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敖泉
指导小学生创作现代诗是全新的挑战,一方面,《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以前的教学大纲等)没有将现代诗歌写作纳入其中,因而教师不要求小学生写作现代诗歌;另一方面,教师中能称得上诗人的或者说能够创作现代诗的寥寥无几;第三,小学生现代诗的阅读量非常有限。
那么,在各种现代诗创作条件不够充分的前提下,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创作现代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一、要求学生写作诗句尽量口语化
现代诗歌语言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口语(非口水)化,也就是说写诗时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现代口头语言,力争做到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尽量减少使用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如艾青的《绿》片段: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注意点:小学生往往为了语言的丰富与精彩而引用大量四字成语,或喜欢加入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这在现代诗创作中是比较忌讳的,因为这不符合现代诗通俗、明快、自然、简洁的特点,显得矫揉造作。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偶尔用之也未尝不可。
二、要求学生精心打造诗歌长短句
现代诗与古代格律诗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诗句外在表现形式(也称建筑美)的不同。现代诗不像格律诗那样,每行诗必须统一字数(五言或七言)。现代诗字数多少不一,所以显得长短不一,这样更显得自由、活泼。如胡弦的《萤火虫》片段:
不远处,那单独的一只,
一定知道更强烈的东西:它跌跌撞撞,要把整个庞大黑夜
拖入它的一小点光亮里。
注意点:由于小学生长期背诵古诗词,所以在现代诗创作中会不自觉地写成像五言或七言那样的打油诗,或者被平仄和押韵束缚,故而一定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三、要求学生注重诗歌语言的创新
古诗中可以用典,用约定俗成的词,有的甚至形成了套话。现代诗(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提倡摒弃约定俗成的语言,也就是说一首诗中尽量少用别人用过的句子或和诗人雷同的观点。如胡弦的《捉月》片段:
江面很平,
看上去能放稳一张酒桌。
最难的也许就是这样了。
平静的江面按下鱼龙,
和其深不见底的万古心。
注意点:以上诗句写江面的平静,从全新角度来阐述:“能放稳一张酒桌”“按下鱼龙”“深不见底的万古心”,显得新颖别致,又不失深刻。如果用“水平如镜”之类常用词语,就没有新意了。故而一首好的现代诗,一定要给人全新的感觉。又如陈义海的《诺日朗》片断:
有谁能理解水的疼痛?
又有谁看到过水的骨折?
还有谁
能像水那样
把自己的前身和来世
从高处扔下?
山做不到的水做到
云逃走的时候
水站了起来
以上诗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全新、独特的视角,把水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了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要求学生写诗嗅用定语
要让学生明白,诗句中定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的……”)用得越多,对“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限制、说明的范围也就越大,那么诗句的张力也就越小。如果一定要给出定量的话,一般情况下,一首诗中(指10行以内的短诗)定语最好能够控制在3个以内,当然也没有绝对化。如笔者的《夜风》:
风不请自来,万物
被迫说了一夜的话
都是俚言俗话
都是陈芝麻、烂谷子
它们发自地下某个孔穴
或某株植物,某一片水域
或某处建筑,某一座山岭
风把它们一一挤了出来
连同对黑夜的某些情绪
也被一一清除
注意点:小学生对诗句的把控很弱,会不自觉地出现许多定语,“……的……”这种结构的格式,会削弱诗性,使诗句节奏变得单一,所以要尽量控制好它,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下句子结构,只要表达的意思不变就行。如“侧着的耳朵,紧贴地面/听远处的心跳”,可改为“耳朵侧着,紧贴地面/听心在远处跳着”等等。
五、要求学生诗句尽可能体现童趣
小学生写诗,当然要以小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写。小学生属于少年儿童,体现童趣,完全符合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有了童趣,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灵感。可以说,一首优秀的小学生现代诗歌,充满童趣是首要条件。如邹璐穗同学的《夕阳》:
太阳喝醉了
满脸通红,一步三晃
跌落在西边的大床上
它伸手扯过一条白棉被
还没盖上,就让自己吐出的红葡萄酒
染红了
注意点:意趣的体现,首先表现为从少年儿童的视角观察和看待世界。少年儿童的视角往往充满天真与幻想,而一首好诗,需要体现丰富的想象力,离开了想象力,也就不能成为诗。童趣其实就是儿童想象力的趣味化,故而小学生创作现代诗,离不开童趣。
六、要求学生写诗必须考虑诗眼
每一首诗,都有一个诗眼,它是整首诗的灵魂,就相当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写作前,肯定已经对他(或她)所要写的内容自觉或不自觉地定下了基调,是歌颂还是揭露,是赞美还是批判,是熱爱还是憎恶,是崇敬还是讽刺。
诗眼是诗人人生观、世界观在诗中的集中反映,它往往是带有哲理性的某些词、某些句,或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或使人激荡,令人叫绝。如沈文文同学的《推石磨》:
两块石板,又圆又大
凉亭内静静重叠
我用力去推
却一个劲儿往后退
老师见了笑微微
从古睡到今
不知多少年
怎能轻易被推动
注意点:诗中,“不知多少年/怎能轻易被推动”既是对“我”年小力弱的提醒,也是对这石磨有着厚重历史的感叹,可谓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指导写诗时,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提炼出诗眼,这样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指导小学生创作现代诗时,要注意诗句的口语化,长短句的打造,语言的创新,童趣的体现以及诗眼的提炼。当然,还有其它的诸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意境的讲求”等注意点,阐述起来可单独成篇,在这里不一一列出。
以上是笔者指导小学生现代诗创作的一些浅见,是否科学、合理、有效,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加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