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相秉军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分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建设高速发展,一些历史性城镇的改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快速建设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危机与问题:原有特色格局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经济利益至上,对生态效益和文化传承存在短视,造成传统文脉断裂,千镇一面,特色缺失;对用地效率的过度追求,使得城镇空间单调乏味、功能单一、活力匮乏。
本文所探讨的历史性城镇,不仅包含已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镇,也包含存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镇地区,以及拥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但尚未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的城镇地区。历史性城镇最大的特点是有自身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人文内涵,是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基于“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性城镇复兴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城镇建设从单纯的物质规划转向与更高层次的社会文化相结合。
早在城市产生之前,人类城市文明已经萌动[1]。现代学者对城市人文主义的内涵也有其各自理解。曲凌雁认为,城市起源于人类群聚,城市的根本是人,城市人文主义即指以人为本地发展城市[1]。张典等认为,城市人文指城市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物质遗产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积淀[2]。段怡嫣认为,人文主义的空间研究强调人与空间之间的意义和情感,是以人为本的多元价值体现[3]。林耕等认为,人文主义现已泛化为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作用的世界观或文化取向,并提出人对城市的需求包括满足安全需求、归属和情感需求、公平正义的需求[4]。唐历敏提出,城市人文主义应强调规划设计中社会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化;强调以人的尺度塑造“ 人” 的场所;提倡规划为全社会服务;鼓励城市环境的混合使用[5]。
笔者认为,“城市人文主义”是强调人的意识形态、价值作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意义和情感联系,是城市在发展建设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价值体现,其内涵不仅局限于以人为本,更应强调实现人的价值需求与城市的良性发展合而为一(图1)。人的价值需求至少应包含:基本生存环境改善,交往交流的需求,有归属感、文化自豪感,有就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体现社会价值。城市的良性发展应兼顾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公平等。因此,两者合而为一的“城市人文主义”至少应包含:人的生活环境改善要与城镇的整体生态格局相协调;人的交往空间塑造要与城镇的特色空间、公共空间相协调;人的归属感和场所精神要与地域文化传承相协调;人的社会公平、就业保障要与城镇的产业结构、产业复兴相结合。
1.2.1 改善人的生活环境与城镇整体生态格局协调
生活空间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载体。城市人文主义强调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历史性城镇复兴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一方面要改善生态环境,立足生态优先,在保护原有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增加串联绿地系统,并加强与区域山水格局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良好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要立足区域完善生活服务,梳理交通、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同时还应改善建筑质量,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与利用,整体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1.2.2 营造人的交往空间与城镇特色空间塑造协调
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改变,需要提供新型的交往空间。城市人文主义注重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营造,因此塑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保护历史性城镇的整体形态完整和特色格局,在此基础上梳理街巷系统、滨水空间、广场空间等,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场所,并与区域整体的公共空间系统网络相结合,同时加强地域特色的场所营造。
1.2.3 注重人的精神感知与城镇历史文化传承协调
社会交往得到满足后,一定地域范围内还需共同的文化凝聚力,来加强本地居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历史性城镇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复兴中更应加强文化引领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与传统文化遗产,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来传承发扬地域文化;另一方面,要结合地域特色人文资源,打造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建筑,形成有地方韵味和地域精神的文化场所。通过文化活动举办和文化场所营造,来形成当地人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凝聚力反过来会促进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2.4 保障人的民生就业与城镇产业复兴发展协调
