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
购物是不是病,取决于你有多少钱。
一个女子在“双十一”一口气买了100多件东西,花了10多万,被医生诊断为“强迫性购物障碍”。但我有一个朋友,“双十一”还没到就已经买了一 二十万的东西。生鲜超市进口海鲜打折,人家一车一车往家运;好几百元一斤的三文鱼,满400减50,我觉得是天文数字,但对她来说,这是生活必需品。
也许,我也有购物癖?
常常工作到深夜,身体很疲倦,大脑却很亢奋,我不能继续工作也无法入睡,就去刷淘宝……然后,正如你们想的那样,没几天,快递员就会来敲我的门。
也有些时刻,心情沉重,为了人,为了事,为了自己一刹那的软弱,于是在刹那间决定“宠爱自己”。一掷千金是最容易的—等那千金换就的货品到手,我只能苦笑:用自己的钱来宠爱自己?我少买几件衣服还能少工作几天,不也是一种宠爱吗?
于是,我渐渐发现,网购和网游相仿,都能提供给人刹那的满足,弥补生活中的不如意。它带给人的成就感能让人满意地入睡;而它带给人的烦扰,那些狂乱的自责,又化作压力,更需要慰藉……恶性循环如此展开。
所谓上瘾,无非如此。
生活中,越大的满足感越难以实现:写一部长篇小说,要二十载辛酸泪;完成一次创业,也许要三代人……甚至连小而又小的事,比如减掉5斤肉,都至少要3周或者4周。于是,我们就转向简单容易的满足:一顿好饭,一场小小的牌局,或者一次简单的网购。
都听说过“好饭不怕晚”,都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真到了自己头上,我们都如此焦灼,我们要立刻被成全,连一秒钟都不能等。秒杀带来的愉悦,瞬间压倒一切。
然后呢?收货收到手软的你,内心又被懊悔占据:我是疯了还是傻了,买4件睡衣干吗?多得甚至来不及试穿,直接拖过无理由退换的7天时间。
也许要自问:我在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吗?是因为长期宅在家,還是有其他的不如意?我内心的饥渴是真的为一件衣服,还是为更多的难耐?
但也许,不问更好。有些问题注定没有答案,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可以掌控的事上。我的经验告诉我,上班有好处,有时候,连追赶上一辆正待绝尘而去的公交车,都能让人心满意足一上午。
所以,如果让我给购物成狂的女子进言,首选是改变生活方式:换个工作,或者换个男友。如果不能,日子过成一潭死水,就在死水里翻翻微澜:每天试做一道新菜,花几个钟头买食材、做菜,如果量大,家人能吃两天,他们的啧啧赞叹也能让你愉快两天;跑跑步,天天累得半死,欣然入睡,直播根本懒得去看。
再不行,就试试“延迟满足”,戒掉秒杀—这世上没啥东西那么珍贵,值得在一秒内做决策。把你要买的东西放在购物车里,放几天再去看看,对自己说:“这款我有类似的了。”“你看模特儿那身材,我穿能好看吗?”“保暖内衣,新款旧款有区别吗?”经过这么苛刻的挑选后,还能剩下的才值得买。
我相信人的力量。人是能够成长的,每个人都一定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有审美、有自制力、知进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