01-15 15:32胡新民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磐安县磐安银山

胡新民

(金华市咨询委员会,浙江 金华 3210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核,其内涵十分丰富。磐安县作为曾经的浙江5个最贫困县之一,十五年如一日,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扎扎实实践行“两山”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最贫困”到进入与全省同步决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列的跨越,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山区践行“两山”理念,从而摆脱贫困落后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1 “两山”理念与磐安县发展

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是“两山”理念的精神实质。磐安县从自发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到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了从低层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到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经济的质的飞跃。

1.1 “两山”理念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面对“成长中的烦恼”——“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现期”叠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尖锐化的现实,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时,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念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绿水青山是源源不断实现金山银山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生产力、保护好金山银山。在实践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概括地说,“两山”理念的精神实质是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观,其目标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

1.2 磐安县地理经济特征与“生态富县”战略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浙东丘陵西缘,与东阳、新昌、仙居、天台等市县接壤,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四明山等山脉的发脉处,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县域总面积为1 194.74 km2,“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其基本地貌特征。全县人均耕地仅为330 m2。曾几何时,磐安山民奉行“靠山吃山”的信条,“开山开到尖,种地种到边”,山林遭到滥伐,生态严重破坏,但生活依然贫困,一度成为浙江5个最贫困县之一。

2000年10月,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压力,磐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富县”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磐安调研,对磐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做好绿山、碧水、净气、迁人的文章,找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切入点,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生态是可以富县的,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1]32,指明了“生态富县”要向“很高境界的富”努力的方向,给了磐安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然而,如何向“很高境界的富”努力在实践中成了难题。

1.3 践行“两山”理念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提出“两山”理念后,磐安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学习,提出要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奔向“很高境界的富”。自此,历届磐安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谋划、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来落实,描绘出一幅绚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生态富县图。如今的磐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3.7%[2]。在卫星遥感图上,磐安是华东地区最“绿”的区域之一。同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进入了与全省同步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列。2019年,被授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贡献奖”。

2 磐安践行“两山”理念的主要工作

十五年来,磐安县从深化“生态富县”战略,到提出 “建设生态经济区”工作目标、“绿色发展、后发崛起”总要求、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等,一步一步不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2.1 持续践行 “两山”理念

2005年以来,磐安县持续践行“两山”理念。一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决策部署。在贯彻落实“两山”理念之初,磐安县进一步深化了“生态富县”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09年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区、打造休闲养生城”的工作目标。2010年,磐安县委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绿色崛起的决定》。2012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后发崛起”的总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致力建设“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发展目标,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2016年,磐安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磐安发展的“五大愿景”,其中之一是建设一个后发崛起的活力之县,努力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全国典型县。2018年,又提出建设“五个磐安”,其中之一就是 “生态磐安”。2019年1月,磐安县政府提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标升级,高标准建设“生态磐安”。二是不断完善践行“两山”理念的相关规划、制度。2011年,委托国家环境科学院编制了《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年,对该规划进行修编。2018年,编制了《磐安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并实施《磐安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磐安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建立经常性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全面实施县乡两级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的制度,各级党政领导的生态环保共识不断增强。

2.2 严格守住生态红线

磐安县实施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措施,严格守住生态红线。一是严格限定工业发展区域。2012年,提出“三大区、五小区”的工业发展格局,将全县工业发展基本限定在8个区域内。近年来,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全县产业布局的调整,将工业发展集聚在金磐经济开发区、磐安工业园区和新城区,并大力度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等转型升级工作,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业污染源。二是提高投资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出台了《磐安县制造业产业导向目录》,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工业投资项目联合考察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否决了一大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源。2018年,否决不符合准入门槛的项目22个,总投资14亿元。三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7年,在全面分析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基础上,将县域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需保护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类型、主要生态功能、保护目标和管控要求等内容。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34.14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36.34%,比浙江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和管辖海域面积的26.25%高出10.09百分点[3]。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严守,对于保障县域以及流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打好生态环境治理 “组合拳”。先后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气尘合治”等环境治理行动。在金华市率先完成“剿灭劣V类水”任务,流域水质考核常年排名全市第一。加快“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19个创建单元建设任务。二是突出抓好城乡垃圾污染治理。建立城乡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指导。建立企业能耗指标体系,对新落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审查,与重点能耗企业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向企业宣传环保新技术、新设备,鼓励企业共用治污平台。四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旱厕拆除率和行政村公厕覆盖率均达100%。

