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晓丽
(丹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约占一半以上[1],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该病的自然病程表现出多样性,部分患者可肾功逐渐恶化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需血液透析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方案为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本观察旨在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糖尿病、药物引起的膜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不愿参加观察者,共入选5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明确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31~61岁,平均(41.8±8.3)岁。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30~59岁,平均(40.9±8.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具体用药方法:吗替麦考酚酯1 g日2次口服,根据尿蛋白结果酌情减量。糖皮质激素选择强的松,初始口服剂量为每天60 mg,分早40 mg及下午20 mg,尿蛋白转阴2周或口服药物8周后开始减量,每两周减少当前剂量的10%,直至每日15 mg,此后长期维持,疗程共6个月。对照组患者选择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具体用药方法:环磷酰胺每月1 g静脉滴注,持续6个月。糖皮质激素同样使用强的松,用量同观察组,治疗疗程同样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血肌酐、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并记录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闭经、过敏等。
1.4 治疗疗效。根据化验指标判定:患者肌酐及血白蛋白恢复正常,24小时尿蛋白量低于0.3 g为完全缓解;患者血白蛋白超过30 g/L,24小时尿蛋白量下降50%以上为部分缓解;不符以上标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5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比较:药物治疗前对照组尿蛋白量为(5.4±1.7)g,观察组为(5.3±1.8)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对照组尿蛋白量为(3.1±1.1)g,观察组为(3.0±1.0)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白蛋白为(21.3±2.9)g,观察组为(21.2±2.8)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升到(31.2±5.9)g/L,观察组升至(31.9±6.1)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白蛋白为(84.6±9.4)μmol/L,观察组为(84.1±9.1)μ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为(71.7±8.1)μmol/L,观察组为(69.4±7.8)μmol/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中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观察组患者中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9.3%(16/2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8%(15/2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治疗膜性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直至清除尿蛋白的排泄,对于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即使部分缓解也有助于延缓患者肾功能的恶化[2]。以往多选择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虽治疗效果肯定,但不良反应偏大,影响患者治疗顺应性。吗替麦考酚酯是临床新一代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最早于器官移植抗排斥中应用[3],近来也应用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肾炎等。吗替麦考酚酯主要作用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减少产生抗体。本观察结果显示吗替麦考酚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下降,血白蛋白回升,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类似,治疗疗效亦类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综上所述,吗替麦考酚酯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