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0-01-14 23:42:29赵鹏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赵鹏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北京 10005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论述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世界的重大发展。下面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介绍一下我们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展。

1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思想深邃,把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首先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1)全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处理好生态与文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2)全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阐明了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品质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3)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处理好民生需求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当前,更关乎长远,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4)全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处理好单项治理与系统推进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种草种树”和“污染治理”,而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5)全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处理好国内治理与国际贡献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资源节约、加快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既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指导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七个坚持”,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都反映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我国GDP达到99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68.3%,稳居世界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2.74%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GDP年均6.95%的增长,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协调。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5年的8.4%、40.8%、50.8%优化为2019年的7.1%、39.0%、53.9%。2019年一次能源中原煤占比68.6%,比2015年下降3.6%;原油占比6.9%,下降1.6%;天然气占5.7%,上升0.9%;水电、核电、风电占18.8%,上升4.3%。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3)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中国天眼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乌东德水电站、乌兰察布风电基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到2019年底,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在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4)资源效率显著提高。据初步测算,2015—2019年,万元GDP水耗从88.6立方米下降至67立方米,下降24%;万元GDP能耗从0.923吨标煤下降至0.802吨标煤,下降15%;资源产出率提高约27%。我国能源、水、矿产资源等利用效率全面提升。

(5)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6—2019年,我国共完成造林面积44361万亩,年均完成造林面积11090万亩。在总的造林面积中人工造林为22884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共完成造林任务4647万亩。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7处,全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2.2%;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74.9%,比2015年上升8.9个百分点。

3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根本途径就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重要一年。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常学常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要求、新部署,“十四五”规划将是一部以“绿色”为底色的宏伟规划。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之中。

(2)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绿色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促进生产区域节约集约发展,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二是交通绿色化。推行交通领域生态设计,加强施工环境保护,突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提高再生资源使用比例。三是建筑绿色化。继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管网智能调控改造,开展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四是能源绿色化。持续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3)构建绿色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以“两屏三带一区多点”为骨架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能源、水资源消耗和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型工业体系、交通网络和建筑模式,推动新型领域节能降耗。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强土地矿产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区域、城市、园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协同体系,提升全社会循环化发展水平。

(5)抓好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继续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好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部署,重点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和“4+1”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编制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6)总结推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改革经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省相继开展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在自然资源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生态扶贫、生态司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期,我们已组织四个试验区总结梳理了约90条改革经验,拟按程序报批后,印发各地学习借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论述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世界的重大发展。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