就业保障是人持续发展、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人文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公平、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因此,历史性城镇复兴要特别注重产业复兴。①历史性城镇产业应衔接区域,在与周边产业互动发展的同时找准自身定位。②结合地域优势,利用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人文资源,融合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功能,形成地域特色产业,激发多元活力。从保障民生就业来看,复兴的产业要能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居民可以成为生产工人、旅游服务者、传统手艺者,从而保持历史性城镇居住人群的稳定性。在复兴产业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产业复兴与就业保障的良性互动。
湖熟镇位于南京市市域中部,历史悠久、文化类型丰富。①湖熟文化。“湖熟文化”是全国最早发现的远古文化之一,与“河姆渡文化”齐名,代表长江中下游地区4 000~5 000年的灿烂历史和文化渊源,被史学家誉为“南京文明的摇篮”[6]。目前境内仍有保存较好的一些代表性“台形遗址”,包括梁台、神墩、船墩、老鼠墩等,佐证了远古文明的存在。②读书文化。东晋时期,“晋人南迁”带来了南北文化的互融,六朝江南学风蔚然,成为全国教育文化中心的发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昭文书院即位于湖熟,今读书台旧址留存,即梁台古文化遗址。③商贸文化。秦汉至六朝时期,湖熟作为县邑,因水运便利,此地于明代成为江宁最大的贸易市场;民国时期,此地成为江、句、溧一带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曾被誉为“小南京”[6]。④宗族文化。“世居之民”,尤其是马氏回民为代表的回族聚居,奠定了湖熟古镇的历史文化特征。如与回民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的湖熟清真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京板鸭、盐水鸭的制作技艺;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湖熟回民生活习俗[7]。此外,“世居之民”世代发展形成宗族,并设立宗祠,如徐氏宗祠、周氏宗祠等。⑤鱼米水乡文化。湖熟镇境内河湖交错纵横,句容河、溧水河、梁台河等贯穿境内,并有众多湖沼生态湿地,造就优美的水乡景观;同时,水网密布也使湖熟享有“鱼米之乡”盛誉,是江宁最大的圩区。⑥名人文化。湖熟镇人文荟萃,名人众多。古有西汉胡孰(湖熟)侯刘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近有报业巨子史量才、教育家沈柏鑫、国医泰斗张栋梁、画家董伯以及“湖熟文化发现者”钱三立等。
2.2.1 尊重整体生态格局,改善人居环境
2.2.1.1 生态环境改善
老镇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要立足镇域的整体山水格局来看。镇域整体水网丰富,田园风光浓厚,重点保护“两山、四水”的生态格局(图2)。其中,句容北河是串联镇域与老镇的重要生态廊道。以句容北河、花园塘水系为纽带,以街巷系统为骨架,串联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并与老镇外围生态田园联为一体,形成“伴水半田半抱镇”的良好生态格局,同时加强河道管理及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等,使老镇在更大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2.1.2 服务设施完善
根据老镇不同的人群需求,完善服务配套。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包括社区菜场、卫生站、健身活动场所、幼儿园等。满足文旅人群:特色商业、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田园观光。满足部分商务及创业者:特色酒店、创客空间、创意展览等。同时,应完善公交站点、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改善老镇交通环境。加强老镇环卫、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配套及老旧线路整治。对内完善老镇生活,对外满足游客需求,实现老镇生活服务与旅游配套共享,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2.2.1.3 建筑保护提升
对老镇的建筑进行整体保护和风貌提升。在详细调研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修缮、修复、整治更新、改建或重建等模式。对于文物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进行修缮,保持文物原有的风貌。对于风貌较好的建筑,坚持原样修复,如屋面、门窗按照传统样式进行修复。对于风貌一般,与街巷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可按照传统样式整治,如瓷砖墙面恢复白墙等(图3)。对于严重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进行改建或重建。新建的一些建筑,可在传统元素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体现新与旧的区别。同时,也应对街巷的尺度、两侧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要求,对地面铺装、环境小品等要素提出相应指引,整体优化老镇环境品质。
2.2.2 注重人性化特色体系,塑造公共空间
2.2.2.1 注重开敞体系塑造,丰富交往空间类型
