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的行业损失惨重,也有的行业被再一次盘活,社区团购就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再次“重现光彩”的行业之一。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没有办法随时随地购买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大众,选择了通过线上渠道来解决生活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生鲜电商平台在流量暴涨中迎来订单的激增。而在众多的生鲜电商模式里,以家庭为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生活高频必需品,而且基于微信小程序模式较轻的社区团购就成了香饽饽。
根据微信小程序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今年春节的期间,生鲜果蔬小程序的交易数量同比增长达到149%,社区电商的交易数量同比增长322%。此外,苏宁拼购在3月发布的信息也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其订单量同比增长866%,GMV(成交总额)增长2061%。
可以看见在特殊时期,社区团购反倒逆势而上。
社区团购的火热引来了资本的注意,为了更加快速地在社区团购里抢占位置,资本巨头们纷纷加持社区团购的老玩家。天眼查数据信息显示,今年我国在社区团购以及生鲜电商领域的融资已经累积十余起,金额高达百亿元人民币。当中十荟团在今年内已三度获投,金额达到2.497亿美元;同城生活在6月~7月连续获得2亿美元和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每日优鲜甚至获得高达4.95亿美元的融资。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在社区团购里巨头们不再满足于投资,有的甚至亲自入局社区团购的江湖。
“生鲜电商”属性是盒马鲜生打开社区团购的关键钥匙。
要知道组成社区团购的一大要素是供应链,而在生鲜电商里摸爬滚打的盒马鲜生,已经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盒马鲜生拥有着生鲜商品的全国布局源头基地、品类基地以及特色农产品盒马鲜生村等配套的生鲜供应链体系,是其入局社区团购的一大优势。
疫情防控期间,盒马鲜生解决暴涨订单而做出的举措,可以看做是其入场社区团购的前奏。媒体报道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数量同比高涨220%。Quest Mobile的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期间盒马鲜生的日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达到127.5%。
为了应对暴涨的订单,盒马鲜生通过线下门店配有的微信“盒粉群”组织用户进行拼单,而后再由盒马鲜生的工作人员统一配送,这样一来就提高了之前零散订单的配送效率。
现在盒马鲜生正式官宣进军社区团购,更获得了阿里巴巴内部的看重,盒马鲜生的社区团购业务直接由盒马鲜生CEO侯毅负责,向阿里巴巴B2B事业群业务总裁戴珊汇报。
“舍命狂奔”的盒马鲜生好不容易在生鲜电商行业里站稳了脚。而现在入局社区团购的盒马鲜生,尽管背靠阿里巴巴的雄厚资源,但是面对社区团购里的混战,恐怕同样要“舍命狂奔”才能见到曙光。
在互联网线上红利逐渐消失的关口,如何找到并且撬动新流量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紧迫任务。所以,因为“居家隔离”刺激而“复活”的社区团购对于渴望流量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是一阵不能错过的风口。
十荟团品牌负责人董旭认为,“对于传统电商来说,‘下沉、社交、生鲜、线上线下相结合一直都是它们难以解决的4个短板,而这些恰好是社区团购发展的4个核心要素。”而除了传统电商之外,诸如滴滴出行、美团等为了扩张自身边界的玩家也对社区团购野心勃勃。
作为传统电商后来者的拼多多,在社区团购上急于抢占先机。在疫情防控初期,拼多多就已经试水了社区团购的辅助工具“快团团”,而后没过多久,拼多多就正式推出了社区团购的小程序“多多买菜”。同时为了吸引入驻,拼多多一如既往地吹响了“高补贴”的号角。
而主营“打车”的滴滴出行,现在不但能打车,还能买菜—据悉,滴滴出行推出的社区团购项目“橙心优选”不仅上线了独立的APP,而且还加入了微信小程序,拥有两个渠道的“橙心优选”目前全国订单总量已经突破280万单。
闻风而来的美团更是单独成立了“优选事业部”,推出“美团优选”,明确了以“千城计划”为策略的下场搏杀。近日,美团内部更是将“社区团购”业务定为一级战略项目。这是继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大主体业务之后,美团内部新规划的增长曲线,承担美团下一个营收增长点。“美团将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作为最大竞争对手,内部几乎所有优质资源都在向优选事业部倾斜。”从7月~10月,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在3个月内拓展至20个城市后,最近开始重新对组织架构进行新一轮调整。10月开始,优选事业部新增设置大区负责人这一关键性职级,目前,猎头正在寻找合适人选。一位接近美团的业内人士透露,美团优选事业部的首批核心成员,已被陆续调离至其他部门。
优选事业部成员主要由快驴、买菜、外卖和酒旅等美团各大事业部精英团队组成。其中,约60%为买菜事业部成员直接转岗到优选事业部,剩余成员均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活水”机制调岗。目前,美团优选在3个月时间内,已经从最初百人团队迅速扩增到3 000余名成员规模。美团优选在全国的地推团队大约有1 000人,均为第三方外包人员。
原本在疫情防控初期就已经尝试社区团购的京东,近来更是传出整合原有的京东超市、消费品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的消息,可见对于社区团购,京东同样不会错过。
社区团购正在吸引着玩家入场,而巨头们关于社区团购的“百团大战”苗头已经悄然隐现。社区团购的下半场,注定是一场激烈地博弈。
尽管现在社区团购的风又一次吹了起来,但是要想从社区团购这场硬仗里脱穎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2018年爆火到2019年的惨淡收场,就可以得知社区团购的生意没有那么好做。2018年社区团购曾引燃一级市场,光是融资披露的就达到23起,金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
而仅过了一年,社区团购风口里的众多玩家,就从风口里摔得一身泥泞,诸如松鼠拼拼、呆萝卜等明星企业接连传出破产、倒闭的消息,更遑论其他玩家了。2019年里,只有8家社区团购企业披露了融资情况。
目前巨头们的入场加剧了社区团购的激烈竞争,但是社区团购涉及的供应链、运营、仓配以及产品品质等方面,都需要玩家逐一去解决。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居家隔离”的刺激下,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20亿元人民币。预计中国社区团购市场未来保持良好的增长势态,在2022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会有望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级别。
从数据里可以看见,社区团购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不过在巨头们纷纷下场的时候,社区团购的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疯狂布局赛跑或许能够抢占一定的市场,但野蛮生长却不一定能够获胜,社区团购的故事还远没有定局。
如今的社区团购行业,可谓是“神仙打架”。随着多个巨头入场,最终谁会拔得头筹还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看到今年年底,社区团购争夺战将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