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华
课标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整本书阅读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借助某一线索梳理情节,把握形象,读懂作品
整本书阅读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庞杂,学生不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读懂作品又不乏兴趣,笔者尝试借助某一线索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如借脸谱文化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课是借助脸谱文化进行的,整节课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唱脸谱,知颜色。教师选择播放视频《说唱脸谱》,让学生在听、看、唱的过程中了解脸谱的颜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析脸谱,品形象。“为什么关羽是红色的脸谱、曹操是白色的脸谱呢?京剧中脸谱的颜色具有怎样的内涵呢?”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红色脸谱和白色脸谱内涵的过程中,回顾书中关羽和曹操的相关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形象,相互订正、相互补充,达到正确把握脸谱颜色内涵、全面复习关羽和曹操的相关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目的。
第三环节:用脸谱,释原因。这一环节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解释“在1959年,曹操脸谱发生变化,在那副大白脸的眉心间加了一个红点”的原因。二是给诸葛亮选择勾画脸谱的颜色,并结合所了解的三国故事及脸谱知识作解释说明,意在让学生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曹操的形象不仅是奸诈、多疑、残忍,还有好的一面,如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等。给诸葛亮选择脸谱颜色也是为了让学生结合情节分析了解他智者的形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是借助脸谱文化,串起相关人物,达到掌握情节、把握人物形象,进而读懂作品的目的。
以问题为引领,深入文本,读懂作者
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读懂作品内容,更应进一步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真正读懂作品的主题。为此,笔者尝试以问题为引领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懂作者、读懂主题。如《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数学。
《水浒传》导读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浅析水浒人物的忠义。这节课是以主题曲《好汉歌》切入的,学生经过对歌词的分析,了解《水浒传》这本书“忠义”的主题,然后以“忠义”为线索设计两个问题:其一,你认为水浒人物所做的事是否都符合“义”,请你结合你所熟悉的水浒人物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从符合或不符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二,宋江在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为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情节说一说。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梁山英雄“忠义”的做法,理解了“忠义”内涵,同时也明白了作品“忠义”的主题思想,达到读懂作者的目的。
第二课时,水浒主题浅探。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水浒传》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呢?小组交流,从众多英雄落草为寇的原因、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结果、众多英雄落草为寇的地点、高俅的出身及发迹的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在探讨中走进文本,不仅达到深入文本阅读的目的,更达到了读懂主题、读懂作者的目的。
基于学情,深入文本,读出自我
读出自我是名著阅读的最高境界,我在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的过程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基于学情,深入文本阅读,读出自我。以《骆驼祥子》导读为例,进行说明。
《骆驼祥子》导读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把握学情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第一个环节:在学生通读名著(学情)的基础上,绘制“人物关系图”和“祥子人生折线图”,再次熟悉把握名著的内容。第二个环节:教师综合学生的“祥子人生折线图”(学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名著内容,并突出关键环节,进而分析作品的主题。第三个环节:在初步把握作品主题(学情)的基础上,创作课本剧《穿越时空的对话》,并通过演、评、改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出自我。
有的学生在感悟中写道:暴风雨之大,祥子拉车之艰,坐车人之冷,体现了一个多么事态炎凉的社会。祥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靠卖苦力为生的人,连自己都未必养活得起,又何谈再添一个小福子呢?
还有的学生在旁白中写道: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那风雨中飘摇不定的树叶啊,谁能知道它哪一时、哪一刻就被暴风雨吞噬呢!那善良苦命的祥子啊,谁能知道他能在这不公道的世上掙扎多久呢?也许真的像作者所说,只有变成无赖地痞流氓,才能苟且地活着吧!
这一句句肺腑之言,难道不是学生们的自我感悟吗?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要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教会学生读书总是不变的根本。我认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都意在引导,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进而达到读懂作品、读懂作者、读出自我的目的。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