(1)结合重要街巷交叉口及公共建筑,进行多类广场塑造:集散型广场,以灵顺桥桥头空间、花园塘入口广场为代表,是进入老镇区的主要门户,有景观标志效应;休闲型广场包括湖熟演艺馆及湖熟博物馆前广场,以露天观演、文化活动以及休闲餐饮为主;生活型广场,主要为街巷交叉的节点空间,设置休闲座椅、文化雕塑等,供居民日常生活交流为主。
(2)结合自然环境塑造开敞空间:围绕花园塘及句容北河形成滨水空间,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亲水环境;围绕东侧田园景观形成生态空间,增加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2.2.2.2 梳理原有街巷体系,串联交往空间网络
保护老镇原有街巷肌理与特色空间格局:以灵顺路为“干”,姚东、姚西、狮子门等街巷为“枝”形成“树枝状”的街巷形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串联街巷系统,主要沟通句容北河与花园塘间的公共空间体系,将老镇内的滨水空间、广场空间、旅游文化节点、商业服务节点等进行串联,形成老镇整体的特色慢行网络(图4)。街巷网络的串联不仅是居民交往脉络的延续,也是激活老镇商业活力、文化活力的特色脉络。
2.2.3 强调文化内涵引领,营造场所精神
2.2.3.1 多重文化融合,展现不同的特色文化风貌
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历史名人等资源的基础上,将湖熟众多文化类型在老镇空间上进行展示,形成不同的文化风貌区。湖熟文化展示区:依托湖熟博物馆、湖熟书局等,重点展示湖熟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商贾文化展示区:利用姚东大街等沿街空间及老厂房改造空间,重点展示商贾文化、创意文化。水乡田园文化展示区:将原有河塘水系串联,恢复河塘沿线田园风貌,展示湖熟农耕文化、稻米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展示区:结合保留的清真寺、梁台遗址,重点展示宗族文化、读书文化。传统民居文化展示区:利用花园塘沿河民居整治及特色民宿等,展现湖熟地域民居生活风貌。
2.2.3.2 文化场所营建,凝聚共同的传统文化记忆
历史建筑和景观是地域情感的体现,是人们共同的记忆。一方面可恢复历史景观,唤起过往记忆。古有“湖熟八景”,是湖熟优美景观、文化特色的产物,设计通过恢复和演绎新湖熟八景,呈现湖熟文化的旧时风采,包括梁台映月、太湖秋雁、香林晚钟、秦淮渔笛等(图5);另一方面,设计结合当地历史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众多文化空间载体,包括利用历史建筑植入新的功能打造湖熟书局、湖熟国医馆等,也包括新建湖熟博物馆、文化演艺厅等文化建筑,展示湖熟的地域特色及多元的文化类型。
2.2.4 注重城镇产业复兴,保障民生持久
2.2.4.1 区域产业结构重构,找准自身定位
湖熟镇域未来要整体打造湖熟新市镇,提出要建设地区性综合配套中心,以高新技术研发和先进制造为主导产业,同时游贸并举,成为生态宜居的门户新城。对湖熟老镇提出要承担古镇型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成为特色旅游服务核心。鉴于上位规划要求,立足区域整体发展,本规划提出将湖熟老镇打造为田园古镇文化体验区、特色旅游服务中心地。在保持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定位,与新城发展错位互补。
2.2.4.2 多元功能业态融合,激发老镇活力
(1)商贸功能为基础:倡导恢复老镇历史特色商贸功能及空间,保护和发展传统商业、传统手工艺,扶持老字号。以姚东大街及句容北河滨水空间形成特色美食休闲街,沿狮子门巷形成特色集市,重现老镇繁华商贸。
(2)文化体验为特色:通过历史文化挖掘、特色风貌展现,引入体验类业态,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的彰显,为湖熟文化研究和体验提供载体;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融合,不断提升老镇的文化魅力。
(3)旅游服务为主导:结合老镇良好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环境,打造不同旅游线路,包括田园风光游、历史遗迹游、秦淮水韵游等,丰富老镇的旅游功能,提升吸引力。
(4)生活居住为支撑:保留镇区原住民,完善生活服务,通过延续片区生活,展现老镇传统民风,维持社区活力稳定。
2.2.4.3 提供多样就业机会,加强公共参与
(1)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可对周边居民进行相关产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制造业工人,也可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到镇里居住生活。
(2)旅游服务:可成立老镇的综合旅游服务管理公司,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成为旅游公司职员,或成为民宿经营者。
(3)社区服务:成为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如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体育运动等,并提倡老镇居民成为历史保护工作的知情者与受益人。
(4)手艺传承人:制定实施传承人制度和资助计划,培养重点传承人,吸引手艺传承人在老镇定居;并加强手工艺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通过多类岗位机会的提供,不仅加强老镇居民的就业保障,也提高老镇发展建设的公众参与力度,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认同感,提升人文价值、社会价值。
本文倡导的“城市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历史性城镇复兴,是强调人的价值需求与城镇良性发展合而为一,将历史性城镇的复兴发展融入区域,提出“关注人的生存环境改善:在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关注人的交往空间营造:在整体人性化特色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塑造公共空间;关注人的文化价值凝聚:强调在地域文化内涵的引领下营造场所精神;关注人的民生持久保障:强调区域产业重构的基础上复兴老镇产业,保障民生持久”。希望通过“城市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来引领历史性城镇的复兴,使其在新的时期能继续凝聚文化价值,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