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150000
乳制品的食用安全问题足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近年来我国的乳制品安全出现了多次问题,例如“三氯氰胺事件”以及知名品牌乳制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种种事件反映出了我国对于乳制品食品安全的监测不够到位,同时也暴露我国在乳制品有害成分检测方法方面的欠缺。目前,对于液态乳制品来说,行业内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检测[1]。
如果长期食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乳制品,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例如,重金属砷会对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重金属铅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而重金属汞会对人体的肝脏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液态乳制品有害成分检测的方法中,常用污染指数法来检测重金属是否超标,它包括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两种检测方式。其中,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将乳制品实际的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与合格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优势是便于计算,但使用这种方法时只能考虑一个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它与其他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作用[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使用的是最大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多个因素的平均污染指数来共同评定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可以更加完整地反映出不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将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作用扩大。由此来看,只有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罗梅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液态乳制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
化学物品对液态乳制品的污染问题,较多存在于乳制品的原料之中。例如皮革水解物,它由皮革的下脚料或动物的毛发等物质,经过一系列水解作用而产生,它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所以常被用来提高蛋白质含量,但其会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
在液态乳制品有关化学污染的检测方法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免疫学方法。色谱法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线性范围宽、存在多种分离模式的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测方式;
毛细管电泳法提高了色谱的灵敏性,它是将液相和气相相联合,在高压电压的作用下,通过毛细管带电粒子的迁移来分离的方式,具有更加高效和高速的特点。分光光度法是检测不同波长范围内被测物体吸光值的方法,它用于液态乳制品中检测化学污染,具有操作简单、检测价格较低、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但是由于这种方法所检测出来的结果精度还有待提高,所以目前还没能大面积普及;
第三种是免疫学方法,它多使用具有特异性、方便操作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方式,在检测过程中用胶体金来作为抗原免疫的标记。而近年来,免疫磁珠法也在液态乳制品化学污染物检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液态乳制品有关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免疫学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生物芯片三类方法。分子免疫学方法有多种检测手段,但他们都离不开PCR技术,在检测操作过程中,都使用了分子信标来进行实时定量。其中定量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和PCR-ELISA技术具有灵敏性好、测量准确的特点。
多重PCR技术指的是在一个被测物中,加入了多个引物来获得多个核酸片段的检测方法,多重PCR技术具有高效率、灵敏性好且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使用它进行液态乳制品生物污染的检测过程中,还可以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来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PCR-ELISA检测技术是将PCR技术与ELISA技术两种方法进行融合,这种技术操作难度较大,操作过程复杂。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不仅用于液态乳制品生物污染的检测,在其他的食品检测中也被广泛应用,以及在医学和生物学多个领域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它运用了新的核酸扩增技术,让引物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扩增,这项技术成本较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乳制品安全检测中。
生物芯片的检测方法包含了基因芯片和蛋白芯两种模式,其中基因芯片是将基因探针作为检测的基础,而蛋白质芯片是在不同的介质上固定抗体或者抗原,利用计算机扫描得出的结果的方式。生物芯片法总体来说操作简单、精度高,还具有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液态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关于液态乳制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更不容忽视。液态乳制品的污染通常分为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三类,在液态乳制品有害成分的检测过程中,应该本着操作简便、成本低、检测精度高等特点去选择更合适有效的检测方式。液态乳制品的检测需要相关企业与监管部门共同的合作,来确保液态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相信在未来,液态乳制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可以向着更高效、更快速、高精度、高标准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