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分析

2020-01-15 00:36陈雪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桂皮细胞壁肉桂

陈雪娇

(锦州市中医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中药肉桂和食用桂皮均属于樟科植物,由于二者外形及功效差别较小,市场上可能存在将桂皮冒充肉桂,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其中肉桂属于肉桂植物的干燥树皮,而桂皮属于阴香植物的干燥树皮,虽然外形相似,但治疗价值具有较大差别,不应混合应用[1-2]。因此我院展开研究,分别从市场上选择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各15份,经过其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显微镜以及桂皮醛检查等方面,对比并鉴别二者之间区别,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与理论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市场上选择中药肉桂和食用桂皮各15份,每份20 g,分别取其中一份利用中药粉粹机研制成粉末状备用。

1.2 方法。所需仪器:中药粉碎机、显微镜、玻璃器皿、硅胶薄层板以及双槽层析缸。

1.2.1 性状比较:观察中药肉桂及食用桂皮的外观及气味等,同时测量其硬度、厚度以及脆度。

1.2.2 薄层色谱:选取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粉末(各2 g),加入5 mL石油醚,其温度控制在60~90 ℃,均匀混合后存在于室温环境中保存4 h。采取过滤操作后取出过滤液备用,并将其作为供试品。另选择桂皮醛与乙醇按照1∶1000比例配置成对照液(2 μL),同时置入硅胶薄层板上,采取石油醚与醋酸乙酯(75∶25)作为展开剂,使其完全展开,随后取出硅胶板晾干。随后放置于365 mm波长的紫外线灯下仔细观察,另外可采取0.1%二硝基苯肼进行显色观察。

1.2.3 显微观察:①将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置入清水中浸泡,时间控制在12 h,取出后将其切片,放置于载波片利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②取少量粉末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水合氯醛,于酒精灯上进行加热,直至透化添加两滴甘油,透化过程中不间断增加水合氯醛,利用显微镜观察。

1.2.4 桂皮醛检查:取少量中药肉桂与实用桂皮粉末,混合氯仿后进行振荡,使其均匀混合,取两滴置于载玻片上,晾干后添加10%盐酸苯肼液,放置盖玻片后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查。

1.2.5 内酯类检查:取二者中少量挥发油,加入一滴异羟肟酸铁试剂,查看试剂颜色。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状特征:中药肉桂外观呈现筒状或者浅槽状,其内部棕红色,外部灰棕色,厚度为(4.51±1.48)mm,香气明显,味甜辣,质地较脆,且坚实;而食用桂皮外观呈板片、槽状或者 不规则状,其内部为红棕色,外部灰棕色或灰褐色,厚度(0.36±0.11)mm,具有樟气,味辛微甜,质地较硬,且脆。因此中药肉桂厚度明显高于食用桂皮(P<0.05)。见表1。

2.2 薄层色谱结果:经过紫外线灯下观察发现,中药肉桂中出现3个蓝色斑点与一个红棕色斑点;而食用桂皮仅存在一个蓝色斑点。采取显色剂后,中药肉桂中产生一个与桂皮醛相应的黄色斑点,但食用桂皮中未发现。

2.3 显微镜:①横切面:中药肉桂中发现木栓细胞,内部细胞外壁较厚。石细胞呈现环型排列,韧皮部细胞呈射线排列,油细胞较多。食用桂皮中皮层细胞较厚,存在木化反应,石细胞呈散状分布,韧皮部细胞壁较薄,皮层以及韧皮部细胞中存在草酸钙棱晶。②粉末:中药肉桂中纤维细胞呈长梭形,边缘具有凹凸状,细胞壁较厚并存在木化反应。石细胞呈方形,细胞壁较厚。而油细胞壁较薄,呈球形。木栓细胞壁较厚,呈多角形。淀粉粒较细,呈椭圆形。食用桂皮中纤维细胞呈长梭形,边缘具有尖突状。石细胞壁厚,油细胞数量较少,木栓细胞壁较厚,并无木化反应,淀粉粒细胞极少。

2.4 桂皮醛:中药肉桂呈干状结晶,说明其中具有桂皮醛;但食用桂皮中未发现结晶,证实其中无桂皮醛。

2.5 内酯类:中药肉桂显示橙色,说明挥发油内具有内酯类物质;但食用桂皮可能具有微量内酯类物质,甚至不含有内酯类物质。

3 讨论

中药肉桂属于中医上常见的药物,具有活血通经、散寒镇痛以及补火补阳之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宫冷、阳痿、痛经、闭经、心腹冷痛、肾虚作喘等治疗中,在临床上取得过较高的治疗价值[3]。而食用桂皮虽然与中药肉桂在外形上较为相似,但其具有温中止痛、祛风散寒、收敛止泻以及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痢疾、脘腹疼痛、食欲不振、疮毒疮肿、关节炎、创伤出血以及跌打损伤等治疗中[4]。因此看出食用桂皮的药性及适用范围远不及中药肉桂,若能够准确鉴别、正确区别,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既往研究显示,黄东智认为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在外观、颜色、厚度、气味、质地、显微镜、薄层色谱等检查结果中具有显著差别[5]。因此本文展开研究,从市场上选择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各15份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其形态、薄层色谱、显微镜以及桂皮醛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发现各项检查结果均具有明显差别,其中中药肉桂厚度明显高于食用桂皮(P<0.05),且肉桂中含有桂皮醛以及内酯类物质,而桂皮中并未发现,因此二者不可混合使用,食用桂皮不能代替中药肉桂进行临床治疗,无法发挥出肉桂的治疗效果,与专家提出结论相符合[6-7]。

综上所述,中药肉桂和食用桂皮具有明显差别,极易造成混淆,临床上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时,应仔细进行鉴别,进一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以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桂皮细胞壁肉桂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植物初生细胞壁纤维素晶体结构新特征(2020.9.19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桂皮多酚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肉桂全身都是宝
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浅谈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
桂皮和肉桂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红花醇提物特异性抑制酿酒酵母细胞壁合成研究
桂皮水除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