2.4 加快建设美丽城乡

一是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有机更新同步推进。坚持品质山城、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建设协调并进,全域大花园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新城区经过十多年开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工业新区+江南药镇”的发展模式基本成形。老城区完成了总面积50万m2的拆迁改造,城市品质、能级显著提升。二是强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县20个小城镇全面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其中,尖山镇等6个小城镇被列为省级样板镇,大盘镇等5个小城镇被列为市级样板镇。创建省级美丽示范乡镇4个。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3年实施村庄“示范整治”工程, 2007年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提升, 2010年深入实施“秀美乡村”建设, 2017年推进“十美村”创建,乡村环境治理建设迭代升级,呈现出处处美景、移步换景的风貌。 2012年被评为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先进县”“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2018年被评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

2.5 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路径。一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中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杭白芍等五味药的主产地。中药材产业是磐安最重要的生态富民产业,也是磐安最具基础、最具潜力、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成立县中药产业振兴办,出台《磐安县中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的扶持政策》,以江南药镇建设为平台,以“浙八味”特产市场提升为引擎,以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抓手,依托生态优势,走“质量兴药”之路,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引进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中药材研究所、浙江省理工大学、金华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千人才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成立分支机构。建立中药研发平台11个,承担省级以上中药材科技专项23个。磐安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创建全省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圃。“江南药镇”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秀小镇,新渥镇创建省级中药材农业强镇。中药材“磐五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重点推进好溪流域、玉山台地2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8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林菌生态循环技术规程”列入省级地方标准。形成了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经济林和生态畜牧业等具有磐安特色的六大农业主导产业。至2019年,林下经济示范辐射基地达840.4 hm2[4],促进了林农增收致富。三是大力促进休闲养生旅游 “一号产业”发展。目前,磐安县已经形成生态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全县建成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基地56个,引进总投资37亿元的农业开发综合项目4个。建成养生药香线、浪漫花香线等4条和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145 km,覆盖全县1/2以上的村庄。累计创建省A级景区镇3个、省A级景区村11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4个。成功创建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被评为全省旅游发展十佳县。

3 磐安县践行“两山”理念的成效

磐安县践行“两山”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生态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耦合优化。

3.1 生态质量显著提升

磐安县持续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比1983年复县时的57.5%提高26.2百分点,比2005年的75.4%提高8.3百分点,比全省森林平均覆盖率高22.5百分点。林木蓄积量达615.3万m3,森林年生态价值达74.8亿元[2]。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PM2.5平均浓度降到22 μg·m-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十二[5]。近年来重污染天数均为0。县域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3 576个·cm-3,最高值达8.6万个·cm-3。24个乡镇交界断面Ⅱ类水质占95.83%,Ⅲ类水质比例为4.17%,全面清除劣Ⅴ类小微水体。6个县界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多年总体评定为优秀。2019年,夺得“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2010年通过了国家生态县验收,2011年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试点,2016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9年被评定为全省首批清新空气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过考核验收。大盘山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乌石小镇入选全省首批避暑气候胜地。

3.2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做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培育中医药健康、文化时尚、信息经济三大新兴产业,整合提升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建筑业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了“1+3+3”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15.4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3 603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84亿元[5]。生产总值较之2005年24.3亿元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11.8%;财政总收入为2005年3.07亿元的5.8倍,年均增长13.4%;人均GDP为2005年11 836元的5.4倍,年均增长12.8%[6]。

