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丹
(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传统方法是留置T管引流4周以上才能撤除。近年来术中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报道越来越多。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31例,术后效果满意。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患者31例。入选标准:①术前均检查确诊胆总管结石病程<3 d。②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③胆总管直径>10 mm。排除标准:①Mirizzi综合征;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③胰腺癌及胆道肿瘤。本组患者全部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5.5±12.5)岁。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全身麻醉。仰卧位,取经典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法置入戳卡。探查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上两枚hem-o-lok夹后切断胆囊动脉,不断胆囊管,逆行游离胆囊。纵向切开胆总管1.2~1.5 cm,置入胆道镜取净结石,探查Oddi's括约肌蠕动功能正常,取石网篮可以顺利进入十二指肠。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胆总管。然后切断胆囊管,将胆囊取出。所有患者于肝下放置引流管。术后酌情拔除。术后第2日即恢复半流食。术后抗感染治疗4~5 d。
本组3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210 min,平均(126±36)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50±20)mL。1例术后出现胆漏,经持续通畅引流7 d,痊愈。其余患者均于术后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出院后3、6个月复查彩超均未见异常。
70%~80%的胆道结石患者可通过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手术取石成功[1]。以往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考虑术中可能出现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致胆总管下端堵塞、胆管壁严重水肿、胆道压力过高,最终引发胆漏等情况,手术者术中常规放置T管引流,此术式提高了手术操作安全性,且有利于术后胆道造影,以及保留术后胆道镜取石的通道[2]。生理状态下,胆总管存在10~15 cm H2O内压,胆道切开缝合术后,其亦成为胆漏发生的基础[3]。如果术中探查Oddi's括约肌蠕动异常、胆总管直径<10 mm或不能保证结石完全取净,应该行T管引流术。但是,据彭靖[4]等报道,9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患者,胆总管直径均<8 mm,仅有5例术后胆漏,经通畅引流后痊愈,其余患者均顺利治愈。本组31例病例胆总管直径均>10 mm,取净结石,Oddi's括约肌蠕动功能正常,取石网篮可以顺利进入十二指肠。本组一期缝合术后出现胆漏1例,可能与术中胆总管较细(10 mm)、缝合边距及针距宽有关。但是患者术后没有高热及腹膜炎的症状,24 h引流量<80 mL,通过通畅引流7 d痊愈。我们的经验是胆汁漏每日<200 mL可以观察,无需二次手术,保持引流管通畅,积极抗炎对症治疗。引流量逐渐减少至每日10 mL以下拔除。吴兆平等[5]总结75例病例经验指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无法绝对避免胆漏,在结石取净的前提下,保证胆总管下端通畅,能有效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率。妥善放置winslow孔引流管,即使术后依然出现胆漏,只要保持此引流管通畅引流,一般均可治愈。临床工作中,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仍不能完全取代T管引流术,李志钰[6-9]等认为如术中不能确认胆总管结石是否完全取出,重症胆管炎,胆道解剖异常,胆总管壁充血、水肿明显等情况仍需T管引流。因此,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一定要掌握好适应证。
总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减少了患者痛苦,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势,临床具有可行性,掌握好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