3.3 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全县于2015年全面消除“4 600元以下”贫困人口,近三年来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均为全市第一。“六个一亩万元钱(山、茶、茭白、药材、水果、蔬菜)”“共享农屋”“药乡月嫂”等特色项目增收效益明显。2019年,据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 306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 73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461元[5]。而2005年,全县全部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 045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 589元[6]。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7%,实现全县选缴大病联网结算,平均报销比例提升至84%。

全社会平安和谐。磐安县于2015年成功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城市面貌持续改观,同时,乡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基本消除城乡住人危房,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和谐宜居成为新名片。全县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省级生态乡镇19个、市级生态乡镇19个、市级生态村35个、县级文明生态村150个。生态乡镇创建比例达100%,名列金华市第一。尖山镇管头村成为“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乌石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获平安建设“十五连冠”,喜摘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4 磐安县践行“两山”理念的启示

磐安县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了从“最贫困”到进入与全省同步决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列的跨越,其“密码”在于把“两山”理念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适应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趋势,严格保护生态资源,积极培植生态优势,大力提升生态环境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力度,不断集聚高端生产要素,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大力提升生产力水平;三是切实加强对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态化发展的引导和扶持,特别是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磐安县的实践探索给各地特别是贫困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

4.1 深刻认识“两山”理念的内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认识是践行的前提。“两山”理念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强化生态优势,而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磐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同志到磐安调研时提出的“开拓创新,花更大力气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1]33的要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认识磐安无与伦比的优势是生态优势,无可撼动的地位是生态地位,无可推卸的责任是生态保护责任。深刻理解“两山”理念,坚持走好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路子,全面发挥生态优势、全域做好生态文章、全力实现生态价值,这是磐安践行“两山”理念取得巨大成效的思想基础。

4.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两山”理念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承载的都是民生福祉,承载的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两山”理念,必须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改善、生态权益保护放到首要位置。磐安县通过实施复县以来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程,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经济等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工作,都无一不为老百姓着想。一心一意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心一意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一心一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心一意促进群众增加收入,让全县人民从“绿色发展”“身心两安大花园”建设中提升幸福指数,增强获得感。

4.3 综合施策,壮大生态优势

践行“两山”理念,首要的任务是做强生态优势,综合施策培育保护 “绿水青山”。磐安县坚持抓保护和抓整治双管齐下,不断提升生态优势。一抓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严格限定工业发展区域、提高投资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划定生态红线,拒污染于千里之外。二抓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能力。持续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组合拳,不断提升“清水山城,天然氧吧”的成色,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三抓产业生态化。坚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推动产业绿色化。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工艺提升、流程再造、管理优化,降低生产与营销的经济和生态成本,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打造绿色经济产业链。

4.4 多管齐下,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践行“两山”理念,要做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文章,走好生态产业化之路。遵循生态规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范围内,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潜力,将生态要素转变为生产要素,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招大商、选好商”、引进智力和人才的特殊资本,成为源源不断产出生态优质农产品的沃土。从磐安的实践看,要抓好五个关键性的环节。首先,完善生态产业发展思路。立足生态环境优势,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向生态资源要经济效益。其次,出台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把生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依托生态优势集聚高端生产要素。以“三招三引”(招商引资、招院引所、招才引智)为抓手,大力引进重大生态产业项目,引进科研院所及高端人才。第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品牌,实行生态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第五,努力扩大生态产业整体规模。按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建设要求,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培育壮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实行农产品基地化生产,不断做大生态产业规模。

5 小结

十五年来,磐安县持续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提升生态优势,积极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良性循环发展,生态俨然成了磐安发展最靓丽的“底色”。“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目前,磐安县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提标升级,高标准建设“生态磐安”,加快推进磐安绿色发展,打造身心两安“大花园”。

猜你喜欢
磐安县磐安银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磐安工业园区
磐安县玉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浙江磐安:“交旅融合”,服务“两山”经济
平均落差300多米 杭绍台高速磐安大盘山路段即将完工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